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新教育专家讲座学习有感
5月17日和18日上午,我们果园小学一行8人在汪成建校长的带领下,在安康学院江南校区大礼堂参加了由汉滨区教体局精心组织的新教育专家代表团汉滨区教育系统专题培训会。本次活动,共听了4位专家的5场报告,让人收获巨大,感受颇深。
吴勇:践行新教育,共奔中国梦
17日上午,海门新教育培训中心吴勇主任作了题为《践行新教育,共奔中国梦》专题讲座。他和大家分享了《朝夕奔梦》(挑着梦想出发,担着希望回家,唱着山歌入梦,日子如诗如画),回首了“雄关漫道真如铁”的昨天,审视了“人间正道是沧桑”的今天,展望了“长风破浪会有时”的明天后,引出了中国梦这一热门词语,解读了教育部袁贵仁部长的教育梦: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终身学习,人人成才。接着谈了他所理解的教育梦:都上学,让梦想在同一片蓝天下实现;教学好,让梦想在多彩校园里绽放;学习好,让梦想在精彩的人生中丰实;都成才,让人人梦想成真。美丽教育就是我们教育人的梦想,让学生个个聪明健康,心地善良。能为社会贡献自己的一分力就是教育人培养的目标。
吴主任接着对海门市的教育梦及践行新教育情况进行了简要介绍,即通过打造“教育名市”,达到教育更加公平,质量更加优异,师生更加幸福,人民更加满意。然后吴主任对“践行新教育,共奔中国梦”作了详细的报告。他在报告中倡导大家
——践行新教育,传递“正能量”。新教育提出只要行动,就有收获,只有坚持,才有奇迹;教育应当面向未来,但同时更应该面向当下;教育生活应该是幸福的;教育的使命在于塑造美好的人性,人性应该是完整的。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是可持续发展的终身教育,新教育就是中国素质教育的一面旗帜。新教育在不断地发展,由原来的“六大行动”(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读共写、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筑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的基础上发展为现在的“十大行动”(增加了推进每月一事、缔造完美教室、研发卓越课程、家校合作互动),海门的新教育人走出的每一步都是扎扎实实的,并且他们都是先去尝试、先做了再说,而不是夸夸其谈。
——践行新教育,提升教师“精气神”。职业认同与教师专业技能发展是教师成长的两翼,新教育以教师专业发展为基点,以坚定探索教师专业发展的引领为落脚点。专业阅读、专业写作、专业合作共同体是教师成长的“吉祥三宝”。专业阅读是内因基石,是站在大师的肩膀上前行,让教师的视野更加广阔;专业写作是反思实践,是站在自己的肩膀上攀升,让教师的思维更加灵动;专业合作共同体是团队合作,是站在集体的肩膀上飞翔,让教师对教育的理解更深刻。吴勇主任用“枯丼里的驴子”这个意味深长的故事,讲述我们的教师缺少什么?从精神层面上目前至少缺少三样东西,一是缺少平和朴实的心态;二是缺少以人为本的理念;三是缺少紧跟时代的意识。
——践行新教育,创造学校“好声音”。告诉我们特色就是卓越,不能是千校一面,要创自己的特色。新教育的一个个实验项目,为学校搭建了舞台,让每个学校“拥有自己的句子”。创特色,其实就是做文化,做理念,做系统,做课程,做机制。从人的角度来透视,以人的名义来演绎,为人的追求来保护,才能创造富有特色的学校的“好声音”。
——践行新教育,扩大教育“美誉度”。
吴主任通过海门市开展新教育取得成绩,阐释了新教育的发展历程,解读了新教育的四大精神,即追寻理想的执着精神,深入现场的田野精神,倡导共同生活的合作精神,悲天悯人的公益情怀。新教育的立足点是遵循教育规律,着力点是提升教师素质,支持点是提高教育质量,契合点是开展教育科研,保证点是加强过程管理,发展点是促进学生健康,实现让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生活”。
吴勇主任的讲座让人笃信“一头狮子带领一群绵羊可以打败一头绵羊带领的一群狮子”,但愿新教育就是这样的一头狮子带领我们这群绵羊,披荆斩棘,走进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让人感动,有这么多的人在诗情而坚韧的守护着新教育;让人期待,新教育人用真挚和责任谱写新教育的英雄人生。
卞惠石:课程开发,从学生的成长需要出发
17日下午我们聆听了2场报告,第一场是由江苏省特级教师,海门实验中学附属小学校长卞惠石作了《课程开发,从学生的成长需要出发》的精彩报告。卞校长结合自己学校的工作经验及对新教育研发卓越课程必要性、丰富性、选择性、参与性的解读,提出来“三大行动”,行动一:给每个课程一个完美的规划;行动二:给每个课程一个扎实的行走;行动三:给每个课程一个隆重的庆典。从理论的高度,阐述了研发卓越课程的发展方向,最终成全每个孩子,以此成就教师自己。其中穿插卓越课堂展示,让我们从附小践行新教育的实际行动中真正地感受到一所阳光学校的魅力!
