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汉滨区人民政府> 要闻动态> 头条新闻> 正文内容

风光无限意昂然-----汉滨区着力推进跨越发展纪实

时间:2012-04-23 00:00  作者:邓向红 汪金波源自:

田间地头,干部抢抓墒情农时,送科技助春耕的场面随处可见;企业车间,工人加班加点生产,一车车的产品销往全国各地;保障房建设工地,塔吊繁忙,机器轰鸣......初春的汉滨,从城镇到乡村、从川道到两山,处处涌动着跨越发展、富民强区的滚滚热潮。

           项目建设火样红

项目建设是经济工作的中心环节,发展的头等大事。今年,汉滨区继续树立“大项目促大发展”理念,按照“项目兴区”工作思路,强化作风,用心服务,紧紧围绕市上下达的18项重点工作和区上确定的60个重点项目,全力推进实施工作

以实现首季开门红为目标,汉滨区对区内原有企业和已经投产的项目,分别确定责任人,加强跟踪服务,确保企业高效运转。同时要求各镇办、各部门要紧紧围绕项目建设,超前谋划、提前部署,结合各单位实际情况细化目标,分解任务,明确奖罚,切实提高抓落实质量。区纪委、监察局和两办督查室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健全交办、查办、催办、督办等工作机制,运用典型示范、公开通报、查处问责等办法,加强督查督办,推动各项工作“落地有声”;继续按照保投产、抓续建、促进期、争开工的要求,强化督办落实,加强考核检查,加快正英朝阳产业城等18个续建重点项目建设进度,确保家振5万套汽车配件等32个新建重点项目开工建设,推动绢云母系列开发、石煤综合利用、汽车配件产业园石头纸4个重大前期项目取得实质性进展。在此基础上,该区倾注精力抓项目,挖掘潜力争项目,凝聚合力建项目,着力策划培育市场前景好,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优的骨干项目,力争“投产一批、在建一批、开工一批、储备一批’”,形成项目滚动发展格局目前陕煤12万吨富硒矿泉水、延长40万吨甲醇汽油、福康1万吨农用地膜及塑料制品、国群塑钢板材及环保油漆等重大产业项目正稳步推进,投资5亿元的吉宇50万吨型材、投资28 亿元的朝阳产业城、投资1.1亿元的兴安公园改造、投资2.5亿元的瀛湖游艇会所等项目已全面开工建设。

             产业园里春意浓

春早人勤,菜农少闲月。走进建民办忠诚村蔬菜产业园,只见一排排温室大棚像一条条长龙,在阳光下银光闪闪,煞是壮观,不时有老乡菜农挑着嫩绿的菜苗从大棚出来,又迅速钻进另一个大棚内。听说有客人到来,忠诚村蔬菜产业园负责人刘瑞红赶忙把我们让进大棚。暖意融融,生机盎然的大棚内,十多名工人正忙着把绿油油的辣椒苗、茄子苗、黄瓜苗送往另外的大棚内进行移栽。据刘瑞红介绍,忠诚村通过建立土地承包经营流转机制,采取反租倒包的形式,鼓励大户经营,大力建设产业园,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目前,全村已集中成日光温室850亩,建成拱棚700座,每棚收入在三万元,规模居全市之首。全村农民人均收入由2009年的4330元增加到2011年的6550元。

