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叫贺爱琴,女,生于1957年5月,任教于汉滨区恒口镇柳林小学。本来今年5月份完全可以离校回家休息,但仍坚守岗位到7月5日学校放假,才依依不舍地离开学校。她说:从踏上讲台的第一天起,就立下了“当园丁培育百花,做黄牛无私奉献”的誓言,并自己定下“干一行,爱一行”的工作准则,要在一方黑板前,用全部的深情和爱心浇灌稚嫩的幼苗,用满腔的热血谱写自己的人生乐章。
爱岗敬业 爱校如家
既然选择了教育事业,就要对自己的选择无怨无悔。把岗位当家,把学校当家,把工作视为自己生命的一部分,贺爱琴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在教学中承载着爱的教育,在班务管理中洋溢着爱的交流沟通,她有心“教书”,有意“育人”,尽自己所能做一个“幸福阳光”的教育使者。从教三十多年,她当了三十多年的班主任,从没有叫苦叫累,每一天早早到校,每一学期、每一年都是如此。她患有高血压、心脏病,但不想借有病之机请假,每次上班前先吃药,除非病倒不能到校。她从不想离开岗位,家里的事都由丈夫安排、料理,每学期、每学年都是全出勤。每一学期、每一学年度自始至终默默地、勤奋地、兢兢业业地干好工作,不管是带高年级还是低年级她都能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做耐心细致的思想教育,能出色地完成班主任工作,不给领导找刁难、添麻烦,她所带的班级这些年没有不安全事故发生,连续八学期被学校评为“优秀班主任”,去年还被评为镇级模范教师,得到了学生家长的好评。
爱生如子 教书育人
教育是爱的事业,要想做一个合格的教师,就要关爱学生。她把爱播种到每位学生的心田,赢得学生的信任和尊重。在这几十年的教育生活中,遇到不少学生在上学期间得病,只要一发现他(她)神态不对的,脸色不好的,就走到面前询问,并摸摸头,确定有病及时带去就诊。如有一次,她班上杨西洁上课时趴在桌子上神情不对,不一会呕吐,知道是受凉了,立马让学生到办公室保健箱取药服上,好了家长打电话感谢。还有她们班上没妈的孩子就有九个,如马春全、赖雅等同学,从小就失去了母亲,没有母爱,她以母亲般关爱她们,经常和她们一起谈心、聊天,进行开导,让她们开朗、活泼,教他们怎么与同学相处、交流、沟通。怎样对待周围的一切,有一次赖雅钮扣掉了,她连忙找来针线给她缝上,上衣口袋开线了,贺老师给她缝好。班上的杨心月有一次早上来校没什么异常,不一会口吐白沫,脸色发白,眼睛发呆,突然不说话了,当时全班学生不知所措,急忙到处喊她、找她,当时她正在洗手间,听到喊声赶紧向外跑,同学们说:“杨心月不说话了,杨心月不说话了,”贺老师赶紧到教室抱起杨心月到办公室做急救,又是倒开水,又是放糖,喂了几口看不好转,立即背着她去看医生,第二天家长很感谢,还有曾小龙有一次突然头晕,说是饿了头就昏,她立马取钱买面包给他,倒水给他,一会就好了。还有罗超,由于饮食不注意,吃坏了肚子,上吐下泻,一时间孩子直不起腰,由于爸爸外出务工,妈妈改嫁,家里只有他和姐姐,况且姐姐上中学,就是打电话也无人管,她二话不说,赶紧买药止吐止泻,就这样,学生把她当妈妈(奶奶)一样的爱,她“以爱动其心,以言导其行”,几十年如一日,学生总把贺老师当他们的亲人、朋友。
在教育学生时,常常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说得学生心服口服,从不体罚学生。她常常这样想:“爱心是伟大的,是开启孩子心灵之门的钥匙”,所以面对工作,不能有粗心,不能马虎一点,因此在这么多年中她所带的学生都喜欢她,支持她的工作。她常常做思想工作,常常家访和家长联系,做到学校、家庭、社会三教育网的密切配合。她在班主任经验交流会上谈到:当教师特别是当班主任,一定要做到“四勤”,首先“嘴勤”,对学生的学习、纪律、安全、卫生反复强调;其次“腿勤”,多往教室跑,发现错误及时处理、纠正,使它不能蔓延滋生;再其次,“手勤”,对于好人好事立即记录下来,利用班会进行表扬或批评,最后“眼勤”,要多观察学生的言行,做到这四勤对学生的特点了如指掌,就能“对症下药”。
以身作则 率先垂范
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思想、行为和品质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学生都喜欢模仿,甚至会给学生带来一生的影响。她从教三十多年时刻处处为学生做出榜样,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凡是要求学生不能做的,自己坚决不做,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让学生打心眼地佩服,当学生的良师益友。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从思想上严格要求自己,行动上规范自己,她树立了“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大局意识、服务意识,用一片赤诚之心培育人,用高尚的人格魅力影响人,用崇高的师德风范塑造人。贺老师从教三十多年始终如一这样做,是同事学习榜样。她即将离开讲坛,衷心祝愿她:“幸福安康”。(张德海 杨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