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汉滨区人民政府> 要闻动态> 镇办动态> 正文内容

江北办齐心协力推进脱贫攻坚战

时间:2016-03-23 08:15  作者:周濬源自:江北办

春分过后,水田沟村一片葱茏,刚刚栽下的1000株侧柏幼苗在春日的阳光下展露新绿,田间沟壑盛开着黄澄澄的油菜花,一幅写意的田园画卷。其实,这里是江北办最偏远的村庄,全村1032人有贫困人口316人,去年人均纯收入不足2900元。同样情况的还有朱家湾、新义村。

作为地处汉滨区江北办事处后片的3个贫困村,水田沟、朱家湾、新义村基础设施薄弱,居住分散、沟壑纵横,贫困人口达1046人,脱贫攻坚任务非常艰巨。

“不脱一层皮、不流几身汗,是打不好这场仗的。” 3月10日,江北办党委书记、脱贫攻坚工作队副队长王贵锋同志在朱家湾村三委会议上称,办事处是前沿指挥所,村上是主战场,各工作组是突击队,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沉下身子,立限时脱贫之志

时间回溯到2016年2月6日,农历腊月二十八,江北办事处扶贫办工作人员正在加班加点整理每一户贫困档案,为开年全面打响脱贫攻坚战提供精确无误的战前“情报”。

2月14日,节后上班第一天,在汉滨区副区长李建飞、汉滨区征收办主任史洪安两位队长的直接指挥下,江北办党委成立了各村脱贫攻坚工作组,由联村领导担任组长,村支书、主任及包村部门负责人担任副组长,区征收办干部、办事处干部每人包抓3户贫困户,层层夯实脱贫攻坚工作责任,立下军令状,确保当年完成脱贫155户。

同时,选派3名思想过硬、吃苦耐劳的干部担任“第一书记”驻村蹲点,汉滨区征收办下派工作组驻村帮扶,村组干部、有能力的党员结对帮扶,形成“多对一”的帮扶格局。

连日来,该办领导分别在朱家湾、水田沟、新义村召开三委会、党员大会、贫困户大会、汇报会、推进会,深入浅出的讲解从中央到地方关于精准脱贫的政策,教育引导贫困群众增强脱贫致富信心。王贵锋称,凡是关于脱贫攻坚的会议我们一律放到村上、组上、户上、田间地头开,与群众面对面解决问题,商讨脱贫措施。

 “包抓干部每周至少要在贫困户家中吃一顿饭,以一顿酸菜拌汤10元起价,与贫困户建立深厚的感情。”王贵锋同志要求各工作组必须沉下身子深入到户、摸清底子、心中有数、挤出水分,坚决不允许工作不细不实不精,坚决不允许出现假贫困。

“贫困户脱贫的关键是持续增强致富能力和抗风险能力,这是我们干工作的重点,要在脱贫措施上下功夫。”3月19日,汉滨区副区长李建飞同志在走访新义村贫困户李辉顺家强调,对每一户贫困户要编一套完整的脱贫办法,持续稳定实施精准脱贫。 

出好点子,施稳定脱贫之策

“通过走访发现,部分贫困户坐等脱贫,缺乏致富的勇气,一些干部有畏难情绪。”江北办事处主任、脱贫攻坚工作队副队长陈纯海同志说,针对如何脱、怎么脱关键是要给户上想好办法、出好点子,引导干部群众施稳定脱贫之策。

水田沟村七组村民李兵在该村党支部的帮扶下搞起了养殖,已经建好了圈舍,购回15头牛。下一步,他还想拉入更多的贫困户搞养殖,把规模做大。同在本村的党员也是畜牧防疫员的陈建民担起了技术指导的重任。

在新义村,一组组长周定杰决定带领本组贫困户承包鱼塘;二组的养鸡场已经开始修建,可养鸡1000只;三组计划通过贴息贷款种植魔芋;四组已经成立合作社,组织贫困户集中发展养殖。

六组村民李增东开荒种果已有20余年,这个季节,桃、李、杏树开出美丽的花朵,长势极好。由于不通路,到收成时,运输、销售大大增加了成本,收入仅能维持一家四口的温饱问题。从忠义小学到李增东的果园有2公里的小路,现已列入新义村的脱贫规划,力争在年底前修成水泥路。

