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汉滨区人民政府> 专题栏目> 教育资讯> 正文内容

构建高品位的学校精神文化——汉滨区果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侧记

时间:2013-10-31 09:16  作者:源自:
果园小学坐落于钟灵毓秀的汉水之滨,是一所省级示范小学。沐浴着安康这座中国最吉祥城市丰盈的历史文化底蕴:汉剧和民歌的交相辉映,植养了他们“尚乐”的情怀;淳朴和煦的民风,造就了他们“崇礼”的品德。“礼”是人性的基础,“乐”是内心感性的审美享受,“立于礼,成于乐”,根植地域文化,把“礼乐”教育思想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灵魂和旗帜,这不仅激发了全校师生对办学目标的认同感、使命感和自豪感,更用这种精神文化凝聚人心,引领师生不断奋发向上,塑造自我。

以正确的舆论宣传引导人武装人

学校有文化支撑的特色才会有灵魂和灵气,有了精气神,师生才会凝神聚力,追求共同的核心价值观。该校把“让师生过一种幸福的教育生活”确立为核心理念,把“植养礼乐情怀奠基幸福人生”确定为办学理念,把“为师生的生命质量负责 为师生的终身发展奠基”确定为办学宗旨,通过宣传橱窗、黑板报、阅报栏、校刊、网站等各种途径和形式,营造“礼乐”文化氛围。把“明礼好学健美阳光”确定为校训,把“以礼循礼 尚乐好乐”立为校风,把“博学诲人 有教无类”定为教风,把“专心致志 善学灵动”树为学风。在不同的仪式及活动中传唱校园歌曲,表演学校童谣,举行学校宣言、教师誓词、学生誓词宣誓活动,集体朗诵教师撰写的《我爱果小这个家》和《礼乐校园我爱果园》等校园诗词。通过一系列活动,让每位师生对校园文化精神入耳入脑入心入行,真正变成一种行走的文化。学校团队精神也呈现了“七个三”的良好态势:全体教师积极崇尚了“三爱精神”(爱校如家、爱岗敬业、爱生如子),践行了“三特风范”(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特别能工作),增强了“三让意识”(让学生成才、让家长放心、让社会满意),做到了“三个负责”(对学校负责、对学生负责、对自己负责),打造了“三新型团队”(善于学习,善于吸纳,善于思考,具有一定理论高度和鉴赏能力的新型教师;志趣高雅,心态健康,团结乐群,在团队中能发挥积极影响的新型教师;勇于实践,大胆创新,追求进步,业务能力强的新型教师)。实现了“三个转型”(从“经验型”转向“科研型”;从“教书型”转向“育人型”;从 “单一型”转向“综合型”),达到了“三个增值”(学生增值——学业水平提高,良好习惯养成,责任意识增强;教师增值——教学理念更新,教学艺术娴熟,综合素质提高;学校增值——有形资产增加,教学质量提高,社会信誉度提升)。

以优美的校园环境熏陶人感染人

依据“礼乐”文化精神,该校对教学楼进行了统一着色粉刷并在楼顶悬挂校训和办学理念,在操场围墙悬挂了体育项目和体育精神的主题画框,为每种植物悬挂标识牌。把楼宇命名为兴诗楼、立礼楼、成乐楼、博观楼和登高楼,把道路命名为求知路、尚德路和圆梦路。精心打造了幸福园和学知园,名人廊和礼乐廊,修建了校赋牌、主题宣传栏和笑脸墙,建立了以廉政文化和国学文化为主题的透视墙。在楼层文化中,分别张挂了不同文化主题的名人画像、名言警句、教育故事等画框。在室内文化建设中,对东西大厅、门厅进行了设计,发挥教师集体智慧,共同装扮了个性化办公室。在班级文化建设中,各班开展了独具特色,丰富多彩的班级文化比赛活动。在课间文化建设中,以学生情趣为动力,让学生在玩中乐,在乐中学,培养学生在课间形成守礼知序的良好习惯,真正让校园文化成为一本无声的教科书,充分发挥隐性教育作用。

以多彩的文化活动鼓舞人塑造人

依据校园文化建设发展规划、整体推进、分步实施的思路,该校特邀了安康学院国家级礼仪培训师杨静教授为全体教师举行了“魅力教师——教师礼仪”培训活动,举行了以《书卷飘香伴我行》、《读书,为精神打底》等主题读书活动,举办了以《讲身边事,赞身边人》、《我的讲台我的梦》等主题师德演讲会。政教处确立了每个活动主题月,每个月评选表彰礼仪之星、进步之星、文明之星来激励学生明礼向上。每个年级每学期开展一次主题中队会,每班开展《弟子规》、《三字经》等经典诵读活动。教导处规范了师生的教学礼仪,要求语数教研组分别在学期初制定安排各类学生主题活动,体艺教研组分别开展各类素质教育活动和重大节日活动,如音乐组教师要教会每个学生唱好三歌一谣,学校合唱队要演唱各种主题歌曲,编演各类主题舞蹈,美术组发展书法、制作、绘画等各类兴趣小组,体育组开展好“七彩童年阳光体育大课堂”活动和大课间活动,开展好秋季田径运动会、阳光体育周和校园文化艺术节活动。集广大师生智慧,围绕校园文化建设和教育教学工作,学校编印了两本校园文化建设文集《师说心语》和《荷语心香》,两套校本教材《礼乐人生》和《清廉人生》,三本教育教学丛书《教坛撷英》、《教师手记》和《教海撷华》,一本校园文化宣传手册,开办了校刊《果园悦报》。针对师生开展了有主题、有计划、有时段的素质教育展览活动,通过表彰奖励,让更多的师生在获得成功喜悦的同时,动情动心,催人奋进。

以规范的制度文化管理人激励人

学校精神文化的形成需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培育,需要健全的学校规章制度,而制度文化就是精神文化的承载者。在构建制度文化的过程中,该校坚持以人为本、评价激励、对内激活、对外凝聚的刚柔相济的人性化管理方向,适度调整制度建设的理念方向,梳理、补充、完善和修订原有制度和细化各类考评细则,把决策过程中用刚性的制度管理人作基础,把执行过程中用奖励评价制度激励人作根本。将校纪、班规、制度建设与培养学生的各种习惯结合起来,积极营造以实践学校精神为荣的浓厚氛围,真正让学生在学习中学有榜样,赶有目标。

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该校校园文化建设工作取得了较大的进展,现在正在传承创新,抓纲务本,与时俱进,坚持不懈,群策群力,推动学校向更高品位发展。(通讯员 汪成建 罗发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