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底下尿路疾病系列知识——尿失禁

时间: 2016-11-20 07:57 信息来源: LIU 点击次数:

    尿液不受主观意志控制而由尿道溢出,谓之尿失禁,属储尿期功能异常。

1.尿失禁的尿动力学本质:从尿动力学的角度看,在储尿期内,当膀胱内压力大于尿道压,尿道关闭压成为负值,失去尿道关闭压正值之平衡时,即发生尿失禁,因此,尿失禁的尿动力学原因可为膀胱压过高、尿道压过低、膀胱高压合并尿道低压三大类。 

2.尿失禁的尿动力学原因 

(1)储尿期膀胱高压的原因 

1)主动性压力升高:储尿期出现自发或诱发的逼尿肌收缩,使膀胱压力升高。见于各种不稳定膀胱、 骶髓排尿中枢以上运动神经原病变和膀胱炎症、结石、肿瘤等造成的膀胱感觉过敏等。 

2)被动性压力升高:储尿期膀胱容量增加使膀胱容量升高,这种压力升高并非来自逼尿肌的收缩,而是尿液容积作用于膀胱的结果。各种挛缩膀胱、低顺应性膀胱及各种病变引起的急、慢性尿潴留等,均可造成被动性压力升高。 

3)传入性压力升高:如咳嗽、大笑、喷嚏等使腹压升高,压力传入膀胱;增大的子宫、腹内包块、立位时脏器下移压迫膀胱等,使膀胱在外力的作用下压力升高。 

(2)储尿期尿道压力低的原因:膀胱颈、尿道外括约肌功能不全、膀胱颈及尿道周围支托组织功能不全、尿道黏膜垫功能不全及尿道的顺应性异常等。 

3.尿失禁的分类:尚无一种公认为合理的,既能反映病因,又能指导治疗便于临床使用的方法。 

(1)国际尿控协会(international continence society,ICS)分类:第一次标准化名词定义(1975)和第四次标准化名词定义(1979)以尿动力学变化特征为主要依据,结合临床表现和病因分类如下。 

1)急迫性尿失禁(urge incontinence,UI):有强烈的尿意,有控制排尿的意识但又不能控制,尿液自尿道溢出,谓之肾迫性尿失禁。急迫性尿失禁又依据其原因,分为运动急迫性尿失禁(motor urge incontinence,MUI)及感觉急迫性尿失禁(sensory urge incontinence,SUI)两类,前者可见于不稳定膀胱。因此,各种能引起不稳定膀胱的原因,均可能发生运动急迫性尿失禁。后者原发于膀胱感觉过敏,因 此,膀胱炎症、激惹、刺激,均可能发生感觉急迫性尿失禁。 

2)真性压力性尿失禁(genuine stress incontinence,GSI):腹压突然升高(咳嗽、运动等)时发生的不自主尿液溢出,此时并无逼尿肌收缩或膀胱张力增加,谓之真性压力性尿失禁。真性压力性尿失禁的直接原因是尿道关闭功能不全。发生尿道关闭功能不全的原因复杂,部分病人找不到明确原因,膀胱 和尿道周围支托组织功能不全是主要原因。 

3)混合型压力性/急迫性尿失禁(mixed stress/urge incontinence,MSUI):此型尿失禁是指同时有压力性和急迫性尿失禁的原因、临床表现和尿动力学表现。有时单纯依据临床表现难以确诊,诊断必须依靠尿动力学检查。 

4)充溢性尿失禁(outflow incontinence):因逼尿肌收缩功能减弱或无收缩功能,大量尿液积聚于过度膨胀的膀胱内,膀胱内压超过了最大尿道压,尿流自过度充盈的膀胱内不断地经尿道自动溢出,谓之充溢性尿失禁。发生原因可归纳为以下三类:①各种下尿路梗阻性疾病的晚期,梗阻性逼尿肌完全失代偿; ②神经原性膀胱功能障碍;③其他原因引起的膀胱逼尿肌麻痹。 

