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滨区铁路九年制学校原名安康铁路第一子弟中学,建于1976年,2004年12月移交汉滨区人民政府管理,更名为汉滨区铁路九年制学校。校园占地面积约10237.35平方米,建筑面积8264平方米。现有学生700多人,教学班16个,教职员工55人。学校以 “学生热爱,家长放心,社会满意”为办学目标,以“质量立校、教研强校、特色树校”为办学思路,践行“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为了一切学生”的教育理念,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学校曾先后获得安康市“素质教育先进单位”“卫生先进单位”,多次获得汉滨区 “初中教育先进单位”、“小学教育先进单位”、“五好党支部”“校园文化示范校”等荣誉称号。
2014年以来,在汉滨区教体局的关心支持下,学校新一届领导班子勇于开拓,以干克难,使学校的硬件和办学水平有了新的提升。现在,全校各班配备了先进的交互式电子白板,创建了标准化理化生实验室,开辟了学校图书角和各班的班级图书角,打造了温馨漂亮的春雷舞蹈社、木琴社、合唱团、十字绣社、版画社、航模社、象棋社、绘画手工、书法社、钢琴房、教师读书沙龙等20多个社团。学校养成教育、社团建设、校园文化建设等系列工作走在了全区的前列。学校在抓养成教育中,以雏鹰争章活动为激励措施,创新机制,走出了一条家校共促学生成长的育人之路。
养成教育的执行机构——学生自主管理会
学生自主管理会是养成教育的执行机构和自我管理机构。学生自主管理会设谏言部、商榷部、执行部三大部;执行部下设纪律部、卫生部、安全部、学习部、文明礼仪部等五部;执行部五部管理校内养成教育的五个方面。谏言部收集全校师生的意见、建议,收集各职能部在督查过程中的问题,建立问题清单,上报主席安排商榷部商议,整理出初步解决方案,上报主席。主席召开主席团会议,提交问题清单和初步解决方案,由主席团审议。审议结果上报学校团委,由学校团委召集各部指导教师通过后,发回主席团。主席团召集各部部长召开执行会议,改进存在问题,部署下周工作。执行部五部各配一位指导教师。指导教师负责联系所指定各部,定期开会分析指导在检查中遇到的各种情况。学习部按照“两时段六检查”进行;卫生部按照“一扫两捡三查”进行;文明礼仪部按照“清晨立岗,课间巡查,午餐监督,每日一评”进行;安全部按照“三岗位三督查”进行;纪律部按照“进校查迟到,课间查两操,午餐查浪费,集会查守纪,放学查路队”进行。
养成教育成果巩固的重要保障——家校携手
2015年3月,学校进一步完善校内养成教育机制和体系,优化雏鹰争章内容,不断改进完善培训形式,巩固校内养成教育成果,在此基础上开展“好习惯带回家”家校携手活动。发放了告家长书,宣传学校本期养成教育的做法步骤。制作了家庭好习惯、校外好习惯养成教育幻灯片PPT,对学生进行了为期一月的培训学习。4月初各班召开了“家庭好习惯我知道”知识竞赛主题班会。5月召开了家长会,宣传养成教育家庭好习惯的重要意义、家校联合应注意的问题。在家长会上,学校统一发放了专门印制的“家庭好习惯反馈本”,由家长根据孩子在家的七种好习惯养成情况进行真实填写;每周一上交学生自主管理会检查,每周一小评,每月一总结。对在家好习惯养成表现优秀的同学,学校大力宣传表扬,评出星级学生;对认真填写《家庭好习惯反馈本》、关注学生成长、关心学校发展的家长,学校将授予“最负责家长”荣誉称号,同时邀请到校参加养成教“雏鹰争章”表彰大会。在表彰大会上,受表彰的学生由家长亲自为其佩戴奖章。“最负责家长”荣誉证由自己的孩子敬呈给自己的家长。
养成教育激励评价形式——雏鹰争章
