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汉滨区人民政府> 专题栏目> 教育资讯> 正文内容

沈坝镇:一校一品树人立德

时间:2012-11-26 08:44  作者:源自:

  这是一群山区孩子们求学的地方,孕育着无限希望,憧憬着无限未来。
  这是一方辛勤的园丁坚守岗位,培养人才的地方,奋斗山区播撒知识的种子。
  近年来,地处汉滨区北部边远偏僻的沈坝镇,重视教师队伍建设,打造出中小学、幼儿园一体化教育。不断加大教育投入,强化教学管理,优化教育环境,改善学校办学条件,提升办学水平,抢抓机遇促发展,创新思路抓特色。实行学校领导联包责任制,狠抓教学质量;实行中心校领导包校、学校领导包班、教师包学生,包抓帮扶贫困生等。从而实现立德树人、一校一品的教育模式,使沈坝镇教育发展进入快车道。
  大手笔描绘新蓝图
  几年来,该镇多方争取项目建设资金500余万元,彻底拆除了所有D级危房,使全体学生告别了危房时代。同时改变学校格局,整合教育资源,扩大学校规模,于2011年将沈坝镇中心小学与沈坝中学合并为九年制学校。在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及镇党委、政府大力支持下,投入资金近100万元发展学前教育。将原沈坝中心小学改建为沈坝镇中心幼儿园,改建后的幼儿园实现教育教学功能基本齐全,满足了沈坝镇学前教育的需求,谱写了沈坝镇学前教育的新篇章。2011年先后筹措资金,为沈坝镇九年制学校建成实验室、图书室、电教室等,并配置了部室图书仪器。对全镇所辖学校教学楼、教室、办公场所进行加固、粉刷,使之焕然一新,构造出和谐、美好的育人环境。为九年制学校、元丰小学征地5亩,用于教学综合楼建设。同时2012年暑假期间,镇中心校抢抓机遇,争取资金、科学谋划元潭、元丰两校建设规划。为两校构建布局合理、功能齐全、安全适用、经济美观的生活用房,为营养午餐这一惠民工程提供了安全的生活用房保障。并制定沈坝镇十年教育发展规划,描绘了沈坝镇教育发展的蓝图,同时提出了构建以沈坝镇九年制、元丰小学等为主阵地的示范园学校,以洛河小学、元潭小学等为重点的特色化校园环境格局建设。这些举措,大大改善了办学条件,提升了办学水平,促使沈坝镇教育步入快速发展轨道。
  新校园凸显新特色
  以前低矮破旧的房屋被如今一幢幢漂亮的新房所替代,各学校巧妙设计,搭建了文化墙;每个楼层、各个教室都醒目悬挂不同风格特色、图文并茂、耐人寻味、激人上进的名人格言;弥漫着浓郁的书香气息,彰显书香校园的育人环境。还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如:"六一"文艺汇演、教职工篮球赛、技能大赛等。丰富了师生的业余生活,教育着学生、激励着学生、鼓舞着学生。逐步形成了校园文化、班级文化、宿舍文化、食堂文化特色。使学生处处受到文化的熏陶,为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道德价值的取向奠定基础。在不断追求、前进中,"立德树人、一校一品教育模式",越来越清晰地突显着沈坝镇教育的前景和希望。
  强素质提升作风变
  教师的素质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近年来沈坝镇中心校围绕实现教育质量大提升的战略目标。不断优化领导班子结构,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和教学管理,提升办学品位。抓教学促教改,促进工作推进,推进工作落实。不断提升学校规范管理和内涵水平,先后顺利通过"316工程"和"双高普九"的评估验收,成功创建了区、市、省教育强镇,多次荣获市、区教育局"初中教育先进学校"、 "安全校园"、"文明校园"、"素质教育优秀学校"等称号。在学校严格要求和领导的真抓实干下,一支"德、能、勤、绩、廉"五个方面过硬高素质教师队伍逐步形成。全镇80余名教职工中,其中党员教师占30%,小学教师专科以上学历达100%,中学教师本科学历达85%。先后培养各类先进教育工作者、教育骨干20余人。
  今年,沈坝镇中心校以作风转变年为契机,结合"三评三改"、"三问三解三进三促"、"走进家庭、携手育人-大家访"等活动。以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的教师队伍建设为抓手,在学习上求深、在评议上求真、在整改上求实,在检查上求严。以评促改,力促干部、教师的作风转变;深入基层一线,准确掌握第一手资料,问政于教职工、问计于师生、问需于学生,为学校排忧解难,化解矛盾。促进学校积极向上,校园和谐稳定;走进贫困家庭,做到从上而下,校不漏师、师不漏生。走访询问了解孩子家庭实际情况,制定实施包抓帮扶计划,建立台账、逐一销号解决学生当前存在和亟需解决的民生问题。(通讯员 胡代军 赵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