5)不稳定尿道(unstable urethra):据ICS第4次名词标准的定义(1979),在储尿期无逼尿肌收缩,尿道压自发性或诱发性下降伴有尿液自尿道口溢出者,谡之不稳定尿道。尿道压下降的幅度应在15cmH2O以上。不稳定尿道由Uhomsten(1977)首先报道,但至今有关其研究报告并不太多,仅见于女性,

病因不十分清楚,可能与控制尿道的阴部神经核或盆神经病变有关。诊断有赖于尿动力学检查。 

6)完全性尿道关闭功能不全(completely incompetent of urethral closure mechanism):既入将其称为“括约肌缺损性尿失禁”。在整个储尿期内呈完全性尿失禁状态,而膀胱压未升高,谓之完全性尿道关闭功能不全。病因为尿道括约肌缺失或严重损害:①先天性尿道括约肌缺损;②括约肌严重损伤,如医源性损伤(前列腺根治术后、开放性或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后、盆腔脏器根治性切除术后、严重的膀胱颈及后尿道外伤后;③冰冻尿道(frozen urethral):广泛损伤(男性后尿道、女性近端尿道)、尿道多次手术等,使尿道及其周围组织纤维化,成为一纤维化管道,此时即便有尿道括约肌收缩也不能使僵硬 的尿道关闭而发生尿失禁。 

7)反射性尿失禁(reflex incontinence):由于脊髓排尿中枢的反射亢进引起逼尿肌收缩或尿道括约肌松弛而发生的尿失禁,谓之反射性尿失禁。尿失禁发生时,病人既无排尿的欲望,也无排尿的感觉。 病因多为脊髓上神经元的损害及病变。 

(2)按尿失禁的来源器官分类:ICS分类在区别尿失禁的原因上存在着明显的不足,如压力性尿失禁的原因上存在着明显的不足,如压力性尿失禁依据有腹压增加、出现尿失禁的临床表现即可成立诊断,但压力性尿失禁的产生原因则可有尿道关闭不全引起和非尿道原因引起甚至有混合原因者,其中非尿道原因中最常见者为逼尿肌不稳定。以尿失禁来源器官的分类方法依据尿失禁的流体力学特征,以引起尿失禁的器官进行分类: 

1)膀胱源性尿失禁:即因膀胱压力增加引起的尿失禁,尿道关闭功能正常或亢进。如逼尿肌不稳定、 逼尿肌反射亢进、低顺应性膀胱。包括急迫性尿失禁、反射性尿失禁,及某些充溢性尿失禁等。 

2)尿道源性尿失禁:即因尿道关闭功能不全所致的尿失禁,膀胱压力正常。如各种原因引起的尿道括约肌功能不全、尿道周围支托组织功能不全、冰冻尿道、不稳定尿道等。根据尿道尿液控制能力损害的程度不同可表现为偶然发生的压力性尿失禁到完全性尿失禁。在女性真性压力性尿失禁(FGSI)中由于括约肌本身因素和尿道周围支托组织不全引起者不仅在病因上不同,在治疗选择上也有较大差别,因此根据尿动力学检查和膀胱尿道造影结果将其分为Ⅰ、Ⅱ、Ⅲ型和Ⅱ/Ⅲ型。一般Ⅰ和Ⅱ型主要因膀胱尿道周围支托组织功能不全引起,而Ⅲ型主要由于尿道固有括约功能不全引起,Ⅱ/Ⅲ型可能为混合型。


禅城院区  便民咨询电话:0757-82969789 急救电话:0757-82969993 投诉电话:82969399

地址: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人民西路11号 邮政编码:528000

新城院区  便民咨询电话:0757-22978000 急救电话:0757-22978120 投诉电话:0757-22978213

地址:佛山市顺德区乐从镇东平居委会华阳南路乐从段20号

行风监督电话:0757-22978022 邮箱:fsfyjjjcs@163.com

粤ICP备10062786号

Copyright 2006-2010 Powered_by www.fsfy.com,佛山妇幼保健院 All Rights Reserved.

支付宝 挂号缴费,不用排队

生活号

预约挂号、付费,免排队

服务号

咨询视窗,您最贴心的朋友

订阅号

"健康佛山"政务微信

公众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