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农村办学实际,着力创新与发展,努力办优质教育、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使更多的农家子弟成人成才,这是张滩高中面对教育改革与发展新形势做出的历史性抉择。近几年来,该校把创建省级标准化高中作为不懈追求的奋斗目标,科学规划、奋力实施,稳步推进创建工作扎实有序地顺利推进,收到了良好的创建效果。近期顺利通过了省教育厅评估验收,实现了新的跨越。
跨越发展旧貌焕新颜
安康市汉滨区张滩高级中学始建于1956年秋,半个世纪以来,该校栉风沐雨,数万桃李遍布神州大地,实践着母校自强不息精神,造福于华夏桑梓。从这里走出的学子有的成为政界要员,有的是治学大师;有的成为商界精英,有的是军中骁将。在该校建校55周年庆典时,许多回到魂牵梦绕的母校精英,无不感概地说,是母校奠基了我的人生之路。
虽然学校历史辉煌,人才辈出,但是谁人知晓,在创建省级标准化学校前,该校的多数校舍还是建校时所盖的砖木结构陈旧平房,部室严重不足,没有像样的运动场地,校园环境较差。实施创建省级标准化学校的几年中,他们为了师生拥有一个舒适美丽温馨的生活、学习环境,殚精竭虑为改善办学条件而努力。 2008年以来,校长朱昌明及一班人想千方设百计筹措资金1400多万元,改扩建校舍、增加基础设施。先后建起3000余平方米教学用房,维修加固校舍4000余平方米,美化了校园环境,彻底告别了危房的历史。特别是2009年学校确定创建省级标准化高中的两年多来,他们在市、区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多方筹资投入教学设施设备建设,使图书达到6万册,电子图书10万余册,教育教学杂志200余种;给所有教室安装了多媒体,改建、扩建了部室,按省颁标准建设起物理、化学实验、美术、微机室各两个,生物实验室、通用技术室、音乐室、展室各一个,对原有的教室、宿舍等进行装饰、装修、美化。新修了塑胶运动场,更换了一批桌凳、生活用具。校园文化品位得到大幅提升。如今步入这里的校园每个角落,你都能处处体验到浓厚的育人氛围,让人徜徉于激励成才的馨园中。这一切无不使张滩高中旧貌换新颜,呈现出了崭新的育人风姿。优良的育人氛围,完善的教学设施,不仅让学生真正沐浴在这个温馨的环境中愉快学习、快乐成长,同时也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新理念孕育高质量
张滩高中始终把实现一流的管理、一流的教师队伍、一流的办学环境、一流的教学设施作为自己的追求目标,以自己的诚信和智慧努力办人民满意的学校。
良好的设施是办学之基,先进的管理理念是学校发展之本。张滩高中坚持抓基务本。他们狠抓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更加注重办学理念的不断更新,管理水平的全面提升,在追求内涵式发展上展现出了高品位。他们在学校工作中实行目标、制度、过程、情感、效果“五位一体”的管理模式,极大地调动了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提高了管理效能。在管理理念上,他们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让学生在这里素质得到提高,才华得到展现。学校在高度重视学生文化课学习的基础上,提出了让学生“个个有特长,人人都成才”的育人理念,使学习成绩好的学生着重在文化课上发展,文化课成绩差的地学生着重在个人特长上发展。在这样的理念指导下,近几年来,张滩高中以高质量的办学,培养出了大批优秀人才。做为一所农村中学,在优质生源较少的情况下, 2009年高考达二本线50人,2010年达二本线79人,2011年达二本线109人;特别是2 005年张滩高中学生陈国庚参加全国奥林匹克数学竞赛荣获金牌,并被清华大学提前录取,这是安康教育前所未有的奇迹。
铸就名师突出特色
