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科室介绍>外科 >>健康园地 >> 浏览文章

12种儿童意外伤害的急救方法,建议收藏以防意外!(下篇)

时间: 2019-05-17 15:34 信息来源: 儿科医师孔令凯 第一儿科 点击次数:

擦伤、切割伤

擦伤是孩子们非常常见的外伤,意思是机械摩擦导致的表皮剥脱损伤,而真皮没有问题。擦伤面积大时,会有渗血,但不会很多。

上图就是擦伤的表现

切割伤的意思是伤及皮肤的真皮和真皮下的肌肉、脂肪等。真皮内有血管,所以会出血。切割伤损及真皮下的时候,可看到深红色的肌肉和黄色的脂肪。较长的切割伤,皮肤是裂开的。

上图是切割伤的图片

遇到擦伤或者切割伤时,如果有出血,那么使用干净的纱布按压出血处5-10分钟止血,不要按压1-2分钟就掀开看看是否止血了,这样时间太短是止不住血的。等血止住后,使用肥皂水清洗伤口5分钟,将脏东西冲洗掉。冲洗干净后,使用抗生素软膏涂抹保证伤口湿润,并且用纱布覆盖包裹,每天固定一个时间给孩子揭开纱布检查伤口,如果没有红肿、渗出脓液,那就继续治疗,涂抗生素软膏,纱布覆盖。一般2-3天左右,伤口就愈合了,可以将纱布摘下了。


如果切割伤导致皮肤裂开,可以将皮肤对齐后,使用创可贴将切口固定在一起。


大家可能看到上面并没有说使用酒精或者碘伏消毒,因为研究发现,使用酒精等消毒剂,不能起到预防感染的效果,还可能导致孩子伤口处疼痛。


还有就是有些家长认为晾着伤口能很快结疤,这样好的快,其实这也是错误的。结痂不意味着伤口好了,而会阻碍伤口愈合的过程,并可能出现疤痕。


擦伤和小的切割伤在家就能处理,那什么样的需要去医院呢?

●在急性感染性腹泻时,可以使用LGG和布拉氏酵母菌。


●在儿童使用抗生素时,可以使用LGG,预防抗生素相关性腹泻。

切割伤太深,能看到肌肉和脂肪的,不管伤口大小都要去医院;

切割伤位于手指,腕部等位置,非常容易损伤神经、韧带,影响功能的,或者位于面部,结疤后影响美观的;

切割伤长度大于1厘米,需要去医院缝合或者粘住;

不规则的撕裂伤,在家自己冲洗不干净,会导致污物残留在伤口内导致污染,还非常容易留下疤痕,需要去医院。


如果真的形成了疤痕,怎么能让疤痕看着没那么明显呢?


目前医疗技术能让疤痕看着不那么明显,不能完全恢复成损伤之前的样子。具体方法有使用硅胶膏/凝胶,这能软化疤痕,将疤痕变平,颜色变淡。还可以稍用点力,用手指画圈按摩疤痕处减轻疤痕。另外,皮肤损伤后,6个月内避免阳光照射伤口能减轻疤痕程度。

2

脚踝扭伤

扭伤是因为外力导致的韧带拉伸、撕裂,导致受损部位的疼痛、肿胀、功能受限。因为孩子们的韧带比生长中的骨骼和软骨更结实,所以相比成人而言,扭伤较少。孩子扭伤中最常见的是脚踝扭伤。


脚踝损伤时,孩子的踝关节会向一个方向过度的扭转,如下图所示。


 如果孩子的脚一直处于这种状态,不能恢复到正常位置;

● 不能站立起来;

● 一碰就非常痛;

● 肿胀非常明显;

那么就立即去医院。

如果孩子的脚仅仅是轻微的肿胀,能回到正常位置,脚能向各个方向转动,虽然痛、但是孩子还能站立,那么提示扭伤不重,在扭伤后的2-3天内,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处理:

休息(Rest)–让脚踝休息,不要站立负重或行走了。

冰敷(Ice)–用薄毛巾包着冰袋冷敷脚踝,每2-3小时1次,每次15分钟,扭伤后前48小时都要冰敷,或者不到48小时,但是脚踝肿胀已经明显减轻了,也可以停止。冰敷可以减少组胺释放,从而减少局部血流,能非常显著的缓解肿胀和疼痛。

加压(Compression) –使用弹性绷带缠绕脚踝,稍微用些力量,才有减轻肿胀的效果。但要注意的是不能太近,否则会阻断足部的血供,可以通过捏一下大脚趾,看是否回血正常以确定。这个如果不会的话,可以取医院,请医生帮忙加压包扎。下面是加压视频。

