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科室介绍>儿童重症医学科(PICU) >>科室新闻 >> 浏览文章
这天ICU病房里紧急转入了一名13岁的大男孩阿明(化名),他身材高大魁梧,但精神十分倦怠,他满脸、满身都是血渍,手捂腰部,表情十分痛苦。ICU医生一边为阿明做紧急处理,一边询问情况。阿明说最近3天他一直腰痛,越来越重,随后出现鼻出血,开始还能止住,入院前一天无法止血了,并且出现了暗红色的血尿。入院后完善了一些血液方面的检查,发现阿明的血小板正常,但凝血功能显著异常,凝血酶原时间( PT) 和部分活化凝血酶原时间 ( APTT)显著延长,检验科报了危急值。
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健壮的阿明突然间凝血功能如此异常,出血不止呢?重症医学科(ICU)杨在东主任查房后敏锐地觉察到一种极大的可能性——灭鼠药中毒,果断指示对阿明予以足量的维生素K1治疗,并密切监测凝血功能,继续追问病史。在使用维生素K1的第二天阿明的凝血功能明显好转,鼻出血得到控制,尿色转清亮,第三天凝血功能基本恢复正常。在与阿明不断的交谈中得知,阿明原居河南,近10天在佛山居住,平时身体很健康,性格比较顽皮,据他说大概10天前,自己曾使用灭鼠药掺杂花露水去毒杀过老鼠。至此,真相大白:阿明10天前接触了灭鼠药,极可能没有注意清理,误食了残留的鼠药导致凝血功能异常表现为鼻出血、血尿。经过ICU及时而短暂的治疗,阿明很快好转出院了,出院时他开心的和ICU的医护人员合影,他的家人对ICU的医护人员也表示十分感谢。
重症医学科(ICU)杨在东主任为大家介绍,在儿童的意外伤害事故中,灭鼠药中毒屡见不鲜。由于儿童认知能力有限,常无意识误食鼠饵或食用了可疑被灭鼠药污染的食物而出现灭鼠药中毒,且毒发缓慢,监护人不知情时,极易造成临床上误诊。灭鼠药中毒多以 3-8 岁的低龄儿童为主,且农村更多见,这部分患儿自主活动能力较强,但危险识别能力较差,对可以食用的鼠饵没有抗拒能力;也有一部分青春期少年,由于各种心理因素导致摄入杀鼠药也不在少见;更有一部分患儿根本不清楚中毒原因。没有明确灭鼠药接触史的中毒,国内外也多有报道。如果所处环境抗凝血灭鼠药饵料放置较多,且空间相对密闭,可以通过呼吸道、皮肤吸收而中毒。
目前市面上流通的主要是第二代抗凝血灭鼠药,如溴敌隆、溴鼠灵、硫敌隆等,主要成分是香豆素类物,它的结构与维生素K相类似,可竞争性抑制维生素K,干扰肝脏对维生素K的摄取利用,抑制肝脏合成维生素K依赖的凝血因子II、VII、IX、X,从而干扰凝血活酶和凝血酶的形成,致使凝血时间和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引起凝血障碍;另外该类灭鼠药代谢物还可直接破坏血管壁通透性导致出血。因抗凝血灭鼠药对体内已合成的凝血因子没有影响,所以中毒早期凝血功能可以正常,中毒症状多在2-3 d后出现,部分可达7-10 d,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皮肤瘀斑、鼻出血、牙龈出血、血尿,重者也可致重要脏器出血。实验室检查表现为血小板正常、凝血功能PT、APTT 明显延长或测不出数值、凝血因子II、VII、IX、X 活性明显减低以及肝肾功能正常。
目前临床上采用的特效解毒药为维生素 K1,出血症状多在用药1-3 d 内得到改善和控制,凝血功能好转。因抗凝血杀鼠药的亲脂性及肝肠循环特点,延长了抗凝血杀鼠药代谢半衰期使其长期存留体内并发挥抗凝血作用,需长期应用维生素 K1 维持治疗,维持治疗时间与中毒方式及剂量相关,建议维持 2 个月以上,监测血常规及凝血功能指导维生素K1的使用疗程。
灭鼠药中毒危害大,但病史隐匿,且发病缓慢,对临床诊断造成很大困扰,目前市场上购买的抗凝血杀鼠药多为颜色鲜艳的糖丸,提醒各位家长妥善保管灭鼠药,警惕儿童误服,减少意外伤害。
重症医学科医师 曹觅
禅城院区 便民咨询电话:0757-82969789 急救电话:0757-82969993 投诉电话:82969399
地址: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人民西路11号 邮政编码:528000
新城院区 便民咨询电话:0757-22978000 急救电话:0757-22978120 投诉电话:0757-22978213
地址:佛山市顺德区乐从镇东平居委会华阳南路乐从段20号
行风监督电话:0757-22978022 邮箱:fsfyjjjcs@163.com
粤ICP备10062786号Copyright 2006-2010 Powered_by www.fsfy.com,佛山妇幼保健院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