高波:我是一株君子兰
海门实验中学附属小学教务主任,20106班班主任高波老师紧接着对自己的班级管理作了介绍。他的报告分4个篇章,围绕《我是一株君子兰》这一主题,用真实的行动、具体的实例、幽默的语言,让我感受到了一个爱动脑筋,善于思考,勇于探索的优秀班主任的高大形象。
高波,一个大老爷们(用他自己的话说),作为全校唯一的男班主任,他用自己的爱心、恒心、童心、细心缔造了一个温馨、快乐的“完美教室”。高波老师的班级有54位学生,班级名是“君子兰班”,班歌是“我是一株兰”,每周一期的班报是“君子兰报”,还有班级口号、奋斗目标、班旗、班徽等。
他在第一篇章“环境课程——君子兰的外在濡染”中,提出了教室要“三化”(美化、净化、知识化),强调了环境对孩子良好品质的濡染。其实这与我们果园小学在书香校园建设中倡导的“让每一面墙壁会说话”不谋而合。我校开展的书香班级评比要求教室环境布置体现书香特色,正暗合了这一理念。我校“将书香校园与学科课程相融合”这一特色在高波老师的第二篇章“学科课程——孕育力量的君子兰”中也得到了验证。表演课本剧、讲故事比赛、办《果园悦报》小报……这一系列活动实现了我校书香校园建设与学科课程的无缝对接。
高波老师的第三篇章“活动课程——花容绽放的君子兰”,将他在“君子兰”班开展的一系列活动如:元宵乐、立夏斗蛋、清明扫墓、重阳节看望敬老院老人、带孩子过圣诞、送小蚯蚓回家、生日献诗、盲人的世界、一起找春天、班干部竞选、模拟法庭等精彩画面一一呈现在我们面前。每一个活动无不勾起我的遐想。这些活动中的一部分我也带领孩子开展过,可我没有进一步深入开展,也没有及时将他们整理成文字,这其实是我缺乏名师指引,缺乏钻研之心。
第四篇章“阅读课程——根深叶茂的君子兰”中,晨诵与黎明共舞、共建午读美好时光、建立个人图书馆、网络课程等活动,铸就了高波老师的“完美教室”。这也缘于他的爱心、责任心、包容心、进取心,使他一个1米75高、175斤重的汉子全身心扑在了一群八九岁的娃娃身上,领着“君子兰”班的孩子一起活动、一起阅读、一起克服困难和挫折、走向成熟、走向快乐、享受幸福……
与此同时,高波老师用他的勤奋,记下了与孩子们共同成长的点点滴滴,记下了自己班主任工作中的辛酸和快乐。50多万字的教育博客,每周一期,共43期的《君子兰》小报,使家长看到了“君子兰班”师生成长的足迹,最终成就了他的“完美教室”,成就了一位名师,真是激动人心,让人开心极了。(果园小学 龚甲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