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很多人都明显感觉到了汉滨的变化。惊讶于汉滨各项事业突飞猛进,在全市的引领发展中贡献越来越多的汉滨份额。
一个百万人口的国家级贫困区,后发赶超,乘势而上,这期间有着什么样的奥妙呢?汉滨区委书记王孝成一语道破:一切源于“人”的改变。在开展的“两学一做” 学习教育以来,汉滨结合实际推出“亮牌对标争先锋”实践活动,迅速实现了党组织和广大党员从被动接受到主动争先的角色转变,党员先锋模范先进作用快速被催化出来,基层党组织与广大党员重拾党群的鱼水之情与血肉联系,进而焕发出追赶超越引领发展的强大汉滨动力。
亮身份 亮承诺 把党员推到前头
“戴上党徽工作,真的和以前不一样了,一言一行在不知不觉中自觉提高了!”“现在,最怕群众说的是‘你也配当党员’?”汉滨区县河镇党政办主任汪纯静谈起党员佩戴党员党徽的事,显得非常高兴。
长期以来,很多基层党员混成了普通百姓,有的甚至还没有群众的觉悟高?“是不是党员无所谓!”怎么办?
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是推动学习教育从“关键少数”向全体党员拓展、从集中性教育向经常性教育延伸的重要举措。汉滨区结合实际推出“亮牌对标争先锋”实践活动。
党员在哪里?职责是什么?形象又如何?
该区通过“亮身份、亮职责、亮承诺”——做实亮牌行动,通过“亮”给出明确答案。通过“亮”,倒逼改,倒逼党员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将党员与基层党组织推到前头,进一步增强党员的责任意识、自律意识、服务意识和公开接受监督意识。
亮出党员身份。全区3.3万余名党员亮出身份牌。机关事业单位党员在工作时间佩戴党员党徽上班;村、社区党员在居住地亮“党员家庭户”“党员示范户”标识牌;“两新”组织通过开展“双找”活动,设立党员先锋岗、党员经营户等方式,引导党员亮明身份发挥作用。 广泛开展党员挂牌上岗、佩戴党员标识、“党员先锋岗”、“党员示范岗”、“党员责任区”、“共产党员户”等具有行业鲜明特点的党员亮身份活动,实行全体党员挂牌上岗。
亮明职责任务。各级党组织通过设立公示栏、电子显示屏、服务网站等形式,向社会公开工作职责、工作任务、服务内容、服务流程、服务电话等,方便群众办事和社会监督。
亮清承诺事项。各级党组织每年初,结合全年工作任务,制定公开承诺事项,通过公开栏、新闻媒体等途径公开公示;党员围绕履行岗位职责、改进工作作风、提升服务效能、创新服务品牌等方面作出公开承诺,与党组织签订《岗位服务承诺书》,并在一定范围公示公开。提醒党员履行承诺,促进党员“言必行、诺必履”,使广大党员长期受教育、永葆先进性,达到“承诺得出、兑现得了、履行得好”的效果。
对标准 找差距 让党员挺在前头
向上级要求看齐、向工作标准看齐、向先进典型看齐、向群众期盼看齐,汉滨区在“亮牌对标争先锋”实践活动中,要求党组织与党员必须树立看齐对标意识,不断对标提升。
所有党员和党组织要做到时时对标、事事对标、处处对标,反复对标。
2015年,汉滨区大河镇有13名党员干部在工作中受到党纪、政纪处分,其中村干部占比达到72%。“真是不查不知道 ,一查吓一跳”。通过对标检查,这一现象引发了大河镇党委的高度重视和深刻思考。他们通过调研发现,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教育管理缺位、党组织生活松散、党员服务能力低下、基层党组织建设“上热下冷”、凝聚力不强等情况不同程度存在。针对对标查出的问题,该镇在广泛调研走访的基础上,迅速拿出整改措施,确定每月15日为党员集中活动日,作为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有效载体予以强势推进,由各支部书记组织全体党员集中开展理论学习、民主议事、村务监督、志愿服务四项活动,马上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针对问题改才会有收获。汉滨区始终坚持以问题为导向,通过对标看齐查找差距,狠抓工作整改提升。
明确对标标准。党组织主动对标、党员主动对标,基层党组织对照服务型党组织“六有”标准要求,结合各领域载体活动进行对标。党员干部对照“四讲四有”和好干部的标准要求,围绕做张明俊式优秀共产党员进行对标。
