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汉滨区人民政府> 要闻动态> 部门信息> 正文内容

市长信箱里的一封信

时间:2017-08-28 11:54  作者:柯贤会源自:汉滨网

近日,一位老板杨某某给安康市市长信箱写了一封信,他要“为汉滨区市场监管局点赞!为刘同志点赞!”

他在信中说:“我于2017821日通过安康市政府网站,给市长信箱写信反映微信办理个体营业执照长时间无人审核一事,824日接到汉滨区市场监管局工商科刘科长的电话,他详细向我说明了陕西工商微信公众号近期刚刚测试发布运行,系统有不稳定的情况,可能因为微信内部系统丢失数据,导致我提交的审核信息在办理系统中没有显示出来,导致无法审核。这位刘科长耐心向我讲明了情况,并对于我办证的事情他帮我制定了2个切实可行的申请方案,目前办证情况进展顺利,即将拿到工商营业执照。回想整个办证过程,虽然因为一些技术原因一开始遇到了一些阻碍,但是这个事情过程中显现出来的另外一些东西深深的使我震撼,改变了我以前对于政府办事部门的看法,不知不觉中一些事情在悄悄发生着变化,以前碰到这种事情可能就是不断的推诿、扯皮、折腾,让人精疲力尽还没有好的结果,但是这次总共2天时间,我的问题就得到了有效的解决,这真是让我感动,这件事情让我看到了希望,看到了政府作风的转变,理念的转变,更看到了在赵市长的领导下,安康的政府确实在从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变过程,这是一个历史性的转变,历史在发展,时代在进步,人民的需求在提高,我们的政府也在进步,今天这一切,让我感受到了你们的办事效率,工作作风我很满意,我感到万分荣幸,在此我为汉滨区市场监管局点赞!为刘同志点赞!”后经核实,汉滨区市场监管局的工商科实为许可分局,刘科长为许可分局的牛遵锐局长。

这封发自内心饱含赞许的信道出了基层办事群众对政府部门转变作风的心声,也道出了汉滨区市场监管局许可分局坚持不懈开展便民服务、推进商事改革工作已经得到群众认可与肯定。

在汉滨区政务中心的市场监管局许可分局窗口,长年保持着较高人气。人气从哪来?窗口负责人说,全区近6000家企业,基本上都跑过这里。多的时候,单是商事登记,一天就能突破200余件,而今年前8个月的办结件则达到了8000余件。而这数以千计的办结件,全出自6个窗口 8名工作人员之手。

为了方便群众办事、提高工作效率,该局不断加快推进商事制度改革,推行“先照后证”,压缩工商登记前置审批事项,在全市率先实施“三证合一”、“五证合一”、“两证整合”政策,创新推出“容缺后补机制”改革,按照“非主审要件容缺后补”制度要求,及时受理,及时办结。在服务方式上,他们做到“四清四办”,“四清”就是一次性回答清咨询事项、一次性说清需要提供的材料、一次性发清登记表格、一次性发清法律文书,“四办”就是符合条件的马上就办、急需营业执照的加班办、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跟踪办、法律规定范围内了积极大胆探索办。全面实行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做到政策咨询“一口清”,领取材料“一次齐”,承办材料“一次准”。对交通不便和外地企业资料实行网上预审,微信办理,减少跑来回路,极大的方便了服务对象。针对商事登记综合受理窗口办理事项多,办件量大,工作人员往往全员出动,顶岗一线。每天前来办证的人形形色色,大家都会一一作出解释,帮助他们填写表格,规范自备文书材料,引导他们办理手续等。不仅如此,窗口的电话机也常常响起,新设企业需要准备哪些资料?经营范围应该怎么写才规范?开个小超市要什么手续?……面对一连串的讨教咨询,工作人员也会耐心解答。

改革出活力,服务出成效。今年前8个月,在汉滨区注册登记的各类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已达44510户,尤其是商事登记制度改革以来,汉滨区注册登记工作呈现“井喷式”发展,全区累计新发展企业3700户,个体17191户,与同期相比分别增长191%31%,办理“三证合一”2497户、“五证合一”1872户、“两证整合”4729户,办理“容缺后补机制”手续300多个,为申请人节省费用3万余元,为政府和企业降低了办事成本,提升了办事效率,市场活力得到激发,工作得到社会各界肯定,许可分局多名工作人员多次获得市、区级“优秀服务之星” 、“党员示范岗”、“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并且牛遵锐同志荣登汉滨区“善行义举榜”,许可分局获得市、区级“巾帼文明岗”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