雏鹰争章是指为了激励学生遵规守纪、热爱劳动、勤学上进、团结友善而策划的一项活动。此活动以学生争得十项奖章为表现形式。十二项奖章是:爱校章、纪律章、安全章、岗位章、合作章、清洁章、书写章、发言章、文明章、作业章、学习章、读书章等;奖章分纸质奖章和金属奖章两类;六枚纸质奖章可以兑换一枚金属奖章,三枚金属奖章可以兑换一个学生大礼包。争章之除每位学生需要准备一个争章本,争章本的首页要写上自己的班级、姓名、年龄、争章目标、家长或好友对你的争章寄语等。学生每次得到奖章后,要及时张贴在争章手册上,并在奖章旁边写上获得奖章的时间、原因以及发章的老师等。学生每周要及时总结自己的争章心得,争章心得可以是一句话也可以是一段话。纸质奖章达到规定数量后,由学校举行隆重的表彰大会统一换取金属奖章。每个班根据阶段内内学生获得纸质奖章数量的多少,评选出本班的“文明之星”、“卫生之星”、“纪律之星”、“学习之星”、“安全之星”“友爱之星”。班级明星的照片要展示在班级的“养成教育氧吧”里,以榜样激励学生。每学期的学期中、学期末学校要开展两次总结表彰会及奖章兑换仪式;对表现突出的学生和班级进行表彰,养成教育领导小组根据纸质奖章数量的多少,以班为单位评选出“养成教育达标班”、“养成教育示范班;对受到表彰奖励的个人和集体,学校要在校园广播、橱窗、LED大屏幕宣传表彰。这样的激励评价机制注重习惯养成的过程性和发展性,消除了学生“三分钟热度”的现象,大大激发了学生参与活动、继续努力的热情。
养成教育的推行方式——培训+量化考核
——讲解学习。开学之初,养成教育领导小组给各班下发纪律、卫生、安全、学习和文明礼仪五个方面的行为规范,要求班主任在班会课上组织学生逐方面、逐条的讲解学习,让所有学生了然于心,知道哪些事,可以做,哪些事不可违。为了便于加深记忆,养成教育领导小组还把这些行为规范编成五方面的歌谣,要求每位学生熟读成诵,时时对照自己的行为进行检查。
——专项训练。为了使养成教育的诸多内容,得到加深巩固,并最终形成规范。学校利把周二、三、四三天下午的最后一节课作为专项训练课。专项训练的内容有:眼保健的要领规范、早操的准确规范、坐、立、行走的基本规范、敬礼、鼓掌问好的动作规范、打扫卫生的程序规范、文明用语的使用规范、课前读唱的统一规范等等。
——查漏式培训。老师、学生会各部成员在巡视过程中,如果发现某位学生违反哪方面的哪一条规定,或者行为不符合养成教育的行为规定,都有权利和义务去指导、纠正这些不当的行为,帮助他们学会正确的做法。
——文化熏陶。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的设计中,就把学生的行为规范做成提示、标语、匾牌、专栏等各种样式进行张贴宣传,让学生在校园中处处可见规范,时时检查自己。校园广播也不定期做专题宣传报道。
——学生会各部的专项培训会。学生会各部每周要开一次部门例会,总结上周工作、安排本周任务;对于某些苗头性、集体性的不规范行为,要及时上报养成教育领导小组。养成教育领导小组就此问题专题研究,研究结果或集会公告、或告知班主任落实执行。
2014年9月开始,学校养成教育领导小组每周根据要对每个班养成教育的五个方面进行量化考核。按各班的考核成绩汇总,从低到高分别授予“养成教育规范班”、“养成教育达标班”、“养成教育示范班”、“养成教育红旗班”等称号。对表现突出的班级进行表彰。养成教育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学生的言行文明了、举止规范了、对人有礼貌了。所有学生见了老师都主动行礼。全校使用普通话交流。校园的卫生做到了始终干净整洁。校园的活动文明有序了,没有了做危险动作的现象,上下楼梯总是有序进行。集会达到“快、静、齐”的总要求,会场严肃、井然有序。早晨到校主动读书学习的人多了,抄袭作业、闲聊的人少了:书写认真的同学多了,潦草、应付作业的现象少了;课间看书的现象多了,疯跑打闹的现象少了。(李建安 闵功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