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汉滨区人民政府> 要闻动态> 部门信息> 正文内容

情倾移民谱华章——汉滨区库区移民工作侧记

时间:2012-06-21 00:00  作者:郭邦胜 周彬源自:区新闻中心

 

过去的几年,汉滨区库区移民后期扶持工作从起步走向成熟,政策实施平稳推进。
    2011年12月,流水镇窑头村、瀛湖镇天柱山村被命名为“全省移民水库移民示范村”;流水镇等4个单位、刘元宝等7位同志分别被评为“全市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及在建水电站移民搬迁安置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先后通过了局长任期审计、水利部国家移民局内部审计和稽查,及中省组织的监测评估均获得了较好评价;区移民局也连续5年在市移民局和区委、区政府目标考核中获得优、良等次,树立了汉滨水库移民工作的良好形象。
2011年底,库区移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100元,比2005年的1750元增长234%。库区移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住房面积、家用电器拥有量等均有了较大幅度提高。
    五年来,全区共完成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投资15023.59万元,实施移民后期扶持项目769个、投资8935.03万元。
   原瀛湖水库移民陈道军,现居住瀛湖镇中心村,他说自2006年至今,他已领到补助金9000余元。  
据了解,根据省市最新核准下达的水库移民补助计划,2011年,全区共有19512人享受大中型水库移民补助,累计兑现后扶直补资金1170.72万元,资金到位率达为100%。同时依照政策认真开展移民自然减员人口登记工作,年度核减123人,维护了后期扶持政策的公正和公平。
2011年全区共实施各类移民后期扶持项目245个、扶持资金3011.17万元。项目建设按照移民部门指导、财政部门监管、镇人民政府实施的管理方式,进一步规范项目审批、评审、招投标、审计、验收等管理程序。在全市率先推行“公示制”,提高项目透明度和移民参与、监督热情。坚持县级报账和按进度核拨资金的资金运行模式,试行项目预决算制度,强化各移民镇和办事处移民资金检查,项目和资金管理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
“现如今,水库移民工作要以发展经济,维护社会稳定为原则,把恢复和提高移民生产生活水平、保障移民的生存与发展为基本要求”,区移民局刘元宝局长如是说。
近年来,全区紧紧围绕经济发展战略目标,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拓宽思路、大胆探索、不断创新,把移民专项资金向移民村交通道路、农田水利、输电线路等方面进行重点倾斜,着力改善移民村基础设施薄弱的现状,有力地推动了库区移民安置区经济社会事业的发展。
汉滨区在做好全区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人均600元定额扶持工作的同时,在移民后期扶持资金相对紧缺的情况下,在优先保证库区原始搬迁移民直补资金发放到位,维护库区稳定的前提下,知难而上,采取多种办法,积极争取和组织实施移民后期扶持项目。
2011年全区向省、市上级业务主管部门争取计划外项目和资金。全年共争取其它各类项目资金1717万元,是后期扶持政策启动实施五年来省、市扶持力度最大的一年。这些资金中,安康水电站库库区遗留突出问题项目资金322万元 ; 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基础设施和经济发展规划资金950万元;中央和市级应急项目资金255万元;小水库扶助项目资金140万元;省财专补项目资金50万元。完成区政府当年下达争取省、市其它资金 300万元的572%。同时,当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950万元,完成年度任务2800万元的105%。
    新建水库移民工作也得以顺利推进。根据旬阳水电站建设工作的整体安排和进度,初步确定了移民搬迁补偿标准,并逐步完成电站移民搬迁包干协议的签订工作;在前期完成桂花电站移民人口“双核”登记的基础上,电站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工作已全面启动,直补资金足额到位,项目工作顺利实施,移民后期扶持工作逐步走入正轨。
移民稳定是影响汉滨区稳定的重要因素。为了做好移民稳定工作,汉滨区在落实好国家移民政策和做好各项移民工作的基础上,坚持以宣传解释政策为重点,以改善移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为目标,着力解决移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加大老库区突出遗留问题处理。2011年接待来信来访80余人次,重点解决和处理了坝河镇桂花电站遗留问题、恒口镇移民李大满信访等问题,促进移民整体和谐稳定。全年无5人以上群访和越级上访发生,为移民工作正常开展奠定了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