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着对教育事业的无限热爱,凭着满腔热情和对学子的关爱,李延兴在三尺讲台上已默默地耕耘了二十八个春秋。2014年,他被陕西省教育厅、省教育工会委员会授予“陕西省师德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1986年大学毕业,李延兴被分配至原安康市第八中学(现安康市汉滨区瀛湖中学)任教。这是一所普通的农村中学,学生都是来自辖区内的农村,大多数学生的家庭条件很差。望着那一双双求知的眼神,我感到了我肩上的担子和责任。我决心要帮助他们走出大山,改变命运。尽管那时的生活条件很艰苦,但对一个刚刚走出大学校园,对新生活充满憧憬的毛小伙子来说算不了什么。怀着饱满的热情,认真研读教材、查阅教学资料,精心备课,积极向老教师请教,深入了解学生的意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很快就赢得老师和学生的好评。经过几年的磨练,教学水平有了显著地提高。1995年被选调入重点中学——汉滨高中任教至今。
时代变迁,身边有许多老师改行,或从政,或下海经商,但我依然选择坚守。因为我热爱教育,喜欢和孩子们打交道,他要为灵魂守一份净土。一直以来,他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党的教育事业,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遵纪守法;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
一个老师要赢得学生的尊重,必须有很好的师德修养和较高的教学水平,李延兴一直为之努力,坚持不懈。
言传身教润物无声
自工作以来,李延兴一直担任班主任,关心、爱护学生,能深入了解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情况,积极帮助学生解决困难。教过的学生中,有很多优秀的,也有许多顽劣的。无论面对什么样的学生,都能坚持以理服人,以情动人,不歧视学生,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在学生中建立较高的威信。
思想品德教育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点之一,也是班主任工作的重点,建立一个良好的班集体,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多年来,他秉承“道德与知识双修,成才与成人并重”的治班理念,重视班风建设,以《中小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以及学校的有关规章制度为准则,建立健全班级管理制度,加强纪律教育,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如何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做一个讲文明、懂礼貌的好学生。通过班会、课外活动,观看视频等多种途径,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教育学生如何做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人。
作为班主任,李延兴更是以身作则,几十年如一日,坚持提前到校,当我站在教室门口,迟到的学生也会感到难为情。总是以自己的言行举止去影响学生,让他们懂得如何做一个诚实守信、遵守规范的人。
优秀的园丁,总是把严格管理与细心呵护相结合,使得树木长得葱郁,花儿开得鲜艳,对待学生更是如此,需要更多的感情投入,在他们迷茫、痛苦时帮其解开心结,放松心情,愉快地学习。他曾教过一位学生,性格非常内向,不与人交流,找他谈话,也不开口,我觉得他肯定有什么难言之隐。后来才了解到,他父亲病故,母亲远嫁他乡,只有年迈的爷爷、奶奶和姑姑照顾其生活。不幸的是他初三那年暑假,泥石流冲毁了他家的房屋,爷爷、奶奶也在这场灾难中离去,后经民政部门与学校协商录入汉滨高中上高中,学校免去了他的一切费用,并每月提供一定的生活费。之后,李延兴经过多次与他谈心,让他感觉到我是在真正的关心他,终于这名学生向他敞开心扉,愿意和他交流了。在课堂上李延兴有意提问他,并及时予以鼓励,慢慢地这名学生也愿意和同学交流了。高中三年,李延兴时时关注着他的成长,经常与他交流,鼓励他克服困难,努力学习,还多方想办法,联系爱心人士及慈善机构为他提供资助。三年之后,他以优异成绩考入陕西师大,成为免费师范生。进入大学后还给校长和李延兴写来感谢信,表示一定不辜负学校、老师和社会对他的关心,立志毕业后当一名好老师。
进入高三,到了收获的季节,也是班主任工作最为繁重的阶段,由于升学压力大,学习任务重,学生思想波动比较大,加强心理疏导就显得尤为重要。李延兴利用班会集体讲,课后个别谈心等多种方法,指导学生端正态度,树立信心,努力学习,以平常心对待每次检测考试成绩,并帮助学生分析自身特点,使他们看到自己的优点,对前途充满希望。在他和科任老师的共同努力下,每届学生都考出了好成绩,超额完成学校下达的工作任务,给家长交了一份份满意的答卷。
潜心钻研严谨治学
李延兴担任高中数学教学工作,能积极学习《课程标准》,领会《教学大纲》的要求,结合学生实际,设计合理的教学方案。能自觉学习先进教育理论,转变理念,用以指导自己的教学实际。积极参加备课组活动,加强教学交流,虚心向同行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体现新的育人理念,他把《新课标》的教学目标真正落实到课堂教学之中。课堂上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强化他们探究合作意识,让学生在生活中感知数学、学习数学,运用数学;在探究合作中掌握方法、体验成功。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注重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把课堂还给了学生,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指导学生掌握常用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高三数学教学中,他认真研读考试大纲,正确把握高考命题方向,落实考点,回归课本。处理好讲、练、评、辅之间的关系,把学生的训练落到实处,避免“题海战术”,并及时总结、反思。强化数学基础知识的复习,加强学生对数学概念、定理、公式的深入理解和应用,加强学生解题的规范性训练。