张滩高中在狠抓全面发展中,更加注重铸就名师,创出特色,以高素质的师资和办学特色更好地促进全面发展。他们强化校本培训,关注教师个性发展。依据新课改的要求,学校高度重视校本培训和校本教材的开发,注重教师个体能力的发挥,每年都有60%以上的教师参加新课改及相关知识的培训,建立了青年教师的拜师学艺制度,实施“1369”工程,即“一年入门,三年合格,六年成骨干,九年为名师”工程。学校每年都举办课堂教学比赛活动,积极鼓励、指导青年教师参加市、区和服务区的公开课、优质课和论文比赛,为青年教师提供了学习、交流、展示的平台。依托高校和名校优质资源,构筑教科研交流互动平台,拓宽教师自身发展的空间。他们与安康学院签订了《课题研究合作协议》,多次邀请安康学院教授来校讲学,提升教师的教科研理论研究水平;与安康中学等名校签订了《教师培养合作协议》,定期派教师到安康中学学习或是请安康中学教师到校上示范观摩课;与江苏大石桥中学定期进行学术交流等。学校将每年的4月、11月为教科研活动月,并将每周四下午第四节课作为集体备课时间,组织开展评课、教学交流等活动。校本教材的开发取得了初步成果,已经开发的6种校本教材均已出版,在教育教学中使用,2009年被区教育局评为“校本教研示范学校”。目前,张滩高中师资的整体水平已得到大幅度提高,学校现有省、市、区级优秀教师和骨干教师20余人。省级教学能手1人。在近两年市、区新课程优质课展评和理化生实验教学中,该校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先后有14名教师获奖。有30多篇教学论文在国家和省市级刊物发表或得奖。
结合校情特点,突出体艺特色。这是张滩高中校鉴于目前城乡教育资源配置还不够合理,优质生源较多地流向城区中学的实际。立足地域、校情、学情,在高度重视文化课教育的基础上,着力体现“文理与体艺并进,低进高出,高进优出”和“个个有特长,人人得发展,每人都成才”的办学育人思路,把体育艺术特长教育作为学校的特色来抓,确定“体艺特色与学校整体发展和谐统一”的奋斗目标。该校自2004年开始实施体艺特长教育以来,已使一大批文化课成绩相对较低的学生,在体艺方面学有所成,2009年体艺类双过二本线38人,2010年学校体艺类考生达二本线44人,2011年体艺类双过二本线72人。使在体艺方面学有所成的学子走进了大学殿堂,同时也有部分学生走出社会成为当地的技术人才。
辐射教研共享资源
引领服务区教科研,发挥辐射带头作用。目前由于农村高中学校与所辖服务区初中学校在教学业务联系的环节上不够紧密,甚至往往有脱节现象。为了弥补这一缺憾,张滩高中提出了“以引领辖区教育,构建服务区‘大教育’体系,共享教科研资源”的新教育理念,这一观点的提出得到了服务区各初中学校的积极回应和大力支持。学校以 “服务区初中学校分片教研联组和服务区联考”为平台,以“大教育”的理念引领服务区教育发展,以扎实有效的工作,扩大了学校在服务区的影响力。学校由教务处、教科室具体组织服务区学校每年开展汇报课、示范课、赛教、评课等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交流研讨及学生竞赛活动,同时还与服务区师资力量相对薄弱的学校签订了帮扶协议,加强新课改交流,对他们进行教学业务指导。学校还携同服务区各校成功举办了“服务区教育教学成果展示活动”。学校定期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加强学校之间的联系,起到了辐射带头作用,使辐射区教育教学管理水平和质量有了一定的提升,从而也为本校培养了优质稳固的生源,促进了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可持续发展。
春华秋实,硕果满园。张滩高中的辛勤园丁们,正是靠着办人民满意教育的责任心,培育更多更好人才的无私情怀,勤奋地耕耘着、奋斗着,以他们的智慧和巧手,谱写出了学校的辉煌篇章,学校多次受到上级的表彰奖励,先后被授予“陕西省高中奥林匹克先进学校“;市级“标准化高中”;市、区级“高中教育先进单位”;区级“文明校园”、区级“基础教育课改先进学校”等荣誉称号,在刚刚通过的陕西省标准化高中评估验收中,评审组的领导和专家们给予了张滩高中很高的评价。(通讯员 杨居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