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刚刚圆满收官,大家都来Show亮点啦!
我们汉滨区是麻麻(妈妈,指安康市,后同)的“大宝”,以前表现的不够好,但这五年进步可不小呢!说起我们这五年的表现和进步,只能说——快点点赞咯!
过去五年,我们汉滨区走过了突破发展和跨越发展两大台阶,现在正在按麻麻的指示,向引领发展奋进呢!五年来,汉滨全区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委各项决策部署,紧扣科学发展、转型跨越主题,持续深化“一抓三建一统揽”工作思路,在抢抓机遇中提振信心,在攻坚克难中开拓奋进,在狠抓落实中锤炼作风,顺利实现了“十二五”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形成了一大批省、市提名叫响的示范典型。欧了,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汉滨这五年吧!
实力强了有木有!
作为麻麻的“大宝”,以前的汉滨可不够Strong哦,工业、财政、城乡建设等等等等,可都不够劲,很多小弟弟、小妹妹(兄弟县,后同)都比我们牛呢!
不过,到底是“大宝”哦,汉滨经验丰富、又有上进心,经过多年的摸索创新,五年前,我们找到了一条适合自己的“锻炼方法”,那就是“一抓三建一统揽”工作思路,一抓就是中心城市抓管理,我们和麻麻住在一起,帮麻麻一起管理好我们的家,那是必须的;三建就是川道建(工业农业)园区、集镇建社区、两山建林果基地;一统揽就是用群众工作统揽全局!经过五年“加强锻炼”,现在的我们的综合实力可要刮目相看咯,连麻麻都说我们进步明显,还专门出台了《关于支持汉滨龙头带动引领发展的意见》,要我们继续努力,引领全市发展呢!
2015年,汉滨全区实现生产总值236亿元、地方财政收入5.85亿元、工业增加值61亿元、固定资产投资235.2亿元、城乡人均可支配收入30960元和8560元,与2010年相比,顺利实现“五个翻番”目标。地方财政收入、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提前一年实现翻番,其中固定资产投资翻了两番,累计净增521亿元,增速连续四年全市第一。五年累计实施重点项目建设378个,完成投资328亿元,是“十一五”的16倍。全区小康指数预计达到61.5%,较2010年提高了15个百分点……
经济发展杠杠滴!
以前说起经济,汉滨有点弱哦,我们只能羡慕地看着几位“小弟弟、小妹妹”在前面飞奔喽,不过,作为老大,老这样可不好!怎么办?——使劲追呗!嗯,力气没有白费,这五年我们的经济也在不断给力呢,吼吼!
先说说我们的工业吧。循环工业高速发展,规模工业总产值五年增长了3.2倍。五里工业集中区实现了大突破、大跨越,入园企业超百户、产值破百亿、就业过万人,位居省市考核前列。培育产值过亿元企业18个,北京奥信、陕西煤化、延长石油等大型企业落户汉滨。
农业可是我们的看家本领呢,这五年,功力不断见长哦!这五年,汉滨现代农业提质增效,建成省、市级园区40个,位居省市各县区第一,汉滨成为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百万亩经济林果园成为全省最大县域林业产业基地,阳晨产业联盟模式在全省推广,阳晨集团位居全国百强农业企业前50位,“陕茶1号”通过国家新品种认定,育苗能力超过1亿株。发展现代农业的“阳晨模式”、“忠诚模式”和“牛蹄模式”在全省叫响。
三产也是经济发展的必备技能。五年来,汉滨三产发展加速转型,商贸旅游活力迸发,双龙景区建成国家4A级景区。产业结构调整为10:46:44,二产提升了12个百分点。
城乡面貌美呆啦!
城市、集镇、乡村是汉滨的“房间”,把她们装扮的美美哒,我们才能住的安心舒适对不对!看看我们努力的成果吧!
“111020”四级城镇体系基本形成,全区城镇化率达52.5%,五年提升了9个百分点。你问什么是“111020”?好吧,1,就是一个中心城市,第二个1,建设一个恒口副中心,10,建好十个中心镇,20,就是建成二十个中心社区喽,这是我们的“装修计划”。五年来,我们借势陕南避灾移民搬迁政策机遇,建成安置社区161个,3.13万户11.65万群众圆了安居梦,新型社区成为农村最为靓丽的风景。恒口示范区“一环两横五纵”现代新城建设格局初具规模。主动服务中心城市建设,有力保障东坝防洪、南环干道等230余个重点项目顺利推进。国家卫生城市成功创建,“五城同创”全面深化。
要住的舒适,完善的基础设施可不能少!五年来,汉滨境内新增高速公路210公里,新改建乡村示范路410公里。投资150余亿元,着力实施了一大批堤防保安、水保生态、农网改造等基础设施建设,农村面貌进一步改善。
美好生活嗨不停!
