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科室介绍>营养科 >>健康园地 >> 浏览文章

「控糖」控的是什么糖?到底哪些「碳水」要少吃?

时间: 2021-01-18 17:39 信息来源: 微信公众号 点击次数:

我们日常说的糖、主食里的淀粉、不被吸收的膳食纤维,都可以算碳水化合物 

「控糖」主要是少吃甜食、少喝糖水,养成看配料表、营养成分表的习惯。 

牛奶和水果里的糖不用戒,乳饮料、果汁里的糖要小心,红糖、蜂蜜一样不健康。 

「主食」每天不能少,全谷杂粮是比白米饭、软面条更好的选择。


营养成分表里的碳水化合物”都有啥?

 

越来越多的人都知道吃糖不好,吃多了不仅容易长胖和龋齿,还会让血糖波动

 

但有甜味的零食大家又都喜欢吃,想买含糖少的零食,就看起了营养成分表,发现很多包装上都没有标“糖”的含量,只标了“碳水化合物”。那碳水的含量就是糖的含量吗?

关于这个问题,《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GB 28050-2011)是这么解释的:

 

 

可能这段话你看不明白,但你应该已经明白了,碳水化合物不仅仅是我们日常所说的糖。 

我们一般所说的「碳水化合物」包括了下面这张图中的各种成分。有些食品会把膳食纤维计入所标识的碳水,有些则不计入。


限「糖」是限什么糖?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游离糖」摄入最好不超过每天供能的5%,《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也建议「添加糖」的摄入不超过每天供能的5%,折算成具体的量大概就是不超过25g 

这里的「游离糖」和「添加糖」,基本指可以被快速吸收的单糖和双糖,富含这类糖的食物,主要有: 

✖️ 日常用的白砂糖、冰糖、红糖(主要成分是蔗糖)

 ✖️ 糖果、甜食、甜饮料(除了蔗糖还可能添加葡萄糖、果糖、麦芽糖、麦芽糊精) 

✖️ 蜂蜜(主要是果糖和葡萄糖)、果汁(从细胞中被释放的糖)和糖浆;

这些食物除了碳水几乎没有其他的营养物质,属于“空热量食物”。一方面,它们由于味道好,容易吃多,可能导致热量摄入过多,另一方面,它们能被人体快速吸收,对血糖影响较大,还可能引起胰岛素的大量释放,加快脂肪的囤积。

 我们通常“限糖”或者“戒糖”,就要少吃这类食物。 另外挑选零食的食物时,由于营养成分表里可能只会标出碳水的含量,不单独标出糖的含量,就应该同时结合配料表挑选了。
配料表中的成分往往是按添加量多少排序的,要选没有“糖”和“糖浆”,或者这些成分排得靠后的。(当然同时还得少盐少油,薯片这种高油高盐的精制碳水,不加糖一样不健康)


牛奶中有碳水很正常,但乳饮料要警惕

 

牛奶中自带4-5%左右的乳糖,同时有差不多3-4%的蛋白质,还是的理想来源。其中的蛋白质和脂肪也能延缓乳糖被分解吸收的速度,除了乳糖不耐的人群,普通人就不用在意这点碳水了。

 

但酸奶或者一些乳饮料、乳酸菌饮料中,就要注意添加糖的问题了。

 

大家购买挑选的时候注意看配料表,同时可以根据营养成分表估算添加糖的多少。

好喝的酸奶添加糖基本超过了5%。(考虑到酸奶蛋白质和钙含量比较高,你稍微留意一下含糖量,有意识限制一下其他的添加糖,这个量也说得过去) 而一些乳饮料、乳酸菌饮料里,添加糖能超过10%,喝300ml很可能添加糖摄入就超过了每天25g的推荐量。 

水果碳水高也很正常,注意别吃太多  

水果吃起来甜甜的,主要是因为里面有果糖、葡萄糖、蔗糖,不过考虑到水果中还有膳食纤维,适量吃对血糖的影响也不至于特别大。

 

更何况水果中还有丰富的维生素、植物化合物等营养成分,是非常值得吃的食物。

但要注意,一般水果的碳水含量都在8%以上,像榴莲、香蕉、枣这些水果,碳水可以达到20-30%,赶得上蒸好的米饭,千万别一次吃得太多。要是不小心吃多了,得注意少吃点主食。 

 

水果不能代替主食 

有人问,那如果我想减肥,只吃水果,不吃主食,行不行? 

在偶尔一两次肉吃多了的情况下,你吃点低糖水果、不吃主食也是可以的。 

但如果你天天都用水果代替主食,很可能出现蛋白质的缺乏,毕竟我们常吃的谷物(生重)中,除了60-70%的淀粉,还有10%左右的蛋白质。

即便是磨去了谷胚、麸皮的精米,蛋白质也有7%,如果你吃全谷物、杂豆、杂粮饭的话,获得的蛋白质能更高,像是比较常见的燕麦片中,蛋白质含量能达到15%。相比之下,水果里蛋白质往往不足1%

 

另外,主食中的淀粉最终会分解成葡萄糖,进入血液为组织和细胞供能,包括大脑的供能也是很依赖葡萄糖的。水果中除了葡萄糖,果糖的比例会更高一些,果糖会快速进入到肝脏去代谢,也更容易转化为脂肪,摄入过多会增加肝脏代谢紊乱的风险。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水果每天吃200-350g就够了,碳水摄入还得靠淀粉含量高的主食。










禅城院区  便民咨询电话:0757-82969789 急救电话:0757-82969993 投诉电话:82969399

地址: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人民西路11号 邮政编码:528000

新城院区  便民咨询电话:0757-22978000 急救电话:0757-22978120 投诉电话:0757-22978213

地址:佛山市顺德区乐从镇东平居委会华阳南路乐从段20号

行风监督电话:0757-22978022 邮箱:fsfyjjjcs@163.com

粤ICP备10062786号

Copyright 2006-2010 Powered_by www.fsfy.com,佛山妇幼保健院 All Rights Reserved.

支付宝 挂号缴费,不用排队

生活号

预约挂号、付费,免排队

服务号

咨询视窗,您最贴心的朋友

订阅号

"健康佛山"政务微信

公众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