(一)咽下综合征(swallowing syndrome)在新生儿期常见,主要特点为出生后即出现呕吐,进食后呕吐加重,呕吐内容物为羊水,也可带血,持续1-2天后多自愈。
病因:正常情况下胎儿在宫内会吞入少量羊水,对胎儿胃粘膜刺激不大,无临床表现。但在分娩过程中,胎儿如吞入羊水量过多,或吞入被胎粪污染或已被感染的羊水,或含较多母血的羊水,均可刺激新生儿的胃粘膜,引起新生儿呕吐。多见于有难产史、窒息史或过期产的新生儿。
临床表现:常常生后尚未开奶即开始呕吐,吐出物呈泡沫粘液样,有时带绿色,为被胎粪污染的羊水,有时含咖啡色血样物。开始喂奶后呕吐加重,进食奶后即吐出。但一般情况正常,无呛咳,无发绀,无吐沫等临床表现。胎粪排出正常,有时可排黑便,大便潜血阳性。体检腹不胀,看不到胃型或肠型,也无其他异常体征。通常在1-2天内将咽下羊水等内容物吐净后,呕吐即停止。
(二)吞咽动作不协调(uncoordinated sucking and swallowing),又称咽部协调障碍,是一种功能障碍,可引起吸入。
病因:由于面部神经、肌肉不协调,而致咽部功能异常。吞咽动作不能协调,吞咽时乳汁部分进入食管,部分从鼻腔流出,部分可以进入呼吸道,引起新生儿肺炎。多见于早产儿,数周或数月后,功能成熟,可自行恢复。由家族性自主性运动障碍(familial dysautonomia)即Riley-Day综合征,脑部损伤或神经病变所引起者则呕吐症状不能恢复。足月儿往往伴有先天性疾病。
临床表现:咽部经常有分泌物潴留,多有严重的吞咽困难,表现为乳汁只能有一部分咽下,一部分从鼻腔流出,或被吸入呼吸道而致吸入性肺炎,尤其在仰卧时症状更明显。新生儿期舌上常缺乏轮廓乳头,消化道蠕动弱,食管排空延迟。患儿可同时表现肌张力低下,流涎多,血压不稳定,体位性低血压,泪少或无泪,痛觉及味觉减低,皮肤出现斑点。
(三)幽门痉挛(pylorospasm)是新生儿早期常见呕吐的原因之一,多为间歇性大作,用抗痉挛药物治疗效果良好。
病因:确切病因不明,多为暂时性幽门功能失调所致。
临床表现:主要症状为呕吐,出现时间较幽门肥大性狭窄为早,大多在生后最初几天开始呕吐。有的在第一次进食后即发生,也有迟至第一周末者。呕吐通常为间歇性,时轻时重,有时每次奶后均吐,有时痉挛缓解,可连续多次不吐,不呈持续性进行性加重。在奶后短时间即呕吐,多呈喷射状,吐量较多,为乳汁或乳凝块,不含胆汁。在进食时,于左上腹有时可看到胃型,缓慢向中线移动,但看不到明显的胃蠕动波,腹部触诊在右上腹触不到肿物。食欲稍差,一般情况尚好,因呕吐时轻时重,大便及尿量减少不明显,严重者体重下降。
禅城院区 便民咨询电话:0757-82969789 急救电话:0757-82969993 投诉电话:82969399
地址: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人民西路11号 邮政编码:528000
新城院区 便民咨询电话:0757-22978000 急救电话:0757-22978120 投诉电话:0757-22978213
地址:佛山市顺德区乐从镇东平居委会华阳南路乐从段20号
行风监督电话:0757-22978022 邮箱:fsfyjjjcs@163.com
粤ICP备10062786号Copyright 2006-2010 Powered_by www.fsfy.com,佛山妇幼保健院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