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滨区对标省市要求,深查细找,边查边改,立行立改,有序推进干部作风问题排查整改工作。
精心组织,排查整改从严从实。一是及时传达贯彻。全市传达贯彻省委关于中办督查组反馈意见整改部署有关精神会后,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及时专题召开区委常委会议,传达贯彻各级领导讲话和有关会议精神,对全区整改工作进行总体安排。成立干部作风问题排查整改工作领导小组,抽调区纪委和区委组织部2名工作人员集中办公,明确责任要求,确保工作有序开展。二是周密安排部署。印发《关于中央办公厅督查组作风建设专项督查反馈意见整改的实施方案》、《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干部作风的通知》等三个文件,指导各级各部门聚焦突出问题,夯实工作责任,严肃彻查彻改。同时,结合区委中心组学习会、区委意识形态工作研判会,对全区干部作风问题排查整改进行再动员、再安排、再部署,力求整改工作细之又细、深之又深、实之又实。三是迅速掀起热潮。区委组织部会同区纪委监委抽调20名干部成立10个暗访组,采取实地检查、走访调查、现场取证等方式,首批对全区57个部门干部工作纪律情况进行了明察暗访,强化问责追责,倒逼干部担当作为。制定宣传工作方案,组织各级各部门充分利用宣传栏、微信群、QQ群、区级网站全方位宣传作风整改工作目的、要求、措施,在陕西党建网、安康先锋网、安康党风廉政网等媒体刊发稿件20余篇,大力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倒逼干部作风取得实质好转,迅速掀起整改热潮。
深查细找,作风问题找准找实。一是结合自身找问题。各镇办、各部门通过召开党委(党组)会、领导班子会等方式,组织学习整改要求,制定自查方案,通过干部自查、股室和下属单位排查、领导指导查,努力把工作做细做实,坚持把问题找准找透。二是深入基层访问题。党员领导干部结合脱贫攻坚、基层党建、环境保护、项目建设等重点工作,带头深入包联镇村社区、田间地头、企事业单位走访调研,查找“四风”问题、民生需求和工作薄弱环节,为排查整改找准“着力点”和“风向标”。据统计,目前各级各部门查找出遵守政治纪律方面、慢作为不作为乱作为、慵懒散慢虚、“四风”隐形变异问题共计520条,经集中梳理归纳为四个方面13项问题。三是开展调研查问题。2月份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调研以来,全区103个单位6653名党员干部,通过召开座谈会、发放调查问卷、谈心谈话等方式,查找党员干部在“四风”方面、在践行初心和使命上不适应、在“为政不为、为政不廉”方面存在的问题600余条。各级各部门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立行立改,建立问题台账,从群众身边的问题、马上能改的问题改起,及时让群众看到变化。
边查边改,自查整改做细做实。一是落实整改责任。区委组织部和区纪委明确专人,对各级各部门的自查方案,问题清单、责任清单、任务清单及整改台账,整改方案严格审核。要求自查整改必须由单位主要负责同志亲自抓、负总责,整改方案问题必须细化,整改措施必须实在,整改要求严格,切实将整改任务落实到每个部门、每个单位、每个责任人。对问题查找不深入的11个单位要求重新自查,对整改方案不具体、责任不明确的6个单位要求重新研究,确保责任夯实、措施管用,排查整改任务按期完成。二是强化督查检查。认真制定督查方案,组建督查队伍,采取明察与暗访、定期与不定期检查相结合的方法,每周安排1至2次,每次暗访2天左右,必要时,随机进行检查。目前已经组织开展两轮督查,基本实现镇办、区直部门、村(社区)、窗口单位、重点项目建设现场等领域全覆盖。各统派直管纪检组围绕上班纪律、工作效率、为民服务等方面,对各派驻单位持续开展明察暗访;区教体局、区卫计局、区交通局、区水利局等单位组建督查队伍,在本系统开展全覆盖、滚动式、追踪式督查检查,进一步传导压力,倒逼干部担当作为。三是严肃执纪问责。制定下发《关于加强优化营商环境监督执纪问责工作实施方案》《关于全区生态环境保护暨秦岭生态环保问题整治问责工作实施方案》,及时收集排查、处置问题线索,建立专项工作台账,严肃查处违纪违法问题。8月份以来,共处置生态环保领域问题线索7件,立案7件,党纪政务处分2人;处置优化营商环境领域问题线索13件,立案13件,党纪政务处分13人;处置“为政不为”问题线索13件,立案8件,党纪政务处分9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