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县河镇迎风九年制学校坚持“依法治校,,以德立校,以人为本,发扬传统,办人民满意学校”办学方向,全力开展“平安汉滨、平安县河、平安迎校”创建活动,以“六五普法”为契机,密切结合学校实际,广泛开展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积极稳妥地推进平安建设进程,促进了学校教育事业健康、协调的发展,创设了良好的校园环境。先后被区综治委命名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被区委、区政府表彰为“平安建设示范学校”、“五五普法先进单位”、被关工委评为“关心下一代先进集体”。
齐抓共管的人人工程
该校建立了“预防为主、标本兼治、突出重点、综合治理”的工作思路,成立以校长为组长、主管领导为副组长,校委会成员、年级组长为成员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与政教处合署办公,逐步形成以校委会――平安创建办公室――护校队――年级组――班主任――学科教师――班级安全员为主体的平安创建网络体系。把平安创建校工作列入学校议事日程,建立领导小组定期议事制度。年初制订实施方案,学期中对平安创建校工作进行检查部署,年终对此项工作进行考核,作为班级、个人、部门评优选先的重要依据之一。形成了层层有人管,事事有人负责的良好创建局面。
一丝不苟的基础工程
坚持领导带班、教师双人值班、年级组教师值日、上课教师检查、晚自习教师辅导跟班巡查制度。严格学生考勤制度,学生有事有病请假持请假条门卫方可放行,未到校学生由班主任和家长联系,查清学生去向。坚持安全排查制度,防患于未然。坚持晨检制度,对身体不适的学生及时组织就医或通知家长带回家诊治。坚持班级班和部门安全工作月报告制度,每月由班主任和部门负责人向学校报送安全工作月报表,便于掌握情况,及时解决安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坚持路长负责制,把放学回家方向一致的学生编成组,确定一至二名路长负责管理学生路途安全,督促其及时安全返家。落实门禁制度,对来访人员经门房盘查、登记方可入校。在每学期放假前向学生发放《学生安全家长责任书》和《安全公约》,学生带回家让家长签阅,于下学期开学注册时交学校存查。对于恶劣天气,要求家长接送学生上下学。对于实验操作课、体育课要求教师做好监护,对于上下楼的疏导由跟班教师负责。学校每学期与教师签订《稳定安全工作责任书》和《安全公约》。
结合平安创建相关要求和学校工作实际,该校制定和印发了《迎风九年制学校稳定安全工作实施办法》、《迎风九年制防汛预案》、《迎风九年制学校防震预案》、《迎风九年制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案》、《迎风九年制学校食品安全预案》等,以应对各类突发事件,防患于未然。
群策群力的精品工程
建立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制度,形成“校长挂帅、部门联系、各方参与”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格局,坚持“调防结合、以防为主”的方针,把矛盾消灭在内部,确保矛盾不激化,不上交。加强校园治安防范工作,配备专职安保人员,成立护校队,落实安全防范措施。定期检修电子监控设备,切实将人防、物防、技防三者有效结合起来,确保校园治安防范滴水不漏。加强校园周边环境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会同公安、文化、司法等有关部门对我校周边环境进行专项治理,清理校园外围违法经营摊点,规范车辆乱停乱放现象,维护学校及周边良好的治安秩序和文化环境。严厉打击不法分子侵害师生的违法活动。会同公安部门打击危害师生的各种非法活动,打击对学生进行招工诈骗、就业欺诈、非法传销等活动,加强对师生反邪教教育,营造风清气正的育人环境。
人人知晓的和谐工程
为确保人人知晓平安创创建、支持平安创建,参与平安创建,在平安创建的宣传教育方面,该校实施了“4211”工程。即:开好四会。主题班会:由班主任、科任教师向学生讲述平安创建的重要意义,强调安全、依法治校工作,突发事件的自救自护,组织学生学唱“平安创建四字歌,防微杜渐。团队会:发挥好团队员在平安创建工作中的示范引领作用。家长会:构建平安创建“三位一体”工作机制,向学生放《学生安全告家长书》,赢得家长的支持和配合。校会:利用每周一升国旗的时间,向全体师生进行安全及普法教。办好三报:要求每个班级每一期的黑板报都有安全专栏,每个学生每一学期办一期平安创建手抄报,每月由政教处在学校醒目位置办一期安全专栏。办好“一声”:在“春晖”广播室开辟安全专栏,及时传递平安创建的有关信息,弘扬好人好事。突出抓好“一信”:组织学生将汉滨区综治委统一印制的《致全区学生家长的一封信》等宣传材料带回家,学生和家长共同学习,让家长深入了解平安创建,并由家长签署意见反馈给学校,确保创建工作真正与家长实现面对面。同时,学校每学期都要在醒目位置悬挂、刷写创建标语,营造强有力的创建氛围。近年来,结合“平安县河”创建工作,该校积极组织师生开展好“小手拉大手、校园连家园”活动。在这个活动中,召开家长会四次,发放宣传材料2000余份,与家长通电话500余次,提高了平安创建的知晓率和社会满意率;二是与原乡综治办联合举行“平安创建”征文活动,全校800余名学生参与了此活动。三是在近年内多次聘请县河派出所干警、乡司法助理员来校进行法制讲座,提高了师生学法、守法意识。四是举行安全疏散、防震、防火消防演习,提高了学生自救自护能力。五是学校设立健康教育课程,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防微杜渐的预防工程
平安创建离不开法制教育,该校十分重视法制教育工作,促使广大师学法、知法、守法、用法、不违法。在具体工作中我们坚持四个结合。一是把法制教育与日常学习相结合。按照“六五普法”的总体要求,组织全体教工认真学习《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等法律法规。进行普法考试,把法律知识的学习列入教师师德培训内容,同时加强对学生的法制教育,坚持课堂教学为主,多种形式并举,在现有思品课、社会课中,渗透法制教育内容;把法制教育融入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教育中,提高学生遵纪守法的自觉性。二是把法制教育与校园文化活动相结合。 学校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寓教于乐,提高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充分利用“春晖广播室”、“国旗下的讲话”、板报、宣传橱窗等阵地,宣传教育法律法规,让学生增长法律知识。通过“法在我心中”、“遵守交通法规尊重生命旅程”、“爱在文明美在礼仪”系列活动丰富了法制教育的形式。三是把法制教育和师德师风建设相结合。学校以《师德考核细则》规范教师言行,细化思想教育,督促教师严格执行师德规范,并与各位签订师德建设承诺书,广大教师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从无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的现象发生,涌现了一大批优秀教师,广大教职工能时刻把学生的冷暖放在心上,赢得了学生的尊敬和爱戴。四是法制教育与健康教育相结合。为了培养学生良好品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
“隐患胜于明火、责任重于泰山”,成功的道路始终在开拓者脚下延伸。近年来,经过全体师生的不懈努力,该校在平安创建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受到上级组织和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于2012年2月被安康市综治委、公安局、教育局评为“平安校园”,为师生撑起一片平安的蓝天。(刘永杰 胡自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