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的佛山,户外骄阳似火。8岁的小怡和她妈妈也心焦欲焚。
原来是2周前小怡在小区游泳后不久即感到左耳胀闷,去到附近医院门诊就诊,先诊断为“外耳道炎”,药物治疗后无缓解,并且越来越痛,医生冲洗外耳道后发现耳内有堵塞物,随后又诊断为“外耳道胆脂瘤”,建议手术治疗。这下把小怡母女吓坏了,小怡妈妈立即带小怡挂号到佛山市妇幼保健院耳鼻喉科包永新副主任医师处就诊。
包永新副主任医师详细听取小怡的病史和治疗过程后,给她进行了视频耳内镜下外耳道检查与清理耳道分泌物,发现并非“外耳道胆脂瘤”,而是完全堵塞外耳道的坚硬的耳屎引起外耳道皮肤发炎肿胀所致。小怡母女焦虑的心情顿时安定下来。经过继续抗炎治疗,小怡的耳朵现已恢复正常了。
为啥游泳后就耳闷耳痛了呢?
游泳时难免会有水进到耳朵里,如果耳道里积存了耵聍(耳屎),就会有两种特殊情况:一是水流将耳道里的大团耳屎块推向耳道深处,盖住了鼓膜,这种情况下会出现明显耳闷感,听不清声音,此时用棉签去掏只会更糟。 二是耳道里原先的耳屎积存过久,坚硬如石,被泳池的水浸泡后涨开,对耳道皮肤造成挤压产生疼痛,这中情况经常在儿童学游泳季节里时有发生。
这两种情况都需要由耳科医生在视频耳内镜直视视野下通过专用的耳用吸引器,将耳道里的耵聍及异常分泌物清理掉。对于传统的用冲洗来清理耳道的方法,尽量不采用为好。
在此,专家提醒市民,游泳要做好防护准备,慎防因耳朵进水处理不当而引发疾患,导致“游泳后遗症”。
正常情况下,外耳道的皮脂腺和耵聍腺所排出的分泌物,有杀灭细菌保护耳道的作用。游泳时,耳内灌进的水未及时排出,脏水浸泡了外耳道皮肤,使皮脂腺开口肿胀,杀菌物质不能排出,加上外耳道受水浸泡容易引起瘙痒,若用手指、火柴棍等掏挖耳道,可损伤皮肤,引起发炎。所以游泳时保护耳朵,要做到以下几点。
1.要作好游泳前的体格检查。外耳道有耵聍(耳屎)应事先取出,否则泡胀后容易疼痛发炎。患有中耳炎的人,如鼓膜穿孔,脏水容易进入中耳,致使炎症加重。因此,必须经医生检查同意后,采取相应措施(如配戴耳塞)或修补鼓膜穿孔,方可游泳。
2.游泳时鼻子呛进水后,应按住一侧鼻孔,轻轻将水擤出,或抽吸至口腔吐出。不要两侧鼻孔同时用力擤鼻,避免引起中耳炎。
3.跳水时要注意姿势和方法,不要使耳朵直接受水的拍击,以免发生鼓膜外伤性破裂。一旦发生鼓膜破裂,应尽快去医院诊治。
4.游泳后应及时排净外耳道内的积水。排水时,头部歪向耳内积水一侧,单腿跳动几下,就可以将水排出。如耳内发痒,可用蘸有75%酒精的棉签轻轻擦拭外耳道。
耳鼻喉科 包永新
审核 李振安
禅城院区 便民咨询电话:0757-82969789 急救电话:0757-82969993 投诉电话:82969399
地址: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人民西路11号 邮政编码:528000
新城院区 便民咨询电话:0757-22978000 急救电话:0757-22978120 投诉电话:0757-22978213
地址:佛山市顺德区乐从镇东平居委会华阳南路乐从段20号
行风监督电话:0757-22978022 邮箱:fsfyjjjcs@163.com
粤ICP备10062786号Copyright 2006-2010 Powered_by www.fsfy.com,佛山妇幼保健院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