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一大早,汉滨区五里工业集中区管委会临时办公室,满满当当围着20多个人,吵吵嚷嚷地,不可开交。
原来,园区产业孵化园东区回填工程刚一动,就被项目所在地五里镇西桥村的群众阻工了,管委会迅速组织园区协调办、派出所的干部邀请阻工的群众代表沟通商量。
“老同志,你们的行为是违法的,有啥事可以通过正当渠道解决。园区发展了最终还是你们受益!”园区派出所张小兵对70多岁的阻工群众代表老尹说。
“园区发展我们当然支持,但我们失地群众也要出路。我们村有个约定,园区建设占哪个组的地,哪个组就参与建设;可谁知到我们这了,却让别的组来做了,我们却毫不知情!”说起阻工原因,老尹忿忿不已。
“这个事情还是要请村上来协调一下,你们要一碗水端平!”园区协调办张庭荣对西桥村党支部书记尹正全说完,转过头对老尹说,“老尹,您是老党员!区上就是考虑失地群众利益,才多次和企业沟通,争取把土方等一些简单基础工程分包给当地!而且,区上还和入园企业签订了优先保障用工协议,您大儿子是水电工,他不是在园区干了不少活吗?有想法好好沟通,靠野蛮的法子,就算你们来干,别的群众也来阻挠咋办?您看,3家企业等着用孵化园东区的厂房哩,如果因为建设进度影响了人家企业的利益,以后谁还敢到咱这来投资?”
“是的,老人家,这中间有些误会!我一定把这个事情协调好,但咱不能影响建设进度!”西桥村党支部书记尹正全连忙表态。
经过耐心地解读政策、做思想工作,最后,阻工的十多位群众终于同意先撤走,和村上协商。
园区管委会主任唐志玖介绍,五里工业集中区的建设发展,直接影响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质量水平,决定了汉滨能否落实好市委、市政府“龙头带动、引领发展”的要求。因此,汉滨区委、区政府坚持端平入园企业和当地群众利益这“一碗水”,一方面通过建设产业孵化园,实行免、减厂房租金等措施减轻企业资金压力,不让企业面对土地征用等困难矛盾,对落地企业实行保姆式服务;另一方面,土地征用严格按照国家法律阳光操作。对失地群众,通过支持建设村级水泥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探索土地确权入股途径,通过办理低保、年节慰问、提供公益岗位等形式解决困难群众生活问题。并和入园企业签订协议,优先解决就业,对非招标工程及和企业沟通协商后,将土方等简单基础工程,在同工同价条件下,优先让当地参与等方式,保障入园企业的效益和失地群众的利益、出路,因此,园区建设才得以顺利推进。但在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极个别群众、甚至个别干部为谋求私利或一小部分人的利益,不顾园区发展大局,干预、强揽工程,损害了大部分群众和企业的利益,激发新的矛盾,影响了园区长远发展。对此,区委、区政府通过宣传引导,教育帮助方式,对问题较为严重的,由园区环境保障办牵头调查处理;对严重违法行为交由公安机关依法处理,对党员干部违法违纪行为,由区纪检监察部门会同司法机关直接插手、查处,力保园区建设顺利推进。四年多来,园区管委会先后化解各类矛盾100余起,批评教育、处理违纪干部23人,实现年总产值80亿元,入园企业97户,解决就业9300余人,使当地群众人均增收2000元,以增速排名第一的成绩,一举摘得“全省县域工业集中区发展先进单位”桂冠。
经笔者电话回访,截至发稿,经西桥村委会协调,五里工业集中区产业孵化园东区基础工程交由项目所在地的组施工,厂区回填已基本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