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幸福的诠释,答案也许有若干种。李镇西老师说过,"读书使人幸福",这句话我十分赞赏,我觉得读书是幸福的事。
一个学校,如果没有书香气,就不叫学校;一个教师如果不去读书,我认为至少不会是一个优秀的老师。书是什么?书是人的精神领域里的能量,只有去获取她,你的精神能量才能源源不断。
作为一名教师,我认为要"博览群书",这样才能使自己的灵魂"饱满充盈"。只有博览群书,你才能拥有渊博的知识,你的人格魅力才会让学生"倾倒";只有博览群书,你才拥有高深的教育智慧、教育艺术,你在平台上才会"游刃有余"。
读书是幸福的事。教师要把读书作为终身的事情来做。教师读书有两类:一类是"学以致用"的教育类,一类是"看似无用"的"非教育类",这两类对于教育来说"相辅相成",对于教师来说是形成人格魅力、强化教学"磁性"的正能量,你就会拥有成就感、自豪感、幸福感。
读书也是一种美妙的精神享受。我的案头常常放着《人民教育》、《叶圣陶教育名篇》、《教师博览》等,也放着《人民文学》、《散文》、《文化苦旅》、《瓦尔登湖》等,闲暇时间就看看,圈圈画画,批批注注,涂涂写写,时而掩书沉思,踌躇满志;时而被感动地热泪盈眶,不可自拔。
那是一个浓春的周末,我带上《瓦尔登湖》来到一个水库旁的垂柳下看书,垂柳的叶子有半寸长了,柔情的柳条依依垂下了,在轻柔的春风了轻轻飘动。四周静静悄悄的,水库的对面是一片森林,翠绿的森林中有淡淡的春雾漂浮。偶尔有一只翠,鸟贴着平静的水面朝上游飞去,在清澈的水面上断断续续地点出涟漪。不远处的对岸有一位垂钓者,盘腿坐在树下,聚精会神地盯住浮漂。我打开了《瓦尔登湖》,想在这里找到瓦尔登湖的影子。
《瓦尔登湖》是十九世纪美国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自然主义者亨利·大卫·梭罗的作品,他以瓦尔登湖为背景,写下了超自然的散文巨著《瓦尔登湖》,作者在瓦尔登湖边的森林里搭建了小木屋,在那里生活了两年,与瓦尔登湖、森林、花、鸟、虫、兽融为一体,看着蓝幽幽的瓦尔登湖,聆听着大自然的天籁,沐浴着森林里斑斓的阳光,深思着大自然的哲理,探索着人生的真谛,是一部恬静、淡定、智慧的书。
在垂柳下,在和暖的春风里,我如饥似渴地拜读着。
我读到"春天"这一章节,有这样的文字:"春天临近时,赤鼠来到我的屋子底下,成双作对,正当我静坐阅读或写作时,它们就在我脚下,不断发出最奇怪的唧唧咕咕的叫声,不断地长嘶短鸣,要是我蹬了几脚,叫声就更高了,好像它们的疯狂恶作剧已经超过了畏惧的境界,物是人类的禁令了。。。"多么美的文字,多么美的声音,多么和谐的境界。我沉浸在这美妙的享受之中,我眼前的这片水域彷佛就是瓦尔登湖,那片茂密翠绿的森林就是瓦尔登湖边的森林,我和梭罗融为一体。突然几只麻雀在垂柳上吵闹,把我从美妙的享受里惊醒,我抬起头来,太阳偏西,夕阳在西边的森林上空燃烧,从天的尽头飞来一群群鸟儿,栖息在森林里,我收起书,朝回家的路走去。(汉滨区五里小学 张朝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