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汉滨区人民政府> 专题栏目> 教育资讯> 正文内容

教育随笔:充电

时间:2014-07-30 17:01  作者:源自:
 

人们把知识的再学习和能力的再提高比喻成充电。教师只有不停地“充电”,方可满足教育的需求及学生的“胃口”。

校本研修是最基本的自身“充电”。教语文的需要不断地读书、写作;教数学的,要不断的演算、推理;教外语的要不断地记单词、朗读;教音乐的要歌唱,教体育的要强化自身的体能等。当然,任何学科知识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这自身的“充电”空间非常大。教语文学科的须上知天文,下晓地理,经天纬地,博古论今;教数学学科也得懂逻辑学,美学价值;教外语的也需有文学素养;教音乐,体育也得具备审美情趣等。

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是“充电”。自参加继续教育以来,我的教育教学理念始终紧跟时代的步伐,从未因年岁的增长而止步。我从2007年一直在安康技术学院进行每三年一次教师继续教育培训。今年我又参加了第四届继续教育培训。聆听专家学者的讲课,我就像饿汉见面包,穷鬼捡到馅饼,拓荒者见到新大陆。我惊叹专家的学识,推崇他们对于教育教学的热爱及钻研,探求的执着;我渴望学到他们授予我的教育教学手段,我认真听着,记录着,思索着,感觉“电流”汨汨淌进大脑。短短几天的学习,我似乎明白“高效课堂”的流程,微课的制作,敬业的别样解读,文化与旅游的关系,更深理解了中学生心理需要的教育艺术,语文教学的艺术与魅力于学生的生活情趣的熏陶等。即便是因晋升职称之需要,我认为我们每个老师都应该珍惜这样难得的、亟需的“充电”提高的机会。

培养高雅的生活情趣也是“充电”。如果我们不注重学习创新,培养生活情趣,很容易产生职业倦怠。一个没有高雅生活情趣的老师,他的课堂应该是死板,枯燥的,乏味的。因为课堂也是艺术的天地,艺术是相通的。生活的艺术是艺术的最高境界。我们要抱着欣赏的眼光来看这个是世界,保持一颗童心,爱心。假期去旅游,参加社会公益活动;时刻关心社会动态,看新闻,读报纸;培养文艺爱好或体育,书法爱好;或养花,养宠物,看球赛,跳舞等。在教书育人的同时,别忘了要融入到社会中去。只有这样,我们的老师才会越老越吃香,越老越充满活力,越老越有文化底蕴。

饱充电力行千里,学海无涯任我游。朋友们,别忘了时时刻刻“充电”哟。(洪山九年制学校  林俊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