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汉滨区人民政府> 专题栏目> 教育资讯> 正文内容

流水花千树 春风又一程

时间:2017-08-20 19:47  作者:源自:区教体局

在流水人的心目中,流水中学是神圣所在,蓝天白云,绿水青山,古朴小镇,山环水绕,在初秋恰似一幅迷人的水墨画。

这所创建于1958年的学校,是新中国安康县境内最早的五所中学之一,也是原安康县南山片区唯一的一所完全中学。从这所具有浓厚人文气息的学校里,走出去不少在安康、陕西乃至全国都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优秀人才。他们或从政,或经商,或投身科研,但不管如今身在何处,身份如何,他们始终不忘流水,不忘流水中学。

8月12日,从流水中学走出去的30余名各界精英代表又回到母校,共同庆贺该校今年高考本科成绩上线率达到51.67%,共同见证新一代流水青年飞跃秦巴深山走向广阔世界。在当天的高考奖励及帮扶座谈会上,汉滨区流水商会筹资5万元、江北高中筹资3万元,奖励了高考本科上线的学生及为此付出艰辛努力的教师团队。

这是流水中学2013年恢复高中招生后,送走的第二批优秀高中毕业生,也是流水商会第二次在该校组织高考奖励会。去年这个时节,流水中学恢复高中后首届高考就有44名学生本科上线,他们同样收到了来自流水商会的祝贺和奖励,感受到了作为“天下流水”人的荣耀。在去年的奖励会上,流水商会秘书长谢开勇曾表示,希望每年都组织流水籍精英回到母校,为高考学生们送上祝福和希望。

去年,本科上线率为48.35%,高出汉滨区农村高中本科上线率11个百分点,今年本科上线率达到51.67%,比去年又有新的突破。这对于安康一些老牌名校来说,也许算不得耀眼,但对一所蜗居深山、历经曲折的农村中学而言,这确实是历史性的突破。

2009年,为响应国家教育布局调整,流水中学停止高中招生,2011年高中部正式撤离。此后,600余名学生家长向政府表达心声,渴盼恢复高中,不少从流水中学走出去的校友也四处奔走,经过几年努力,才最终于2013年恢复高中招生。

失而复得的教育权与受教育权,让流水人重新审视“教育”这两个字的重量。政府支持、商会助推、贤达助力,多方合力拧成一股绳,学校一手抓基础建设,一手抓内涵提升,卧薪尝胆、筚路蓝缕,仅仅三四年时间,已经用成绩充分证明了这所学校存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不但给了流水学子新的希望,也延续了天下流水的文脉。

“为什么不少流水人在社会上活动时受人尊敬,根源就在于流水中学。因为有了流水中学这个摇篮,才能造就这么一批人。”这是不少流水籍精英的心声。“不图娃们个个都能考上大学,个个都成大才,只为让他们接受良好的基础教育,以后能自力更生。这不是他们自己的事,也不是一个家庭的事,这是所有流水人的事情。”这是流水人的共识。

曾经的流水中学已随安康电站的修建永沉湖底,搬迁后的流水中学背靠青山,三面环水,钟灵毓秀,人杰地灵,蕴含着厚重的育人气息和文脉秉赋。而今,流水中学正以诱人的身姿展现在世人面前,政府欲投资1500万元迁建流水中学,将建成镶嵌在这个“中国最美小镇”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流水中学这所饱经风霜、屡创辉煌的学校将会再续辉煌,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为流水中学点赞,就是为安康、为国家孕育更多栋梁之才而鼓与呼。(安康日报科教周刊2017年8月17日 记者 熊锋 于延琴 陈曦/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