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老进中心 调解促稳定

时间:2017-08-25 16:18  作者:喻昊君源自:本站原创

五老进中心 调解促稳定

——关庙镇召开“五老进中心”暨新民风建设推进会

 

近日,关庙镇召开“五老进中心”暨新民风建设推进会,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罗俊康同志出席会议并亲自对该镇受聘进入镇村综治维稳中心的“五老”进行了专题培训。

 

 

在关庙镇人民政府会议室,来自全镇23个村和镇属各单位的128名“五老”人员(老党员、老干部、老军人、老教师、老乡贤)身穿白色唐装参加“五老”受聘培训会。与会领导为“五老”代表颁发聘书并佩戴调解委员会胸章。白色金线龙纹唐装、圆白底镶心形握手言和胸章是汉滨区“五老”调解员调解案件的标准配备。

 

 

会上,大家一起观看了关庙镇新民风建设专题片,区委宣传部、区文明办负责同志及镇领导就新民风建设工作和“五老”进中心工作进行了专题辅导。由关庙镇机关干部及新民风建设示范村(文化村、老龙村、兴红村、东站村)精心为“五老”准备的了歌舞汇报展,其中来自文化村的三句半《新民风花鼓戏》、新红村小品《女村官巧断孝母案》、老龙村的小品《我不当贫困户》将会议的气氛推向了高潮。节目中“五老”们有为快板的说唱鼓掌,有为歌舞的灵动喝彩,有为小品的编排叫好,演出的节目获得了大家的阵阵掌声,现场气氛热闹浓烈。

 

 

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罗俊康在培训指导时强调,“五老”德高望重,社会经验丰富,处理重大疑难问题把控有力、进退有度,是社会不可多得的财富。老同志老有所为,老有所乐,凭自身的经验能力和德高望重的人品,在与群众的生产生活零距离接触中,能得以及时有效解决问题、化解纠纷、服务乡邻。家里有一个“五老”,带动的可能就是一家人,村里有一个“五老”带动的可能就是一村人。128名“五老”就是一只强大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民风建设队伍。“五老”聘书即是荣誉更是责任,也是一种承诺。社区的发展、平安的环境、新民风的推出需要齐抓共管。

罗俊康指出,汉滨区2017年创新社会治理工作争取实现“全市一流全省先进全国有影响”目标,必须要抓基层强基础,突出抓好“35819”。“3”就是三治融合(即德治、法治、村民自治相融合);“5”就是“五老”进中心,组建并进入镇村综治维稳中心有序展开工作,促推脱贫攻坚与新民风建设;“8”就是完善城乡八千人的红袖章专兼职巡逻队伍促推平安安康汉滨建设;“1”就是深化“民生政法5·20”这个主题;“9”就是九个强化,强化舆论宣传氛围和社区(村)活动能力、执行力等九个方面的能力水平。其中,“五老”与群众最近,联系最多,要做贴心人,办身边事。创新是工作提升的永恒动力。按市委“党建+”和“新民风建设”的要求,区委区政府对“五老”进中心、“三个一清零法”两项重点工作措施,进行了试点探索,将在全区全面持久展开,以助推提升脱贫攻坚和新民风建设。“三个一清零法”工作法,即就是每一个村民小组每一个月召开一次全体群众见面会;做到当月信访矛盾纠纷化解不欠帐清零;当月脱贫攻坚经济社会发展任务不欠帐清零;当月群众合理诉求及时解决、不合理诉求解释到位不欠帐清零。“五老”要围绕全区创新工作添砖加瓦,发挥余热。齐抓共管,共同发力,全力做好创新社会治理和新民风建设工作,为汉滨脱贫攻坚追赶超越鼓励加油。

 

 

关庙镇128位受聘“五老”、镇村干部,区委政法委、区委宣传部、区委维稳办、区司法局等部门相关负责同志共计260余人参加推进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