抬高(Elevation)–保持足部抬高到心脏水平以上,可以躺着或者把脚搭在桌子上,这样也能减少足部血流,减少肿胀。


以上这些操作的第一个字母合起来就是“RICE”,就是大米的意思,大家可以通过这个单词进行记忆。在以上治疗的同时,可以使用些镇痛药物,比如布洛芬。


并且大家要注意的是,一旦不那么疼或者肿了,建议尽快活动脚踝,这样恢复的效果更好,就是在能接受到范围内,向各个方向转、扭脚踝,如下图所示,每个动作10下,每天2次即可。

3

骨折

因为孩子的骨骼柔韧,其上覆盖的组织厚,所以孩子的骨折多不是完全骨折,而是青枝骨折,就像树枝折了一样,表现就是折而不断,如下面图片所示。

上图为青枝骨折

出现青枝骨折后,骨骼变形不明显,所以家长们多不能明确是否有骨折,可以通过以下辨别下:受伤处表面会肿胀;你触摸时,孩子会痛;之前孩子有受伤病史,例如摔倒、棍棒伤等。如果满足了以上要点,就按照骨折处理。


孩子出现骨折时,又痛又怕,家长们要保持镇静,以安孩子心。先不要让孩子乱动,以免骨折部位移位。之后可以用冰敷的方法给孩子止痛。


如果您学习过怎么使用夹板的话,可以给孩子使用夹板固定,没有夹板的话,那就用一本杂志固定也行,例如下图所示。如果没有学过的话,就保持孩子骨折部位放到一个支撑物上,别让骨折部位受力、移动,等救护车来就行了。

图片来源wikihow网站

上图为使用杂志卷起,将胳膊放到杂志内,做成简易的夹板,之后用纱布或者绷带缠上,见下图:

图片来自wikihow网站

注释:以上是简单的夹板法,如果家里有夹板的话,使用的时候,夹板的长度应该超过受伤部位上下关节,这样能更好的固定受伤部位。

上图中,模拟小腿骨折,夹板把踝关节和膝关节都固定住了


注意,如果骨折是完全骨折,并且骨头已经刺出皮肤外,那千万不要自己把骨头按回去。可行的操作有按压伤口处止血,用冰敷伤口周围减轻疼痛,用干净纱布覆盖伤口处,等着急救人员到场。

4

动物咬伤

我国儿童中,最常见的动物咬伤是狗,其次是猫。动物咬伤后,除了局部软组织、肌肉损伤外,更让人恐惧的是怕感染狂犬病,下面咱们讲下。


首先给大家讲讲狂犬病的基础:


 狂犬病一旦感染,如果出现临床症状,死亡率几乎100%;但如果被咬后,及时规范处理,这个病就能完全预防。


 狂犬病由哺乳动物中的肉食目动物和蝙蝠类传播,禽类、鱼类、昆虫、蜥蛎、龟和蛇等不传播,啮齿类(就是各种鼠)和兔形目(包括家兔和野兔)极少感染狂犬病,美国CDC目前也未发现此类动物导致人狂犬病的证据,但如果被这些动物咬伤后,是否进行狂犬病曝露后预防,需要当地公共卫生机构评估。被狂犬咬的猪、马,也会感染狂犬病,人被这些动物咬后,也会感染。我国2016年《狂犬病预防控制技术指南》中指出,主要导致狂犬病的动物是狗,约占90%左右;其次为猫,占5%左右,其他致伤动物包括马、松鼠、猪、蝙蝠、猴和獾等。最后说下,人与人之间理论上是可以通过咬伤传播狂犬病的,但报道罕见。


 患有狂犬病的动物咬人后,狂犬病毒经唾液传给病人,抓伤处也可能因为动物爪子上沾有唾液导致传染。狂犬病动物的尿、便不会导致感染。提醒以下啊,健康动物没有传染性,不要钻牛角尖哦。


 动物被狂犬病毒感染后,先处于潜伏期(数天-数月),这时是不发病的,病毒在肌肉处复制后,进入神经系统及其支配的器官组织。在潜伏期,病毒主要存在于外周肌肉或神经细胞中,在唾液中的很少,所以即使咬伤,也基本不会传染别人。等到发病期,表现出临床症状时,唾液中的狂犬病病毒就非常多了,动物一旦发病,在1-7天内死亡。


下面讲些动物咬伤后的处理(因为后果严重,所以从重从严处理):

如果孩子仅仅是被动物舔,没有破皮,属于Ⅰ级暴露,不会传染狂犬病,无需担心,给孩子清洗下就行了。但是如果已经破皮或者流血了,那就需要注意了。

如果孩子被动物轻咬,有轻微的抓伤或擦伤,但没有出血,属于Ⅱ级暴露,家长在家可使用肥皂水(因为狂犬病毒在肥皂水中可以灭活)与有压力的流动清水(自来水)交替冲洗,至少15分钟;然后再用生理盐水(没有就用清水)冲干净,使用碘伏消毒,纱布搭在伤口上(不要用力按压或绑住)送医院,注射狂犬病疫苗(WHO推荐,Ⅱ级暴露,如果狗猫看起来非常健康,并且该地区狂犬病发病率非常低,狗猫已经在监控中,可以延迟注射疫苗)。

