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过午饭,闲来无事,沿着学校外面那条小路散步,顺着弯弯的小路走到了山涧,水很清,能清清楚楚的看见水里的小石块,山涧两旁的那几棵歪脖子柳树在微风中随意的梳理长发。我仰着脸闭着眼,尽情地享受着吹面不寒的杨柳风,享受着暖暖的阳光,惬意中突然想起来儿时父亲给我做的小玩意儿----柳笛。
于是,就随手折了根细柳条儿,拿小刀切割成段,然后轻轻拧一拧,使柳皮稍稍松动,再把柳骨缓缓抽出,一管柳笛就温驯地呈现在手中。又折了两根柳条做了一些柳笛,想作为小奖品,送给一年级的那些字体工整的我的孩子们。
来到班里,没有想到,这是我儿时原生态的小玩具,居然受到了孩子们的热捧。这帮娃娃争着把字写工整了,还要规规矩矩地坐好,才能最先得到我亲手制作的柳笛。
儿时的手艺已经荒疏,看到孩子们一双双渴盼的眼睛,平时手脚麻利的我竟然感觉自己笨手笨脚了。做小小的柳笛看似简单,要想模样精致漂亮,声音婉转悠扬,还真需要耐心和时间。眼看着自己一时制作不出来那么多的“产品”,我只好一边做一边不断地温馨提醒:“我做好的柳笛,你是吹响之后拿走的,要是不响了,不要再缠着问我要噢…… ”
整整一节自习课,我就一直忙着做柳笛了。而学生则忙着工工整整地写字、规规矩矩坐好。
得到奖品的孩子,使劲地吹啊、闹啊、笑啊。有的孩子得到的是粗笛,声音浑厚,“呜呜”的像悠闲的小牛吼;有的孩子得到的是细笛,吹出来的那声音尖厉,“吱吱”的像蹒跚学步的雏鸡叫。有的孩子特聪明,稍加练习就能像模像样地吹起来,还迫不及待地凑我跟前炫耀,清脆的柳笛声是在和给我打招呼呢;还有的孩子在指导别人:吹的劲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才好听呐;也有的小孩实在是吹不好,你看他,短短的柳笛含在小嘴里,鼓起腮帮子,瞪大眼睛用力吹,还是不行,忙了半天,也累了,索性就滥竽充数吧,当然了,那也是一脸的高兴……
没想到,随手拈来的柳条,成就了一场生动活泼的写字比赛。这节课,教室里充满着童真童趣,充满着积极上进,充满着此起彼伏的声声柳笛……
也许这柳笛的声音不是那么优美,也许这柳笛的外形不那么俊俏,可那是靠工整写字、规矩坐好换来的奖励,学生品尝了努力后的喜悦!教室里笑声阵阵,教室里笑脸盈盈,教室里柳笛声声……
人生最美是童年啦。童年里的小伙伴,童年里的老师,装满柳笛声的那间小小的教室啊,是孩子们童年记忆长河里翻过的最美的浪花!相信多少年以后,记忆中那短暂的柳笛声,定是孩子们长长久久最心暖的一个梦。(流水镇三坪小学 刘汉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