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为了要参会,只好把朝读课让搭班的马老师给代上,便在办公室边备课边等会,结果朝读和第一节课下了,没有通知,我便准备上第二节课。我提前来到教室。路过教室门口,学生们在高兴地跳着皮筋,我没有打扰悄悄进了教室。教室内只有几个学生,当我走上讲台,拿出教本时,只见高梦涵同学拿着语文书跑上讲台,笑着对我说:“陈老师,我给你读课文行吗?”我高兴地点了点头。随着她流利的读书声响起,不到一分钟,教室外的同学立即聚拢,都拿着语文书放开声音流利地读着《一面五星红旗》。我顿时觉得好幸福!这种感觉是简直是一种久违的幸福。因为在果园和江南我经常被这种幸福浸润着,那种当老师的感觉真好!而今天,我终于重拾了幸福!随机用手机留下了这足以让我感动的场面。
上课铃响了,同学们的读书声更响亮,直到把课文一气读完才回到座位!我一直在努力构建属于我们的“36号教室”。为此,我按捺不住内心的喜悦地,毫不吝啬地表扬了我的孩子们:”今天老师特别高兴,是因为你们的爱读书、能自主地展示自己的读书。我更为你们高兴,因为今天你们是学习的主人!从学生主动展示读中,我捕捉到了孩子们很想进一步学习《一面五星红旗》。于是,我和孩子们便走进了一个跨越国界的动人故事。
首先引领学生概括文章(故事)的大概内容,在这一环节中,学生们借助我给的相关词句,共同完成了把长文章读成了短文章。为进一步品读课文,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方法。接着,我和同学们便走进了课文,走近“我”的漂流旅行故事。学生读着“我”漂流旅行前的准备(背包、筏子、一面五星红旗)。而在这一段中,“筏”字是带拼音的一个字,而“筏子”学生的生活经验中未曾见过,于是我便引导学生先看“筏”的部首,猜猜“筏子”所用的材料。相机,我便简笔画了一个竹筏子,学生们频频点头,认会了这一字,同时也略知了“筏子”是“我”漂流旅行的重要工具。那么“我”为什么要带“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呢?学生便根据已知的知识储备,明白了这一面五星红旗对一个留学在外的中国人的重要意义。随着故事的发展,在“我”漂流旅行中,“我”漂流失事,受伤迷路,曾准备的三样东西,最后只留下一样了,那就是一面五星红旗。也就是这样一面五星红旗陪伴“我”在荒无人烟的大山里转来转去,直到第三天中午才来到一座小镇,走进一家面包店。可见,这一面五星红旗对“我”如命般的重要。也就是这一面五星红旗,在我饥寒交迫时,面包店老板要求我用红旗换面包,“我”毅然拒绝了。这又是为什么呢?这一问题便驱动学生再次走进课文。
不知觉,下课了。领导召集开会啦!期盼那种久违的幸福能成为我教育生活的一种常态。(通讯员 陈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