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科室介绍>超声科 >>医疗科普 >> 浏览文章

双眼浮肿 4 天、颈部包块 2 天

时间: 2021-12-24 16:46 信息来源: 点击次数:

原创 



超声提示
双侧颈部淋巴结肿大(感染?);肠系膜淋巴结增大;脾大、实质回声稍致密增强;胆囊壁增厚(水肿?)。

最终诊断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流行病学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infectious mononucleosis,IM) 是由病毒感染所导致的急性感染性疾病,主要为 EB 病毒(约占 90% ),在急性起病后可存在于唾液腺中长达数月,导致唾液一种常见的传播来源之一。
该疾病主要侵犯儿童和青少年,性别差异不大, 6 岁以下小儿患病后大多表现为隐性或轻型感染, 15 岁以上感染者则多呈典型症状。超过 35 岁以上的患者少见。
临床表现
IM 典型的临床三联征为发热、咽峡炎和淋巴结肿大。咽炎通常是急性的,患者主诉咽痛,常伴扁桃体增大及渗出。
IM 患者常合并肝、脾肿大,以脾大更为常见,脾大是区分 IM 和其它咽痛相关疾病的重要因素。有研究表明,近半数的 IM 病例合并不同程度的脾肿大。
Hosey 等研究认为体格检查对判断脾大的敏感性较低,建议使用超声作为脾大小的测量依据,并在疾病期间及时复查,避免出现脾破裂等严重后果。
在本例中,患儿以颈部包块为首发症状,且经超声测量证实脾大,脾回声增粗不均匀,可见小片状回声减低区,进一步证实 IM 诊断可能性。
颈部淋巴结特点及超声表现
IM 早期即可出现颈部淋巴结肿大,表现为弥漫性增大。患者多以触及颈部包块或肿大淋巴结就诊。周围组织也可出现淋巴结肿大,淋巴结异常是该疾病的早期标志物。
IM 的超声表现中,约占 96% 以上的肿大淋巴结为双侧分布。淋巴结形态可见融合且多呈双侧融合,边界多数较为模糊,淋巴门回声可消失,常呈不均质且多呈扩大、疏松的门结构,常表现为明显减低或伴有回声减低区,与「 皮质 分界不清,界限模糊,血流信号多呈门型伴树枝样离心分支。
临床诊断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是一种良性的自限性疾病,多数预后良好,少数可出现嗜血综合征,但由于其症状、体征的多样化和不典型病例在临床上逐渐增多,给诊断治疗带来一定困难。
目前该疾病的诊断方法包括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具体如下:
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发热、咽峡炎、淋巴结肿大、肝脏肿大( 4 岁以下:2cm 以上;4 岁以上:可触及)、脾肿大(可触及)、眼睑水肿。
实验室检查特点如下:
  1. 抗 EBV-CA-IgM 和抗 EBV-CA-IgG 抗体阳性,且抗 EBV-NA-IgM 阴性;

  2. 抗 EBV-CA-IgM 阴性,但抗 EBV-CA-IgG 抗体阳性,且为低亲和力抗体;

  3. 双份血清抗 EBV-CA-IgG 抗体滴度 4 倍以上升高;

  4. 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比例 ≥10% 和(或)淋巴细胞增多 ≥5.0×109/L 


根据临床症状中至少 3 项以上,以及实验室检查中任意 1 项即可诊断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禅城院区  便民咨询电话:0757-82969789 急救电话:0757-82969993 投诉电话:82969399

地址: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人民西路11号 邮政编码:528000

新城院区  便民咨询电话:0757-22978000 急救电话:0757-22978120 投诉电话:0757-22978213

地址:佛山市顺德区乐从镇东平居委会华阳南路乐从段20号

行风监督电话:0757-22978022 邮箱:fsfyjjjcs@163.com

粤ICP备10062786号

Copyright 2006-2010 Powered_by www.fsfy.com,佛山妇幼保健院 All Rights Reserved.

支付宝 挂号缴费,不用排队

生活号

预约挂号、付费,免排队

服务号

咨询视窗,您最贴心的朋友

订阅号

"健康佛山"政务微信

公众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