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汉滨区人民政府> 专题栏目> 教育资讯> 正文内容

教育随笔:补缝

时间:2014-06-24 08:58  作者:源自:
 

小时候家里很穷,总穿打补丁的衣裤。妈妈的缝补手段很高明,一件缝满补疤的衣裤,被妈妈的手一捯饬,会变得平平整整,漂漂亮亮。我们穿上这样的衣裤,也不觉得有多穷,总也开开心心上学去。有一句俗语说的好: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可见缝补这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在劳动人民的心中还真根深蒂固啊。

由于受母亲的感染,我也总爱缝缝补补。一双再贵的袜子,在老公和儿子的脚上经不起几天折腾,大脚趾前准会张开血盆大口,觉弃之可惜,我就会牺牲别外一双打满补丁的袜子,剪下一块还有利用价值的地方,再补在这张血盆大口上。这爷两也不会嫌弃,总会乖乖的把我缝补的袜子穿在脚上,如果是冬天,还夸赞我补过的袜子穿着比新袜子还舒适,暖和。现在,人们的生活富裕了,衣裤不用补了,只是有的设计师为了重温旧梦,总爱把仔裤剪的大洞小洞,不知是为了好看,还是因为富裕的不耐烦了,找点贫穷的感觉乐乐。该不会以后也把袜子的脚趾前剪开五个洞,说是为了个性,好看,那我缝补袜子的手艺就会失业。不过,我总会找到需要缝补的地方。

今天是周六,我还赖在学校给我分的那间简陋的宿舍,没回城。宿舍在综合楼三楼,与教师宿办楼“隔海相望”,夹在两间多媒体室中间,要有学生用多媒体,它才显出几分热闹,真有门庭若市之景象;要是到了周末,又成了门可罗雀之寂静。我最爱周末,常常守校不回城(因为老公也在本镇工作,孩子上学在外)。对于这间陋室,我一点都不嫌弃——无论是热闹还是寂静。只不过周末我可以在这间陋室与所欲为。每到周末,我都会给它来一次大清扫,把我的书重新归类,学生的作业本捋整齐放在门外的课桌上(门外专放了一张放学生作业的课桌)(平时我总把学生作业本放在我的办公桌上,饭桌上,屋子总是很零乱)。再把那水泥地面拖的油光可鉴,还在电脑桌上放上学生给我的不同季节的花。简陋的宿舍总显出几分妩媚,叫我心情大开。坐在屋子里, 或看喜欢的书,或写写随笔,伴随窗外的鸟鸣,真是神仙般意境。

我眼中总容不得沙子 。宿舍门地面内外交界处,有一条和门的宽度相当的缝隙,缝隙处还有两个深陷的坑。打开门与室内的地面总不那么协调,影响我的视觉冲击,感到很不舒服。想让正在学校施工的师傅给我补补,我真不忍心,他们昨晚打线浇深夜,多辛苦。这样想着,还是觉得自己动手补缝比较妥。于是,我一大早,就向施工队要了一点水泥和沙子,又借用他们的小桶装了他们给我搀和好的“现品”和淌铲(我不知道补缝的工具叫啥名称,就自己给起了淌铲的名字) 按照他们给我指点的方法,我就开始了泥水匠工作,填补那条缝隙和坑,及我要经过的走廊上另外两条同样的缝隙和坑。费了我九牛二虎之力,干的我大汗淋漓,手板水泡四起。足用了我两小时才把那三条缝补好。哎,补缝的神力还真大。过道显得平整多了,好像也宽敞多了,打开门,整个室内外浑然一体,也协调多了,舒服多了。我的宿舍内外 也让我感到可爱得很。我更喜欢我这间陋室了。

很多时候,我们做老师的何曾不是在补缝呢?于我们自己,我们要不停的“补缝”。只有不停的给自己充电,才能填补知识上的不足,从而让自己知识渊博。做人做事,我们得不停的吸取前人的经验,来填补虚空的阅历,以丰富自己的人生,变得有涵养;还要不停的接受批评教育,以完善自己,以免走弯路。于学生,我们做老师的也要不停的去补缝。在课堂上,我们生怕那点知识遗漏,如果有遗漏,我们得想千方设百计都要给补上;在思想教育上,我们也生怕他们犯错误,如果犯错误,我们得去说服教育,填补他们思想的空缺,以便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看来,缝缝补补的光荣传统我还真不能丢掉了。(洪山九年制学校   林俊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