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汉滨区人民政府> 专题栏目> 教育资讯> 正文内容

教育叙事:怀念我四中的恩师

时间:2012-12-10 08:08  作者:源自:

  四中的那些老师们,他们爱岗敬业的精神,一直影响着我、激励着我。他们是张锦章、谢祖地、罗津浦、叶家荣、任杰。
  1978年,《科学的春天》吹遍了祖国大地,也点燃了这帮老师们的激情,他们用无私奉献的双手,撑起了四中教育的蓝天。
  张老师身材魁梧、高大,满脸胡须,有时也把满脸的胡须刮得泛青,看似威严,实际是位温暖可亲的长者。一次,不知那位"高材生"把张老师没有烧完的印试卷的半片蜡纸搞到手了,一时间,我们全班提前得到了作文题,大家正在兴高采烈,不料被张老师知道了,上课时,大家不敢抬头,不敢大声喘气,张老师却笑着说:"同学们,没啥的,权当作文是开卷考试啦。"大家抬起头来"轰"地笑开了。我们给张老师起个雅号叫"三棒"、"三一",一棒是人才棒,正因为他人才棒,她的一举一动都是我们效仿的对象;二棒是班务工作棒,他把班务工作安排的井井有条,实行民主管理,为我们创造了一个宽松、和谐、愉悦的学习环境;三棒是教学棒,他带的语文成绩,始终走在全校的前面;一一是一口的普通话,是标准的男高音,音域宽阔,铿锵有力,富有磁性;二一是一手的好字,无论是硬笔还是软笔,都写的飘洒俊秀,遒劲有力,他讲课后的板书,我们舍不得擦掉。三一是一肚子的经纶文章,随口说来,就是妙语警句,鲁迅的文章够深刻、他却讲的深入浅出,生动诱人
  谢老师是我们的教导主,教物理人,人精瘦,但工作起来一丝不苟,风风火火,由于太忙,在学校走起路来也是小跑。物理是一门十分抽象的学科,他却讲的游刃有余,生动活泼,他在讲压强的概念时说,压力不变,受力面越小,压强越大;受力面越大,压强越小;我们听的个个皱眉头,他发现了,就给举例子说:"牛大压不死壁虱,但压的死人。"我们恍然大悟。
  罗老师是四中的"高人",他个子高,是学校篮球队的主力、中锋,是三分球的神投手,也是数学教学的"高人"为了是我们的数学成绩迅速提起来,和高考接轨,他广搜资料,和安中、西安84中频频联系,为了达到一题多解,他对着一道题苦思冥想常常到深夜,一学期下来,他的数学演草稿就有几尺高。他讲课的神情至今在我的脑海里闪动。
  我们都怕叶老师,他严厉。他说一不二。他雷厉风行,处处有股军人的风采在他的身上涌动。他有"三严":要求严,在顽皮的学生,在他的手下,不下三个周,就规规矩矩。他管理严,达到班上的大型活动,小到上课的坐姿、文具的摆放都要求的很严,但又井井有条,有种水拨不进,针扎不如的味道。他给我们带化学,他把抽象的化学概念变成肢体语言,风趣幽默。他有一本厚厚的、封面黑黑的、书角磨损的"化学宝典",只在布置作业时,才从他的箱子里摸出来,自己在黑板上抄,从不让我们沾手。
  在我们的印象中,任老师似乎是位纨绔子弟,似乎还没走出"臭老九"的阴影,除了对学生、对教学关心外,其他一切好像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课余期间,端上学校军训用的气枪,在校园里转悠,打鸟。他是四中的"全才"老师,门门学科精通,让我们这些学子羡慕不已,传说有次五里飞机场一架飞机的无线电通讯坏了,小车来学校接他去给修。别看他课余松松垮垮的,进了课堂,在我们面前展现出一位博学多闻的学者风范,他爱每一为学生,我们爱听他的课。
  这群个性张扬的恩师们,用他们勤劳的双手,捧起了四中教育的希望--在恢复高考的第三年--1979年,有38位学生考上了大、中专,当时是四中有史以来考取最多的一年。这些恩师的风范,留在我们的心中……(镇五里小学  张朝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