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是汉滨区打破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的一项有力举措。去年以来,该区以产业结构调整为切入点,以科技项目为支撑,按照政府补助、科技扶持、大户带动、分户经营的办法,先后建立了阳晨、鸿盛两个畜牧产业循环发展示范园区;瀛湖、大同鱼苗鱼种供给园;建民办四档、忠诚,大同镇黄营等15个专业蔬菜示范园区。产业园的建成,使得畜牧、设施蔬菜、渔业和林果四大主导产业迅速壮大,集约化经营、规模化生产渐入佳境。今年,汉滨区再鼓干劲,进一步把农业主导产业建设与工业原料基地建设相结合,不断提高农民在产业基地建设中的组织化程度,加快提升全区现代农业的整体水平。围绕畜牧业,以阳晨牧业等企业为示范,新发展一批生猪出栏5万头镇办和标准化养殖场,全年生猪饲养总量达到125万头,稳步提高畜牧产业整体效益;围绕经济林果园建设,以圣轲农业、汉水韵等企业为示范,新发展10万亩经济林果园,着力建设一批明星村、重点村;围绕水产养殖产业,以汉水源丰,兄弟水产等企业为示范,突出大水面养殖和特种养殖,水产养殖达到2.8万亩,产值超过5亿元;围绕设施蔬菜产业,将以鸿盛等园区为示范,大力推进猪、沼、菜、果循环发展,新建设施蔬菜5000亩。同时,放手发展烤烟、魔芋、蚕桑等区域特色产业,助推全区现代农业再上新台阶。

            城乡统筹气象新

一栋栋新型民居排列有序,一片片茶园紧密相连,一条条溪流堤岸修葺一新,房前屋后花卉点缀,孩子们在宽敞的院落里嬉戏,新农村的气息扑面而来……这是汉滨区扶贫搬迁示范点——大竹园镇七堰社区的一个镜头。按照省上陕南移民搬迁工作部署,汉滨区立足区情实际,创新发展模式,着力构建布局合理、协调发展的城镇体系,以完善的城市配套和城镇化的聚集效应不断拓发展空间。结合市上一体两翼发展规划,汉滨区坚持把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作为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的突破口,把实施“112040’(1个中心城市、1个恒口副中心区、20个中心镇、40个新型社区建设)工程作为农村工作转向的切入点,着力构建四级城镇体系,全力打好新型社区建设攻坚战。

为推进新型社区健康、平稳、有序推进,今年,汉滨区将继续坚持统筹兼顾做好社区建设文章,一是与发挥农民主体作用相结合。坚持把维护群众利益作为根本的出发点,充分尊重民意,切实保障农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二是与配套完善基础设施相结合。全面配套建设路、水、电、通讯等各项基础设施,高标准建设社区服务中心,整合各类行政资源,提升社区服务功能,推进公共服务向社区覆盖;三是与培植发展特色产业相结合。按照“宜商则商,宜农则农”的思路,利用腾出的建设用地,在社区周边合理布局农业产业聚集区,商贸服务区。目前已在大竹园镇七堰社区建成茶叶示范园、在晏坝镇晏坝社区建成生猪养殖示范园,为社区发展提供了产业支撑;四是与提升农民生活保障相结合,完善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和最低收入保障制度,积极开展农村扶贫救济,启动了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工作。

在着力推进新型社区建设的同时,汉滨区还按照“基础设施向重点区域和重点产业倾斜”的思路,集中精力实施突破,加快改善城乡居民生产生活条件。今年,该区将抢中省加快水利改革发展机遇,积极争取项目支持,认真实施好小水重点县、月河堤防二期、病险库塘治理、集镇防洪保安等工程;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新建引水工程100处,解决5万人饮水困难问题。全力争取恒大路改造和陈家山月河大桥立项建设,建成香双路、张坝路二期和800公里通村示范路;完成西郊110千伏和共进、中原35千伏输变电工程,新建和改造农网88个村558公里、城网52公里,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用电质量。实施丹治工程二期、小流域治理、天然林保护和汉江沿岸绿化,完成各类工程造林20万亩。深入推进农村清洁工程,完善区镇村三级环境卫生管理服务网络,使集镇和社区环境卫生明显改观。
    开局三春暖。一季度刚过,汉滨区再次刷新各项经济发展指标:全区工农业总产值完成30.24亿元,同比增长15%规模工业总产值完成18.75亿元,同比增长57.1%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37亿元,同比增长29.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7.64亿元,同比增长17.4%;财政总收入完成3.58亿元,同比增长21.9%从工业到农业,从经济到社会,汉滨区正在实施的一系列“大动作”,必将书写全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