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汉滨区人民政府> 专题栏目> 教育资讯> 正文内容

挥洒青春,换来桃李满园——记汉滨区培新小学教师吴少华

时间:2013-09-14 10:38  作者:源自:
吴少华,1942年出生,1961年从安康高中毕业,先后在石转小学、五里镇民主学校任教。1987年调到培新小学,送走了十届毕业班。1985、1987年她辅导学生参加全区小学数学竞赛均获总分第一名的好成绩。她曾被当选为市级“妇联委员”“先进教育工作者”“优秀工会干部”“教育系统优秀党员”“优秀工会积极分子”等。

在工作中,吴老师勤勤恳恳、踏踏实实地教书育人,认认真真地做好本职工作。教学上本着“授之鱼不如授之以渔”的宗旨,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不仅教学生学习知识,而且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学习,学会做人。教学中注意分析学生的特点,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积极营造一种平等和谐、活跃有序的课堂氛围,力求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有所收获。

她还担任数学教研组长,力图使自己站在初、高中数学教材的高度去认识小学统编教材的体系,理解编者意图,根据城市学生素质和特点,分别就“概念教学”“应用题教学”等基本教法进行总结,撰写了论文,分别在八四年、八六年安康地区小学数学年会作了交流。经验材料分别被地、县教育刊物刊登、选编。1985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86年,被选为安康地区小学数学学会理事。1988年,又被聘为《安康教育》杂志通讯员。1989年,撰写《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一文获安康市教育局教师论文二等奖。

1979年5月,她参加了安康县教育科学座谈会,会上交流了“初中数学教学规律初探”的经验材料。同年10月,又参加了地区中学数学经验交流会。随后,又代表安康地区参加了陕西省中学数学经验交流会,会上又交流了“初中数学教学体会”的论文,得到与会专家的高度评价。

她几乎每年都承担过市、区级公开课教学,次次都深得好评。1991年,通过对“现代小学教学”教材的试验,证实了教材结构的合理性,并写了《现代小学数学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的论文,该论文被安康市教育局评为论文一等奖,并代表安康地区唯一参加在天津举行的“中国科学院现代小学数学试验交流会”,同时,被吸收为“中科院《现代小学数学》教育试验研究中心会员”。

三十几年的教坛生涯,汗洒汉江两岸,换来桃李满园,使她聊以自慰。霜染双鬓,漫漫征程,回首往事更激她奋进,“衣带渐宽终不悔”为她昨日立下的誓言,无怨无悔。(培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