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汉滨区人民政府> 要闻动态> 头条新闻> 正文内容

李森文深入贫困村指导脱贫攻坚工作

时间:2016-03-14 08:24  作者:寇冠源自:汉滨网

日前,区委常委、副区长李森文,深入所联系帮扶的新城办程东村,调研指导精准扶贫及驻村帮扶工作。

在程东村,李森文仔细查看了有关精准识别、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表卡和基本信息台账,详细了解了该村脱贫攻坚工作开展情况,听取了程东村、新城办和驻村帮扶部门机关工委关于脱贫工作情况汇报。李森文指出,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我们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也是中国共产党的光荣使命。确保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党对全国人民的庄严承诺。我们汉滨提出用五年时间,到2020年同步够格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引领全市发展,时间十分紧、任务十分艰巨、责任十分重大。截止2015年底,全区还有231个贫困村18.1万贫困人口,占到全区行政村(社区)总数的近一半、总人口的18%,今后四年,平均每年要脱贫4.5万人以上。汉滨全面完成脱贫任务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如果届时我们完不成任务,区上没办法向市上交代,市上就没办法向省上交待,省上也没办法向中央交待。李森文要求“第一书记”、村干部和驻村帮扶工作队一要认真调查,盘清底子。他指出,精准识别贫困对象是一项细致深入和十分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是今后一个时期因户施策、因人施法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的关键。“第一书记”、村干部和驻村工作队一定要严格建档立卡程序,把握关键环节,沉下身子,逐户逐户的了解情况,一户一户的登记造册,确保对象识别和登记造册信息精准无误,能够经得起历史检验。二是要对症下药,靶向治疗。李森文指出,精准扶贫,为的是找到“贫根”,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实行靶向治疗。在全面摸清贫困人口情况后,就要依据“安康市贫困村稳定脱贫标准”和“安康市贫困户稳定脱贫标准”,本着“缺啥补啥”的原则,一户一户的算账,现在的收入状况如何,离人均2950元的脱贫线还差多少,采取哪些具体办法和措施如期实现脱贫。要充分尊重扶贫对象意愿,瞄准帮扶对象精准发力,根据扶贫对象致贫原因和自身状况,逐户确定贫困户最需要、有能力实施的项目,实现量体裁衣、个性化扶持。要按不同的致贫原因分类施策,针对因病致贫的,开展健康扶贫行动;针对缺发展资金的,设立专项扶贫资金,开展扶贫信贷;针对缺文化技术的贫困户,组织免费参加职业教育等等。三是要理清思路,转变观念。“第一书记”、村干部和工作队要时时把脱贫职责扛在肩上,把脱贫任务抓在手上。要摒弃过去那种一说扶贫就是要项目要钱,搞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的传统惯性思维,更不能“等、靠、要”。要一改过去“大水漫灌”式扶贫为现在的“精准滴灌”,提高扶贫开发效益。李森文强调,产业扶贫是实现贫困群众增收的基础和关键,也是巩固精准扶贫成果的有效途径。要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带动贫困户增收,变扶贫为扶智,变输血为造血,推动精准扶贫工作扶得起,稳得住,管长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