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切实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加快建立科学完善的食品药品安全治理体系,严把从农田到餐桌、从实验室到医院的每一道防线”。今年以来,坝河镇党委、人大、政府高度重视,全面贯彻落实中、省、市、区食品药品监管工作会议精神,切实履行食品药品安全监管职责,建立健全了食品药品监管长效机制,初步实现了食品药品全过程科学规范监管。
认真调查摸底,掌握实际情况。坝河镇位于汉滨区最东端,自然经济条件较差,贫困人口较多。全镇辖5个行政村1个社区,118个村民小组,2903户11654人,总面积72平方公里。镇内共有小作坊11家,食品流通经营单位62家,驻镇单位机关食堂6家,餐饮服务单位5家,食用油经营单位7家,化妆品经营单位18家,村卫生室19家。
加强组织领导,夯实监管责任。该镇成立了以党政主要领导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各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并下设办公室,负责综合协调工作。制定并下发了《坝河镇食品药品安全工作实施方案》。定期召开会议专门安排部署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工作,夯实镇村干部食品药品监管责任,落实企业第一责任人责任。
周密安排部署,全面排查整治。该镇在党委、人大、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由镇食药所牵头,各村委会、镇属各单位密切配合,组织开展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各项专项整治行动,排查食品药品安全隐患,努力做到“五到位”,即:组织领导到位、宣传教育到位、资金投入到位、隐患排查到位、整改落实到位。
强化宣传教育,营造浓厚氛围。该镇充分利用横幅、标语、宣传栏、宣传彩页、互联网等多种形式,积极主动宣传食品药品安全常识,提高农村群众食品药品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自觉抵制假冒伪劣食品药品。宣传守法经营的正面典型、工作成效、典型经验、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引导企业诚信经营、守法自律。
做到查打结合,突出重点环节。该镇按照“属地管理、全面真实、突出关键、查打结合”的原则,通过检查和自查相结合的方式,对辖区内的食品生产企业、经营商户、餐饮店、食堂、卫生院、村卫生室进行拉网式排查。对重点区域、重点环节、重点品种进行摸底排查,准确掌握食品药品安全隐患和食品药品安全风险点,做到食品药品生产经营者底数清、生产经营状况清、食品药品安全风险清。做到查打结合,对违法行为下达责令整改通知书,对非法生产经营户依法取缔,对违法犯罪行为移送公安机关处理。
畅通信息渠道,建全监管网络。该镇不断完善食品安全信息网络,畅通信息沟通渠道,及时将排查工作的进展、排查数据等信息汇总上报镇食药监所,建立监管对象档案和数据库。建立健全了区、镇、村、组、商户五级监管网络,全镇确定了18名村级食品药品安全信息员和18名协管员,信息员和协管员负责本辖区内食品药品安全宣传教育、排查整治和信息汇报。
健全组织机构,注重能力提升。该镇根据省、市、区食品药品监管工作要求,成立了坝河镇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所,明确了食品药品监管工作目标、工作任务、工作职责和岗位责任。并通过集体学习、座谈会、培训会等多种形式提高食品药品监管人员的学法用法能力、监督管理能力和政策执行能力。
严格考核奖惩,完善长效机制。该镇严格考核奖惩,实行行政问责和有奖举报制度。如发现食品药品安全隐患,举报者一次奖励50元,努力做到食品药品安全隐患早发现、早报告、早排查、早整治。规范引导食品生产经营单位,诚信守法经营;坚持开展食品药品量化分级管理,建立食品药品安全示范店;建立经常性的督查、抽查、暗访制度。构建“企业自律、政府监管、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制保障”的工作格局。
完善规章制度,科学规范监管。该镇建立了食品流通许可证制度、餐饮服务许可证制度、卫生许可证制度、食品药品安全“一票通”制度、食品药品安全索证索票制度、食品药品安全公示制度、不合格食品可追溯制度、问题食品下柜退市制度、食品药品安全信息档案制度、食品药品安全信息报告制度、食品药品安全教育培训制度、食品药品安全隐患排查整改制度、农村家宴备案登记管理制度、食品药品安全责任追究制度、食品药品安全工作例会制度、食品药品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处理制度、药品不良反应、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制度等。
加强应急管理,完善应急预案。该镇一是成立了食品药品应急管理领导小组,制定食品药品监管应急预案,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应急管理工作;二是建立应急管理制度,落实应急管理措施,努力做到未雨绸缪,防微杜渐;三是成立食品药品应急管理督导检查组,定期对重点单位、重点区域、重点场所的食品药品安全隐患进行检查指导;四是加大食品药品应急管理资金投入力度,保障应急管理、突发事件处置、应急队伍建设等支出;五是加强食品药品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强化应急队伍建设,完善应急设施设备,提高食品药品事故应急处置能力,确保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