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好,老师好”,每当在路途,田间,校园里,听到这一声声满含深情的招呼时,我的心中不由得升起一种激动,啊!多么让人心动的呼叫,这是一个教师所听到的世上最美的语言,你又怎能不为这一声呼唤而倾尽所有的爱呢?
我出生在一个教师的家庭里,父亲是一位退休的中学教师,从小我目睹了父亲的工作,他是位深受学生敬爱,群众拥戴的优秀教师,每当我看到他的学生,从远方寄来报喜和问候的信时,我懂得了这就是父亲的幸福!我为有这样的父亲而感到骄傲,从此在我的心中,立下了一个宏伟的志向:将来我也做教师!
时光流逝,我最终也成了教师。记得那天父亲送我时语重心长的对我说“孩子,今天你就是一位老师了,要对得起这个称呼,别丢人,去吧,好好干!”这就是一位父亲给临别时儿子的嘱托,这就是一位父亲难以割舍的情!父亲1958年9月毕业于西安师范学院历史系,被组织分配来安康工作,时隔不久文革开始被打成“右派”反革命,带着满腹的委屈下放到边远的山区村小接受管制性的教学工作,两间破旧的庙宇,一张三条腿的供桌,四壁的裂缝能插下一个手掌,这就是他工作的地方;家里爷爷卧病在床,母亲又是严重的精神病人。但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为了工作,一切为了学生”的信念,生活的艰难,命运的坎坷没能使他屈服,而是义无反顾的勇往直前。他的辛勤工作和无私奉献,赢得了群众和社会的赞誉。1983年5月,父亲光荣的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工作委员会,授予全国“五讲四美”为人师表先进个人荣誉称号。今天耄耋之年的父亲追忆无不感概的说:“孩子,今日的一切源于一个‘爱’,只有爱自己的事业,你才会乐在其中,幸福无恙。”谁说不是呢?爱是师德的精髓。没有爱的事业是乏味的。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爱,首先意味着奉献,意味着把自己的心灵的力量献给所爱的人,为所爱的人创造幸福” 我理解父亲的期望,, “好好干,别丢人,做个好老师”成为我为之奋斗的目标,引领着我将自己的全部的爱,奉献给我深爱的事业。如果把学生比喻成未经雕琢的璞玉,那么教师便是一名兢兢业业的雕刻师,千雕万琢很辛苦,但只有那些用心去雕琢的人才可能领会到其中的乐趣,也只有那些用情雕琢的人,才能得到家长的认可,学生的爱戴。记得我工作的第一所学校,那是一所偏僻边远的山村小学,那里条件艰苦,文化落后,可那里的人们对知识有着特有的渴求。听说调来新老师,附近村民们有不少赶来学校看我,他们脸带微笑,热情地和我打招呼,并告诉我他们的家离学校近,有什么需要帮助,尽可以找他们。看着这张张亲切的面孔,听着这暖心的话语,我深深被他们那质朴善良的心感动了。第一节课上,当我踏上讲台的那一刻,我再次被学生们真挚的情感打动了,在一片“老师好!”的呼喊下,同学们齐整地站立起来,所有的眼睛都一齐深情地望着我,所有的手都一齐伸出来,在那一双双小手中,捧满了山果、板栗、花生、煮熟的鸡蛋……面对这突如的一幕,我惊呆了,我回礼示意大家坐下,可没有一人坐下,他们仍直直地站着,高高地举着,口中说着“老师请收下吧,老师请收下吧!”此刻你又怎能拒绝了这份情意呢?我看到了在他们的眼中饱含着一种讫盼,一种渴望,一种信任。事后老校长告诉我,这里条件艰苦,调来老师不容易,孩子们是在用他们的方式,希望你能留住,留下心来教他们啊!多么纯真的情啊!我又怎能不留下呢?。第二天课堂上,我告诉学生:“老师不会走,老师不会走的,老师要留下来教你们,要看到你们升入中学。”学生们乐了,教室里传出一片片掌声。这以后我精心地为学生编织着求知的梦,课堂上我认真地给学生传授知识,课后我耐心地进行辅导。假日闲暇时,孩子们陪我一起登山,看夕阳落山,听风吹过树林的声音,农忙时我们一起下地入田,背粪锄禾,夜晚我们一起围坐在他们家火塘边,喝着自酿的山果酒,一同品味着来自他乡的祝福。记得一次期未时,学校要给学生征订假期作业,收缴费用时,学生将钱一齐放在我面前,我匆匆地登记完名单后,查点钱准备给学校上缴时,发现少了20元钱,我立刻在班上查询,但是,得到的结果是都交给我了,名单上我看也齐收了,没有人说自己没交,无奈我只好赔付。过了一周,我早已将这事忘了,可是周三下午放学时,一名叫晏会的同学走进我办公室,手里拿着20元钱对我说:“老师,我错了,是我没交那20元钱,却说交了,因为我那天把钱丢了,不敢向大人要,就趁人多交钱骗了你,请你原谅,今天我们学了《将心比心》一课,我明白了……”啊!多么可爱的孩子,一篇课文让她长大了!尊重、爱护孩子,才会得到孩子的敬重,我表扬了她,并答应为她保守住这个秘密,今天我却讲了出来,但这并不是泄密,而是讲与大家与我一起分享这幸福。教师的生活,就像一个五味瓶,充满酸甜苦辣,但是,在与孩子们的真心交往中,我真切地感受到了孩子们的真诚与可爱,在一次次的磨砺后,我也逐渐成熟,我付出了辛勤的汗水,收获的是学生们可喜的成绩,我燃烧着美丽的青春,收获的是学生们丰厚的感情。至此我深深的悟出了父亲“乐在其中,幸福无恙”的含义,愿这父爱更浓更醇……(通讯员 于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