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人毛泽东嘲讽那些只动嘴不实干的人有一句至理名言:永不走路、永不摔跤。其言外之意就是指"要在实践中磨炼自己",通俗的说就是"哪里摔倒哪里爬起"!但是,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在在新课改的大路上不断摔倒光爬起还不够,还要不断地崛起。
就拿学生教育来说,不同时期老师教育学生的方式就不同。先秦时出现过孔子这样靠"言传身教"来感化学生的大教育家,其原因是那时候"私学"盛行,竞争激烈,你不感化学生学生就会"另择名校";汉代太学出现后,读书好的人就可以直接获取功名利禄了,这时候就讲"师道尊严"了,教师偶尔打打学生手板也可以获得家长认可,就如同我国大学生分配制度存在时教师的话"句句是真理";时下,我国借鉴了西方国家教育制度的优点,讲"师生平等"了,学生上学国家也不大包大揽了,大学生也自主择业了,家长素质也大幅度提高了,读书不能直接获得"功名利禄"了,这时,教师的话不再成为"圣旨"了,你对待学生当然应该以说服教育为主,"打手板"方式恐怕不行了。我们经常会看到各地报道的有关师生、家校间冲突事件,这些都是教师继承了历史教育方式惹的祸,在教育方式上搞"穿越时空"显然是不符合现实的。当然,教师的心理都是善良的,都希望学生"成人成才",在执教生涯中难免遇上与学生的冲突,只要守住教育法律法规底线,一切烦恼都将过去,你个人的教育事业也会越来越精彩!
还有,跟家长打交道也不能像过去那样光有一腔热情和"一脸正气",你要客客气气、讲究策略、讲究法规、讲究团结和谐、多夸奖孩子优点,家长老师关系一团和气,自然对学生的教育效果就好,你的人生也会圆满!
再说说教学方式。你用老办法教了一辈子课,就是老天也会感到厌倦!我们可以把导入讲得幽默些、把课程内容讲得重点突出且贴近现实、作业突出精华且方式多样、教学手段变化多端、成天"哄孩子开心"且尊重学生个性······如此这般,学生不拥护你才怪!当然,也不要过分强调考试成绩,贵在激发学生兴趣!随着年龄增长,只要是对学习感兴趣的孩子就会不断解决难题,只到进入理想大学或者找到人生正确的坐标。最糟糕的老师是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搞一些"专家题"去开发学生"智力",不断挫伤学生积极性,只到学生彻底厌学,为培养几个"天才"而失去"广大人民群众"!
教研工作也要与时俱进。过去教研工作大多围绕教师备、讲、辅、批、考做文章,对于教师个人学习和学生研究特别不重视,在考试成绩不断提高的同时丧失了进一步前进的"引擎"。把教师自主研修、学生研究、课堂研究结合起来恐怕是明智的选择吧!
在教育、教学、教研的行家里手面前,我们可能在班门弄斧!但历史和实践证明:在教育、教学、教研这个庞大课题面前任何人都不敢夸下"唯我独尊"的海口!只有全体同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符合本校特色的教育、教学、教研之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才会迎来教育事业的大跨越!
不断走路、不断摔倒、不断爬起、不断崛起--这就是新课程要求的科学的教育事业大发展之路······(汉滨区大河中学 雷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