为了让大家的日子过得美滋滋地,汉滨这几年的民生发展可没少下功夫哦!
我们全面落实财政“两个80%”,五年累计民生投入150亿元,是“十一五”的3倍多。我们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下决心推进教育资源整合和学校标准化建设,新建、改扩建中心城区学校45所,建成农村标准化学校100所,中心城区新增学位10000个,有效缓解了城区上学难问题,促进了城乡教育均衡发展,让小盆(朋)友们都能有美好的就学环境。
我们改扩建综合医院、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96个,城乡居民医保实现全覆盖,千人拥有病床数达2.3张,全面推行“先住院、后结算”制度,责任医师团队“茨沟模式”在全省推广。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质量逐年提高,麻麻再也不担心我们看病难啦!
我们还不断提升自己的“才艺”水平,努力实现全面发展呢!五年建成镇办文化站、社区文化活动室等文化场所1310个,汉调二黄精品剧目《莲花碑》登上国家舞台,汉滨区被授予陕西省民间艺术之乡,第三次蝉联全国文化先进县……怎么样,够嗨吧!
当然,要立足,有工作才是最重要的。我们大力实施创业就业惠民工程,累计发放小额贷款5.4亿元,带动就业5.33万人,新增城镇就业2.4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9%以内。
当然,有了城乡低保、五保供养、医疗救助、特殊人群补贴等政策的全覆盖,还有综治维稳、安全生产、平安建设的扎实推进,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这些保障,才能让我们在前进的路上无后顾之忧。
生态环境美美哒!
哦对啦,有了漂亮的“房间”、完备的设施,还要有干净整洁空气好、绿色环保可持续的美好环境,才能拥有好心情,才能更好地生活、发展对吧!
这五年,我们在生态建设上也很努力哟!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扎实推进国家主体功能区试点示范工作。持续推进农村清洁工程,建成垃圾填埋设施36处、农村垃圾屋1526处、污水处理设施43处,垃圾、污水无害化处理设施实现镇办和重点社区全覆盖。扎实开展环境监测治理工作,工业点源和农村面源污染治理有序推进,“治污降霾﹒保卫蓝天”行动计划深入开展,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加快生态建设步伐,实施瀛湖湖泊治理项目6大类61个、完成投资3.39亿元,治理水土流失面积928平方公里,造林绿化42.62万亩,全区森林覆盖率达65%,汉江出境断面水质保持国家Ⅱ类标准。山水田林湖系统治理深入推进,经济增长和资源环境的协调性明显增强。
改革活力激发啰!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快推进,完成政务服务中心搬迁扩容,38个单位371项审批事项进驻政务服务大厅,累计审批服务46万件、咨询服务10万余人次。取消行政审批事项132项,权责清单制度有效落实,“三证合一”商事制度全面完成。两轮镇村综合改革撤并乡镇17个、行政村420个,撤并率分别达37%和52%。有序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建立统一的工程项目招投标平台。政府机构改革、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公车改革、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等取得实质进展。
加强党建必须哒!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把纯洁性与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建设并列为主线,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组织,全面提高党建科学化水平,不断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更新、自我提高能力,持续加强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我们的党建就是这样做的!
五年以来,我们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认真落实“两个责任”,支持纪委“三转”、深化“统派直管”改革、探索推行专项巡查制度,革除“四风”积弊、惩治“五股歪风”、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取得明显效果,全面从严治党形成新常态。建立完善了群众工作“四级体系”、“五项制度”,各级党员干部在服务群众的工作中强化宗旨意识、提升能力水平。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深入推进,涌现出了张明俊等一批先进典型,全区上下形成了风气正、干劲足的良好局面。
我们的“十二五”发展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关键有“四大法宝”:
最根本——
我们始终向上级基准看齐,立足汉滨实际,集中全区智慧,厘清了“一抓三建一统揽”工作思路,明晰了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凝聚了勠力同心的奋斗力量,坚定了砥砺前行的发展意志;
最关键——
各级各部门切实改进思维理念和工作方法,攥紧双拳、强力攻坚,抓点示范、接续奋进,保证了各项决策部署的高效落实;
最鲜明——
以人为本的理念得到升华,以群众工作统揽经济社会发展,找准了群众需求与干部作为之间的契合点,抓实群众工作,教育干部群众,促进转型发展。
最核心——
我们严管实治改作风,埋头苦干抓落实,在共建共享中增进群众福祉,充分发挥各个层面、各个行业的能动性和创造力,形成了风清气正、齐心协力、真抓实干、共谋发展的社会氛围。
好啦,简单地介绍这么多,还不错吧!“十二五”圆满收官啦,汉滨发展已经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麻麻和弟弟妹妹都在关注和期待我们的进步呢,汉滨——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