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汉滨区人民政府> 专题栏目> 教育资讯> 正文内容

教育叙事:教育孩子,需要携起父母的手

时间:2012-05-08 08:06  作者:源自:

  从教务处领回教学用书,突然一愣,我真的要教一年级了!
  从教五年来,还真没教过一年级。心里有说不出的担心和紧张,担心多年教高段学生的惯性认识一时无法适应这些乳臭未干的孩子,紧张成人的思维一时无法融入孩子们天真、幼稚、灿烂、阳光的心灵。所以,事事克制、处处谨慎,节节细心,连说每一句话都异常小心。
  然而,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一句不慎重的话,牵出了一个悲情的故事,引出了一份动情的感动,产生了一份心灵的启迪。
  这天,我刚走进教室,组长将检查作业的本子交给我:"郭静,未完成第三课生字"。郭静,又是郭静!我顿时气不打一处来,火冒三丈,立即奔上前,拽起了小郭静的手,奔向了办公室的电话前:"打电话,让你妈妈把你领走,不写作业,不听话,我不要你了……"
  郭静站在那里,双脚并拢,低着头,含着泪,双手不停地发抖。用弱小的声音颤抖的说:老-师,我-错-了!你-就-要-我-吧!妈妈已经不要我了,爷爷也不给我说作业,请老师一定要-要-我吆!
  我的心顿时揪成一团:世上只有妈妈好,他的妈妈怎么会不要他?他的家里到底发生了什么?看着哭着泪人一样的孩子,心灵的使命、职业的责任让我拨通了孩子妈妈的电话。一阵寒暄,让我心如刀绞,血如冰凉。
  原来,孩子的妈妈是湖南人,和孩子的父亲在南方打工时相识、相知、相爱。于是,越过千难万险,跨过千山万水来到安康。然而,年轻的婚姻却不被孩子的爷爷、奶奶接受,在争争吵吵、磕磕绊绊中,春节一过,孩子的母亲便负气踏上了南下打工的列车。于是,小郭静便成了留守儿童,在爷爷、奶奶的"冷暴力"下跨进了新学期学校的大门。
  放下电话,孩子妈妈那揪心的哭声依然在我心头萦绕,心情久久无法平静,端在手中刚泡的茶水也突然间索然无味。放下茶杯,静坐沉思,思虑良久,鼓起勇气,拨通了孩子父亲的电话……
  自那以后,我记不得我拨过多少次电话,找小郭静谈过多少次心,登门拜访孩子的爷爷奶奶多少次,给孩子的三代人当过多少润滑油、传声筒……
  终于,孩子的妈妈回来了!
  在妈妈温暖的双翅下,课堂上的小郭静,不再像以前一样沉默寡言、心不在焉。作业也不像以前一样寥寥草草,乱点乱涂。课间也异常活跃,和同学们你追我赶,追逐嬉闹。他,已经恢复了儿童的天真和烂漫!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从模仿性最强的幼年开始,从父母那里得到最早的爱,得到影响最深、维系时间最长的爱。同时,从父母那里学会了做人,学会判断事物的对错,学会用孩子天真无邪的眼睛洞察这个社会,学会用童言无忌来形容这个社会。我们--教师,就应该携起父母的手,为孩子创造一片蔚蓝的天,营造一个爱的氛围,让孩子在爱的浇灌下茁壮成长!(南门小学  王 宁  罗延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