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汉滨区人民政府> 要闻动态> 镇办动态> 正文内容

县河镇修好梧桐枝 引来金凤凰

时间:2013-08-01 00:00  作者:张蕾源自:县河镇

炎炎夏日中,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县河镇毛坝田园,陕南移民搬迁重点工程——县河镇红升社区;迎来了一批批避暑休闲的游客,同时也迎来了一批批省内兄弟市区前来“取经”的观摩团。这一景象得益于县河镇党委政府针对镇域资源,结合镇情,合理规划,栽种了一颗颗适合新时期农村经济发展的“梧桐树”,为县河镇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引来了一只只“金凤凰”。

依托资源,准确定位

县河镇地处汉滨区东部,距城区10公里,308省道穿境而过。东临平利县老县镇,南接田坝镇,西临新城办,北依张滩镇,素有汉滨区东大门之称。县河镇以生态旅游、柑橘、林果、蚕桑、劳务输出为主导产业,镇党委政府近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在省、市、区旅游部门的精心指导下,以生态旅游为特色,依托自身独特的自然优势,以农家乐为支撑,按照“环境生态化、居住文明化、餐饮本地化、服务标准化、管理规范化”为总体要求,规划引领,突出特色,提升品位,打造品牌。精心打造“一心两区五园”:一心即以黄洋河沿线为核心开发区;两区既建设两个生态旅游观光社区——红升社区和红霞社区;五园即牛蹄岭战斗遗址公园、上坝梦里水乡园、田园牧歌、毛坝田园、黑龙潭生态林园。

美化环境,创建结合

县河镇以“努力打造安康亲水游第一镇”为创建目标,结合镇情,抓住双创契机,提出了“建洁净农家,创卫生县河”活动,加强村镇的卫生综合整治,投资30余万元,在水井湾建成占地20余亩的垃圾填埋场一处,在308省道沿线和毛坝田园景区修建景观式垃圾池49个,配置垃圾桶400个,果皮箱150个,聘用专职保洁员,进行垃圾的日产日清。加强对黄洋河及县河河岸垃圾抛洒及污水排放的监督和治理工作力度。同时,将旅游开发与陕南移民搬迁工作紧密结合,在红霞、红升、县河几个村打造了一批高起点、高品位的农家乐集群,从而推动了该镇的生态旅游业及经济向更高层次蓬勃发展。

多层发展,立足长远

结合双创中的创园工作,县河镇大力推进花卉培植产业建设,同时,以土地流转为抓手,大力推进根雕、蚕桑、绿茶、板栗等生态观光产业园建设,不断向规模化市场发展。成立了以30多户绿色庄园农家乐为主体的旅游公司,以30多户果农为主体的花卉、根雕、果树合作社,以50多户蚕农为主体的蚕桑合作社。为提升旅游产业的服务质量,定期举办业主和服务人员培训班,培训文明礼仪,开办讲座,建立食品安全卫生、公共场所安全等多项制度。在发展这些方面的同时,又狠抓文化产业建设及加大旅游推介宣传力度。以文化熏陶旅游,用历史衬托经济;以资源引来投资,用政策助推发展。

如今,县河镇在双创机遇的引领下,已吸引投资建成了多处经济基础设施,形成高档生态农庄5家,四星级农家乐3家,年创收1.2亿元,真正引来了多只金凤凰为县河经济的发展啼鸣助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