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齐兰,女,1941年生于紫阳,1962年毕业于紫阳高中,1963年以代理教师的身份走上三尺讲台,1969年调入安康关庙中学担任语文教学,1976年以优异的成绩在500位代理教师中脱颖而出,考上正式教师。1979年,凭借一节优质课被选入城,1981年进入培新小学,1996年退休。
她热爱自己的工作,特别注重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她大量阅读专业书籍,吃透大纲,熟记教材,把每一节备课牢记心中,让自己从容地挥洒在三尺讲台上。在教学中,她善于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身心发展特点,制定合理的学习目标;她喜欢用浅显易懂的语言传道解惑,让孩子听得明白,记得牢固;她乐于为孩子们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孩子们学得轻松,生活得愉快。她所带的学生特别喜欢上她的课,学习成绩也总是名列前茅。
她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大胆提出段位教学——针对孩子的年龄特点,根据高中低的学习内容,明确划分高中低段教学目标。她结合理论与实践,撰写的论文《段的教学》受到陕西省教育专家的重视,被选入《陕西教育》,并代表安康参加西北五省小语研讨会。面对专业水平被认可,她并没有因为荣誉而骄傲,反而更加用心,更加努力钻研教学,因为她的出色表现,应邀参加了“湖北武汉试验”教学研讨,《陕西小语六年制》教案编写。
她非常重视塑造自己的教学素养与教师形象。她热爱每一位学生,她总是以母亲对待儿女的情感对待自己的学生。她曾经和一个被截肢的男孩在一个几平米的小房子里同吃同住三年,把这个人人嫌弃的孩子顺利送入高中。她为一个因涨水失去父母的孩子每天洗脸,带回自己家吃饭,为他报名,伴随他快乐地度过小学生活。像这样的事例不枚胜举,面对他人的不理解,她总是一笑而过,仍然默默关心每一个需要她的孩子。在她母亲般的关爱下,她的“孩子们”都健康快乐地成长。
退休以后,她继续用自己的努力诠释“教师”这一称号,自学太极拳,每天坚持为老年人教授,无论风雨从不间歇,被国家总局评为“社会体育指导员”。从高中毕业到代理教师,从代理教师到正式教师再到被选进城,从一位普通的教师到研究型专业教师,从一个平凡的母亲到一群孩子的妈妈。她激情满怀,用信心超越梦想,取得了事业上的一次又一次的成功。(培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