“我们村当前的主要问题在于没有形成路网,阻碍了发展。”八0后的新义村主任李锦涛说,现在,我们各个村民小组长都很积极,大家主动站出来,在江北办党委、办事处的带领下,立志闯出一条脱贫致富路来。

知识改变命运,技能斩断“穷根”。近日,江北办与安康技师学院联合发起一场免费技能培训活动,开展月嫂、家政服务、风味小吃、自主创业培训,让辖区贫困人员、失业人员、复转军人和大中专毕业生通过培训获得一技之长,走上工作岗位,从而带动家庭整体脱贫。据该办劳保所统计,已有近300人报名,本月24日正式开班。

同时,该办针对残疾人、低保户正在研究出台集中供养办法;对没有劳动能力、需要由社会保障进行“兜底”脱贫的贫困人口,通过低保与脱贫相互衔接,实现应保尽保。

找到路子,创产业脱贫之业

“授人以渔,发展特色产业。” 实施产业脱贫不但能解决生存问题,还能解决发展问题。在3月17日的江北办党委扩大会议上,王贵锋同志要求3个贫困村必须拿出切实可行的脱贫规划,按月、按季度实施,参照脱贫标准以“蛇蜕皮”的方法制定好水电路三通、厨厕圈三改工作方案和产业脱贫项目规划书。同时,回引本村外出创业成功人士到村任职带领创业。

朱家湾村有78户贫困户。今年,该村引进了西河沟生态农业观光园项目,正在争取汉滨区脱贫攻坚指挥部对该项目的支持和资金的扶持。

“产业脱贫,关键还要在土地上做文章。”朱家湾村党支部书记钱贵杰说,村上的土地比较分散,荒的也比较多,必须集中起来发展特色产业。

该办通过与阳晨现代农业示范园对接,计划在朱家湾五组建设50亩设施蔬菜大棚,让贫困户一户一亩大棚自主经营,办、村包抓干部负责帮忙找销路。同时,再帮扶兴建农家乐5户,发展畜禽养殖5户。目前,阳晨企业扶持的大棚钢架、薄膜、育苗和技术人员已到位,村上正在集中流转土地。

“脱贫攻坚,我们信心满满。”水田沟村党支部书记李支平介绍说,我们现在已经成立了经济合作社,在原有12户社员的基础上吸收更多有条件的贫困户入社,整合资金再注入50万元,发展千亩核桃基地,实行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同时打通林果园产业路5公里,培育起带动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

在该村的三年脱贫规划当中,联村供水工程已经启动,大田沟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正在实施;农网改造新增2台变压器;新建通户路4公里。

唱响调子,固精准脱贫之本

脱贫攻坚是全党全国全社会的一件大事,是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必须步调一致、旗帜鲜明、全力以赴的干好这件工作。

在朱家湾、水田沟、新义村的醒目位置,用红漆刷写的“六个精准、七个一批、脱贫攻坚、同步小康”等标语随处可见。

现在,《汉滨区脱贫攻坚知识手册》江北办每名干部人手一本,认真研究相关政策,做到因人施策。该办还专门印制了《贫困村、贫困人口脱贫标准》《八不评、四优先》《脱贫攻坚政策术语》等宣传资料分发到户,加大知晓率。

在档案管理上,该办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档案,一户户信息、一组组数据力求精确无误,由专人负责归类整理,包括信息台账、贫困户档案、帮扶措施、图片及专门的会议记录。

举起板子,问延误脱贫之责

“板子已经举起,打的是谁,打的就是各村工作组长、副组长、党支部书记、村主任。”王贵锋同志称,对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中推进不力、作战滞后的党员干部既要挨板子,还要追究主体责任、监督责任、领导责任和当事人责任。

为此,该办专门成立了2个督查组,分别由纪委书记汪道琦、分管扶贫副主任张定龙带队,对各工作组到村情况、入户情况、业务情况采取实地查看,强化督查检查,严格执纪问责,为集中力量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坚强的纪律保证。

由人大工委副主任朱燕负责聘请辖区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对各村精准脱贫工作进行巡回视察。

同时,由办事处副主任黄朝元邀请《人民网》《安康日报社》《安康电视台》《三秦都市报》等新闻界的记者进驻各村,进行媒体监督。

近期,办纪委集中督查,对1名第一书记推进精准脱贫工作不力进行了问责处理,并在全办通报批评。

当前,全办广大党员干部正披星戴月、奔波忙碌于田间沟壑,以必胜的信念齐心协力推进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