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汉滨区人民政府> 要闻动态> 最新消息> 正文内容

汉滨区:“新社区工厂”实现楼上住人楼下就业

时间:2018-08-21 10:53  作者:朱骏源自:
       汉滨区抢抓苏陕扶贫协作机遇,围绕“政府引导、能人引领,以厂兴社、厂社融合,基地孵化、连锁推进”的思路,千方百计创办社区工厂,为群众稳定就业增收搭建平台,有效破解了搬迁后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聚集的问题,实现贫困户“一人就业、全家脱贫”的目标。

盛夏时节,走进汉滨区谭坝镇松坝社区哈德宝毛绒玩具社区工厂,二百多名工人正在有条不紊地裁剪、缝制、填充一道道工序井然有序。

39岁程爱明是松坝社区的贫困户,全家3囗人,右腿残疾,全家生活很苦。看到在家门口创办了社区工厂,技术要求不高,他便积极报名参加培训,进入工厂上班。

 松坝社区贫困户程爱明告诉记者,他在社区工厂上班有四五个月了,离家也近,上下班很方便,每个月能拿到2000多块钱,也能照顾父母。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双手,早日实现脱贫梦。

谭坝镇地处北部山区,辖10个村(社区),全镇有在册贫困户863户2736人。如何让农村剩余劳动力和贫困家庭人员增加收入,是镇党委政府最关心的问题。今年2月份,谭坝镇以苏陕扶贫协作为突破口,积极引进扬州仪征哈哥宝公司在松坝社区创办毛绒玩具厂,让搬迁群众在家门口实现务工增收。现在,谭坝镇已经引进社区工厂4家,共吸纳103个贫困劳动力就地就业。

毛绒玩具工厂生产技术简单,劳务需求量大,对从业人员文化素质和技能要求不高,经过简单的技能培训就能上岗,尤其适合需要照顾家庭的妇女就业。目前,工人平均工资1800元左右,最高拿到3000多元,是个富民增收的好产业汉滨区谭坝镇党委书记陈康玲如是说。 

弘华智能电子科技是一家生产磁性元气件的制造企业,产品广泛应用于数码及家电产品、LED照明等领域,公司总部在广东省惠州市。2017年11月,公司总经理蔡超积极响应政府号召,与亲友一起投资200万元,回到家乡七堰社区创办了社区工厂。目前,公司又在大竹园镇粮茶村、沈坝镇中心社区建立了两家社区工厂,总共吸纳180多人务工,其中有贫困户63人,年产值可达350万到400万元。

安康市弘华智能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蔡超说,回到家乡创业,把工厂建在社区,一方面能够让居住在社区的群众和贫困户就地就业,务工增收。另一方面也减少了建设厂房的成本,用于扩大社区工厂建设规模,带动周边更多的父老乡亲早日脱贫。

据了解,为切实解决“搬得出、稳得住、能脱贫”问题,汉滨区通过扶持社区内本土企业、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吸引外来企业投资建厂等多种方式,对入驻企业实行配套厂房、减免三年厂房租金和水电费,给予技能培训补贴和产业奖补等政策措施,让企业真正能够扎根当地生产经营,贫困户从原来的“等、靠、要”到用自己的双手实现脱贫,成功做到了“一人进厂、全家脱贫,当年进厂、当年脱贫”。截至目前,汉滨区已在谭坝、大竹园、县河、沈坝等建成社区工厂31家,涉及电子、服装、鞋业、毛绒玩具等行业,辐射全区17个镇20个社区,吸纳就业2100人,其中贫困户560人。

“我们坚持“就业围绕扶贫转,岗位跟着群众走,工厂围着社区建”原则,通过保姆式服务、订单式培训,大力培育社区工厂,让车间变教室,让师傅变老师,让农民变工人,让新社区工厂变成就业脱贫的主抓手,力争实现全区每个移民搬迁社区建成一个新社区工厂目标使社区居民成为“产业工人”,让“小工厂”成为“大产业”汉滨区城乡就业服务管理局局长魏东鹏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