如果孩子伤口贯穿皮肤、有流血,或者已经破损的伤口被动物舔舐了,或者被蝙蝠咬了,那就属于Ⅲ级暴露了,家长按照Ⅱ级暴露里面的方法处理,之后送到医院,立即注射狂犬疫苗(这个级别的,就不要等了)和抗狂犬病血清/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


注意,如果是Ⅱ、Ⅲ级暴露,尽可能的把咬伤孩子的动物抓住,便于明确这种动物是否有狂犬病,避免再咬伤别的孩子。


再注意,除了上面咱们说的不会传播狂犬病的动物外,其他所有的动物咬伤,都要评估是否有狂犬病风险,不要觉得自己家养的狗、猫就觉得一定没事;不要觉得老鼠传播狂犬病非常罕见而自行决定不注射疫苗;也不要觉得没有发现兔传狂犬病例就掉以轻心。WHO指南提示,鼠、兔咬伤后,一般不常规使用狂犬病疫苗,野生的咬了之后,需要请医生帮忙判断。

目前我国推荐的狂犬病疫苗接种方法有2种:


5针法:第0、3、7、14 和28 天各接种1 剂;

4针法:第0天接种2 剂(左右上臂三角肌各接种1 剂),第7天和第21天各接种1剂,也叫“2-1-1”程序。


有些家长可能会问,现在推荐的10日观察法,说是可以减少疫苗注射的针数,是对的吗?


10日观察法的意思如下:


因为注射过狂犬疫苗的动物基本不会传染狂犬病;潜伏期基本没有传染性;动物狂犬病发作后,10天内一定会死亡。所以,如果是家养的犬或猫(其他动物或者野生动物不行),并且已经注射过两次狂犬病疫苗;被这样的动物咬后,可以在边注射疫苗,边观察动物或进行实验室检查,如果动物在10天后还没有死亡,或者检测出动物没有感染狂犬病,就可以停止接下来的疫苗注射了,但10天内的疫苗还是要注射的。

大家要注意的是,不是所有的动物咬后都可以进行10日观察法;更不是先观察10天咬你的动物的情况,再决定是否注射疫苗,一定要先注射疫苗!

5

鼻出血

天干物燥的时候,孩子可能出现鼻出血。如果孩子一直身体健康,偶尔出点鼻血不用害怕,帮助孩子止住鼻血,别把鼻血咽下(刺激胃粘膜导致呕吐)或者误吸到肺里(导致窒息)就行了。


孩子流鼻血最常见的原因就是鼻中隔前下方的黎氏区(Little's area)血管出血,所以,给孩子捏住这个地方就可以止血了。具体方法就是下面的图片所示,让孩子坐稳或者站立,头向前倾,家长给宝宝捏住鼻翼,持续5-10分钟。注意,不要每隔1-2分钟就把手放开看看是否止血了,这样一会捏一会松开,止不住血。如果持续5-10分钟止不住血的话,再捏一次,如果还不行,就需要去医院了。


注意哦,千万不要让孩子仰头,不要让孩子举对侧胳膊,这些方法都没用!


如果孩子在流鼻血的同时,还有皮肤瘀斑,皮肤苍白等表现,那就需要立即去医院,不要在家里处理啦。


怎么预防流鼻血呢?建议把室内湿度调到50-60%,这样能润化鼻腔,保护鼻粘膜;如果孩子鼻腔特别干燥的话,可以在鼻中隔两侧涂些食用油或者凡士林;另外,避免孩子总是挖鼻孔,给孩子修剪指甲也有帮助。

希望家长们都能认真学习这些急救方法,以免遭遇意外时不能正确处理。也希望每个宝宝都能远离危险,健康快乐地成长。

禅城院区  便民咨询电话:0757-82969789 急救电话:0757-82969993 投诉电话:82969399

地址: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人民西路11号 邮政编码:528000

新城院区  便民咨询电话:0757-22978000 急救电话:0757-22978120 投诉电话:0757-22978213

地址:佛山市顺德区乐从镇东平居委会华阳南路乐从段20号

行风监督电话:0757-22978022 邮箱:fsfyjjjcs@163.com

粤ICP备10062786号

Copyright 2006-2010 Powered_by www.fsfy.com,佛山妇幼保健院 All Rights Reserved.

支付宝 挂号缴费,不用排队

生活号

预约挂号、付费,免排队

服务号

咨询视窗,您最贴心的朋友

订阅号

"健康佛山"政务微信

公众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