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前段时间小编发布的一篇文章:
“明星药”柴胡注射液,将不能再用于儿童!
继“明星药”柴胡注射液禁用于儿童不久后,
又一款中药注射剂用药被限制。
国家药监局近日公布,双黄连注射液将不能用于4周岁及以下儿童。说到双黄连注射液,相信大家有很熟悉吧!因为这是小孩感冒发烧常用到的药物,在儿科这种药是随处可见的。但是现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布双黄连注射剂禁用,并且双黄连说明书被修改,这是继柴胡注射液之后又一中药注射剂被禁用。
双黄连注射液主要成份是金银花、黄芩、连翘,清热解毒,清宣风热。但是近些年来,由于使用双黄连注射剂出现不良发应事件频频发生,所以双黄连存在的安全隐患是不得不注意的。现在双黄连说明书被修改,还被药监局列入为儿童禁用药物黑名单!
公告内容如下:
根据药品不良反应评估结果,为进一步保障公众用药安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决定对双黄连注射剂〔双黄连注射液、注射用双黄连(冻干)、双黄连粉针剂〕说明书增加警示语,并对【不良反应】、【禁忌】和【注意事项】项进行修订。在禁忌中,新增了"4周岁及以下儿童、孕妇禁用"。不良反应中增加了头晕、头痛、麻木、抽搐、烦躁、意识模糊、皮疹、荨麻疹、斑丘疹、红斑疹、皮肤发红、肿胀、瘙痒、皮炎等。
说明书修订要求如下:
国家药监局要求,所有双黄连注射剂生产企业均应依据《药品注册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按照双黄连注射剂说明书修订要求(见附件),提出修订说明书的补充申请,于2018年8月5日前报省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备案。修订内容涉及药品标签的,应当一并进行修订;说明书及标签其他内容应当与原批准内容一致。在补充申请备案后6个月内对已出厂的药品说明书及标签予以更换。各双黄连注射剂生产企业应当对新增不良反应发生机制开展深入研究,采取有效措施做好双黄连注射剂使用和安全性问题的宣传培训,指导医师合理用药。
【延伸】药物性致聋等损害后果严重!
此次国家叫停儿童使用相关中成药注射液,由此引发的儿童用药安全相关话题也颇受关注。
药品说明书用法往往滞后于科学知识和文献;因此,药品超说明书用法在临床实践中不可避免。例如在门诊药房,药师偶尔会遇到超年龄禁忌用药处方,建议药品说明书随着医疗实践的积累需要不断修正。调查显示,我国每年约20万人因用药不当致死。因用药不当,我国每年约有3万儿童陷入无声的聋哑世界。
临床中儿童误服、误用药物致残、致死酿悲剧的案件并不罕见。例如,2005年央视春节联欢晚会现场节目“千手观音”给观众以强烈震撼,参演的21名妙龄女孩,其中有18名年幼时有相似的经历:因药物致聋,大部分在2岁前使用了氨基糖甙类抗菌药物。
实际上,药物性致聋是目前儿童耳聋的常见原因之一。新生儿及婴幼儿的听力问题很难被父母察觉,有时儿童自己也不能很好的表述或感觉自己的听力改变。如果我们能够在宝宝出生后做耳聋易感基因筛查,及时发现携带遗传性耳聋易感基因的患儿,准确做出病因分析,进行早期治疗,就不会给孩子留下无尽的遗憾……
提醒:捏住孩子鼻子强行喂药不可取!
捏住孩子的鼻子强行灌药可能是父母经常用的一种手段。一些家长为了让孩子服药,还会采取碾药、灌药、加糖和果汁等方式,殊不知,这样做的危险性很大。当父母在孩子面前软泡硬磨,用尽一切办法都没有用的时候,捏住孩子鼻子强行喂药似乎是最快捷有效的一种方法,然而却是非常危险的一种方法。捏住鼻子给孩子灌药很容易使药物呛入孩子呼吸道,轻则咳嗽或引起支气管炎、吸入性肺炎等,重则会堵塞呼吸道引起窒息。还有些家长想让孩子早日痊愈而擅自加大药剂量,有的给孩子重复用药或同时用多种药物,还有些家长给孩子干吞药片,导致药片停留在消化道,损害消化道黏膜等,这些喂药方式都是不妥当的。
医生建议,尽量让宝宝自然吃药。药物注意卫生,未服完的,下次不可再用,需重配;喂药方法要根据孩子不同年龄段有不同的选择;喂药姿势要求宝宝上半身朝上半卧位,不可躺着喂药;喂药过程中宝宝如有强烈不适,应暂停用药后观察宝宝的身体状态;用药后应观察宝宝的身体状态看是否有异常表现。
禅城院区 便民咨询电话:0757-82969789 急救电话:0757-82969993 投诉电话:82969399
地址: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人民西路11号 邮政编码:528000
新城院区 便民咨询电话:0757-22978000 急救电话:0757-22978120 投诉电话:0757-22978213
地址:佛山市顺德区乐从镇东平居委会华阳南路乐从段20号
行风监督电话:0757-22978022 邮箱:fsfyjjjcs@163.com
粤ICP备10062786号Copyright 2006-2010 Powered_by www.fsfy.com,佛山妇幼保健院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