实行清单管理。对标深查细照,以目标和问题为导向,建立目标清单、责任清单、任务清单和问题清单,实行动态管理,每季度更新一次。基层党组织和党组织书记对标清单报上级党组织备案,党员干部对标清单报所在党支部备案,并在一定范围予以公开。据不完全统计,全区开展活动以来,基层党组织已落实整改对标清单问题1562项,党员落实整改对标清单问题11800余项。
狠抓整改落实。各级党组织认真履行主体责任,坚持每季度召开一次党建工作例会,研究对标落实工作。党员领导干部认真履行“一岗双责”,抓好分管领域党组织对标提升工作。建立整改台账,明确整改责任人、目标任务、整改措施和时限要求,实行整改销号管理。
“想要台上不着急,平时还得多流汗。”回想起年初全区基层党委书记述职评议会上的情景,不少基层党委书记仍心生感慨。由区委书记、委常委、部分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基层干部群众代表组成的“考官”进行现场打分测评。现场点评晒“成绩”,让党委书记“红脸冒汗”。
“真刀真枪”开展述职评议。汉滨区要求各级党组织每年针对对标落实情况开展一次述职评议,接受党员干部群众监督。基层党组织书记要向全体党员干部、群众代表述职,接受评议;上级党组织在召开基层党组织书记述职评议时,要把对标抓落实情况作为重要内容。党员干部的对标落实情况,以党支部为单位,结合实际情况,分层次开展述职和评议。
通过对标抓提升,真正让党组织和党员有压力感,紧迫感,时时挺在前头,查找差距,不断对标进行反复自我校正。
重引导 促能动 让党员冲在前头
汉滨区委宣传部下派到张滩镇东沟村的第一书记成平是位“老党员”,一到村上,他用一个多月时间走遍了全村的沟沟卯卯摸清了底子,虽然年近退休,可他却说,“人一辈子就是要干出点成绩,留下点什么,才会更有意义。作为一名党员,就是要冲在前头,作为贫困村的第一书记,村子不脱贫,我绝不退休!”
每名党员“冲上前”,充分激发了党组织每一个细胞的功能。汉滨区坚持以学促行,党组织积极为党员搭建实践舞台,针对不同群体党员,健全有效服务群众的机制平台,形成党员全参与、服务全方位、群众全覆盖的服务体系,让每名党员在服务群众岗位上得到检验,先锋模范作用在服务群众实际行动中充分体现。
争创先进基层党组织、争当优秀共产党员、争做业务工作标兵。
该区精心组织各类创先争优活动。通过开展形式多样评比活动。每季度由各党组织开展一次党员示范岗评比活动,每年度开展一次评选活动,引导党员争先进、创佳绩。表彰树立一批先进典型。明确要求各党委(党组)要培养树立1-2个区级以上先进典型,区委每年表彰一批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着力培树一批在全市全省有影响力的先进典型,使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学有榜样、干有目标,以点带面促进全局工作。系列活动成“主战场” “党员组织生活日”、“党性锻炼日”,教育引导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提素质、强党性,积极投身精准扶贫工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同时,他们还借助“送文化、科技、法律”、村组“道德讲堂”、镇村换届纪律讲座、创业典型现身说法等多种途径,鼓励引导广大农村党员在农业技能提升、孝亲敬老、创业梦想和发家致富上争当“排头兵”,充分发挥和调动广大基层党员的积极性。
平实、可信、真情,张明俊精神激励着汉滨干部群众。汉滨深入组织开展向身边的基层好支书,省委号召学习的汉滨先进典型张明俊同志学习。张明俊同志就是汉滨党员身边的一面镜子,对照他可以查看自己的不足;张明俊同志对工作的态度就是一把尺子,对照他可以查看自身的差距。“宣传张明俊树榜样”、“对标张明俊找差距”、“学习张明俊当先锋”,在全区各级党组织广泛开展学习张明俊活动,进行张明俊先进事迹巡回宣演讲,推进学习活动深入开展,引导广大党员和基层党组织自觉主动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听民意、问民需、帮民困、解民忧。
亮出勇气与担当,对出差距与问题,作出榜样与表率。汉滨区通过深入开展“亮牌对标争先锋”活动,着力解决基层党组织看齐意识不强、党员观念和服务意识弱化、工作标准和要求不高、模范带头作用不明显等突出问题。为汉滨脱贫攻坚、引领发展、建成全面小康激发活力、鼓足干劲、凝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