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汉滨区人民政府> 专题栏目> 教育资讯> 正文内容

教育随笔:品一盅茶 览一篇文

时间:2015-02-05 17:14  作者:源自:
 

近日,为父亲购置了一套功夫茶具,他素来爱品茶,而我只因喝茶无法入睡向来不敢轻易品茶,在捣致功夫茶时,却突已发觉自己甚少了那种文绉绉的茶韵,与茶道茶艺偏离深渊,便也觉得可笑。而父亲每每在品茶之余会与人高谈阔论,而这种高谈阔论皆来自于他丰富的人生阅历以及览阅的群书。说到览阅群书,我到觉得茶与书颇为融洽。

从小,父亲要求我每天写日记,小时候不理解,只觉得每天发生的事情都是一样,上学放学,无从下笔,总是糊弄过去了事。每每被父亲发现,便也免不了一顿责备或是吃竹棍。但是,后来,竟然养成了记日记的习惯,这种习惯一直持续到大学毕业。毕业后,也不知道具体什么原因,竟然就被搁置了。还有读书,自小他便为我购置各类书籍要我阅读,随着年龄的见长,也逐渐发觉书的乐趣,也会将自己喜欢的语句抄在自己的心情本上。

如今,我竟也做了语文老师,孩儿们今年三年级,我也学着父亲曾教导我也要求孩儿们每天写日记,不要求他们的文笔多么美丽,不要求一定要逼着他们写出什么事情来,因为我知道,这是一种习惯的培养,日子久了,只要他们坚持做下去了,好的文笔自然就会流露出来。

可巧,学校开始打造书香校园了,学习“新教育”里的一诵三读。我们从学校图书馆借了六十本书,孩子们又自己捐了三十来本书,我们有了自己的书柜。孩子们每天读书的积极性非常高,我也要求他们每次读完都在本子上做读书笔记,摘录下自己喜欢的语段。孩子们的兴趣很高,每天坚持着读书、做笔记。

每天读书的时候确实也是最为心情舒畅的时候,没有吵闹,没有嘈杂,每个人都沉浸在书的世界里,无论是进入了动物世界,还是奇幻领域,亦或是古典中国风,西方惊奇,而我们确实也都沉浸在了书的世界里,安宁祥和。

假期里,如果有暖暖的阳光,更会捧上一本书,享受阳光,享受书带来的宁静。

书香,茶韵!书中之墨香,茶中之味觉!茶,是中华民族的举国之饮。发于神农,闻于鲁周公,兴于唐朝,盛于宋代。中国茶文化糅合了中国儒、道、佛诸派思想,独成一体,是中国文化中的一朵奇葩,芬芳而甘醇。说到此,边愈发觉得与书真的是互为一体吗?书中所言,茶道尽显。

例如最具儒家思想关于对茶的诠释在历代茶诗中,当属唐卢仝《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这一千古绝唱有颇有代表: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轻,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惟觉两腋习习清风生。蓬莱山,在何处?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

儒学认为天地人文都在情感理性群体和谐相处之中。“体用不二”,“体不高于用”,“道即在伦常日用、工商稼耕之中”,在自然界生生不息的运动之中,人有艰辛、也有快乐,一切顺其自然,诚心诚意对待生活,不必超越时空去追求灵魂不朽,“反身而诚,乐莫大焉”。这就是说,合于天性,合于自然,穷神达化,你便可在日常生活中得到快乐,达到人生极至。我国茶文化中清新、自然、达观、热情、包容的精神,即是儒家思想最鲜明、充分,客观而实际的表达。

而生活,也亦如这茶。例如红茶口感香甜味醇,如铁观音主要是它具有明显的白玉兰香,茶汤清爽回甘,就像那些豪爽性格的人们,总是大气豪爽,给人干脆之感;如普洱茶滋味醇厚回甜,汤色红浓,生普滋味醇和略涩,回甘持久,就像那些有着丰富阅历的人们,他们的人生总是值得去探讨回味。又如淡淡的茉莉花茶,味道淡淡清甜,仿若小姑娘们的花样年华,淡雅美丽。

闲暇之余,沏一壶茶捧一本书,无论是独坐阳光明媚的窗前,还是伏案烛光摇曳的灯下,任茶香和书香缓缓地交融,生活中的繁杂便全然挥去,剩下的只是如水的心境。如微风拂面而来,立即倦意全消。时间久了,自然便养成了这般习惯,凡是捧书来读之时,总会沏上一杯自己喜爱的茶,否则便少了许多滋味。我既偏爱读书,又渐渐嗜好饮茶。在我心中,读书与品茶一样,宛若与佳人私语,你只能在慢慢交流中才能品味到妙处,感受到精髓,滋生出依恋。(洪山镇九年制学校  彭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