在2011年和2012年的高考数学试卷中,都考了课本中的定理证明,根据这一特点,李延兴在检测考试命题中出了道题:“写出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并证明”,并且在考前将高中教材中重要的定理、公式都罗列出来,让学生证明。2013年的高考中正好考了这道题;在新课程改革后的高考中每年都考了程序框图,而没有考算法语句,在6月1日的最后一考中,我出了一道条件语句的试题:已知分段函数值,求自变量的值,而高考中正好考了一道条件语句的试题,是已知自变量值求分段函数的值,还有一道填空题也在平时检测考试中考过,这虽然有些巧合,但与认真研究教材,研究高考,踏实搞教学的精神和态度是分不开的。在2013年高考中,经过备课组全体老师的努力,汉滨高中理科数学成绩在安康市排名中,较往年有了很大的进步。
在搞好自己的教学工作的同时,他积极完成学校交给的“青蓝工程”的“师徒结对”任务,积极指导青年教师研读教材、了解学生,设计切合实际的教学方案。经常听课、评课,提出改进措施。这个徒弟已经顺利出师,在去年汉滨区教学大赛中,以第一名的成绩获得一等奖。如今,又一个徒弟已经进门,他将继续悉心指导,使之尽快成长,为年轻教师的可持续发展尽绵薄之力。
踏实做事服务师生
自1998年起,李延兴负责年级组工作,在学校领导的正确指导和大力支持下,带领全组老师,发扬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精神,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做出了较大的贡献,受到领导和老师的好评。
他和同事提出“化一年高考为三年高考”,年级组统一部署,从高一开始就十分注意各班整体稳定和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明确高考目标,日常管理常抓不懈,为高三年级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作为年级组的负责人,他能够以身作则,踏实工作,不怕苦、不怕累。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广泛征求老师对年级组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工作方法,促进年级组工作向前发展。积极把学校的要求落实到工作中去,同时,把老师对学校的意见和建议汇报给领导,使得言路畅通。尽力协助老师解决工作、生活中的困难,使老师能够全身心投入到教学工作中去。
李延兴在做好年级组日常管理事务的同时,经常协助班主任做好学困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无论哪个班级的学生出现问题,我都主动帮忙解决,多方面做工作,化解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矛盾,使得教育教学工作顺利进行。
前年夏天的一个雨夜,一个高三学生回宿舍途中不慎滑倒,头撞到地板上,晕了过去,幸好被管理员发现,李延兴赶到后,立即找了两个学生把他送往医院医治,当时雨很大,街上积水漫到小腿,虽然撑着雨伞,但衣服也淋湿了。由于学生对医院环境不熟悉,他就楼上楼下到处跑,办理相关手续,使学生得到及时治疗,幸好问题不是太严重。考虑到他们班主任的孩子比较小,夜深雨大,就没有通知,直到第二天才告诉班主任。
在课堂教学方面,他狠抓集体备课,增强教学过程的协作性。他和同事大力倡导组内合作,强力推行教学资源共享制。一方面,牢牢抓住集体备课这一基础环节,将备课组的集体智慧与教师个人的刻苦钻研有机地结合,通过研究课、组内互听课等形式,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另一方面,做到分工协作、资源共享,有好的资料大家共同使用,省时省力,从而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青年教师经验不足的问题,既提高了教学质量,又缩短了青年教师的成长周期。如今,这个年级组已经形成了齐心协力、团结协助,一心一意搞教学的优良传统。
多年来,在学校领导的热情关心和帮助下,经过自己的努力,李延兴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先后在“陕西省首届高中青年数学教师优秀课评比”中获一等奖;在“全国高中青年数学教师优秀课观摩与评比活动”中获二等奖;被共青团汉滨区委员会授予“汉滨区新长征突击手”称号; “安康市教学能手”;2004年9月被安康市委市政府授予“优秀教师”称号;2007年被汉滨区委区政府授予“优秀教师”称号。 2008年汉滨区教育局授予“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2010年7月被汉滨区教育局授予“优秀共产党员”称号。2012年陕西省数学竞赛委员会“授予优秀辅导教师”; 2013年汉滨区教体局评为“2013年度师德先进个人”。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在今后的教育生涯中,李延兴将踏踏实实做人,勤勤恳恳做事,为党的教育事业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