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传工作是脱贫攻坚的一项重要内容,做好扶贫宣传工作是贯彻落实党和政府各项扶贫方针政策的有效途径,是促进全社会了解扶贫、认识扶贫、参与扶贫的重要手段,是凝聚社会扶贫资源的重要抓手。
近年来,汉滨区积极探索宣传途径,不断创新方式,充分运用各种载体和新闻媒体,构建“立体化”宣传格局,充分发挥舆论引领作用,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有效支撑,真正使脱贫攻坚工作做到有格局、广宣传、入人心的目的。
朱骏,是汉滨区新闻中心一名工作人员,现在他又多了个身份,是汉滨区“1+1+1”主题宣传报道组成员之一,近日他不是奔波于各镇村安置社区、田间地头,就是伏案于办公桌前,忙着整理下乡采访的稿件。
这种工作状态,是汉滨区自8月份启动新闻宣传“1+1+1”工作机制运行以来,朱骏和他的战友们,个个都加班加点,白天下乡采访拍摄,晚上加班采写稿件,都总想着把自己承担的主题报道完成的尽善尽美。围绕每月确定的主题,大家的干劲更足了,知道“干什么?怎么干?怎样才能干好?”
据了解,为进一步强化意识形态宣传工作主体责任,充分掌握新闻舆论工作主动权,全面加强新闻宣传工作,汉滨区委宣传部结合汉滨实际,经过前期调研和筹备,并征求新闻媒体代表意见和建议,按照“正面宣传形成攻势,负面舆情正确引导”的目标,在今年下半年推出了新闻宣传“1+1+1”工作机制。即:一个专门工作机构,一套正面宣传激励机制,一条负面舆情快速交办处置回应通道。每月形成主题报道小高潮,每季度围绕全区中心工作策划一个主题,邀请在安新闻媒体,走进汉滨生产一线、田间地头进行现场新闻发布活动,每年围绕全区重大工作创新、重要经验成效精心策划,推出至少一个工作品牌。迅速形成强大的新闻舆论合力,新闻宣传工作捷报频传。
三个月来,在省、市各级在安新闻媒体的支持下,区委宣传部持续加强同各新闻媒体的密切联系、深度合作力度,分别围绕全区在省、市考核中实现“三连优、四连进”主题、“汉滨区资产收益扶贫模式”、“汉滨区脱贫攻坚奋力追赶”推出了三大系列主题报道,实行一题多写、一稿多投,多层次、多视角、全方位立体的宣传和推介。《山坡盖“被子” 农民赚“票子”》、《激发脱贫内生动力》、《坚守,只为硕果盈枝》、《敢创敢为敢争先》、《补短板 强引擎 打赢工业追赶超越硬仗》、《“汉滨速度”摘取区域经济发展“四连进”“三连优”》、《汉滨区:“新社区工厂”实现楼上住人楼下就业》、《汉滨:电子商务让扶贫产品走出大山》、《汉滨区:资产收益扶贫撬动三农发展》、《汉滨:搬进新家园开启新生活》、《汉滨区:“光伏发电”项目让贫困村“阳光变现”》一大批优秀稿件在省、市主流媒体重要版面、重要时段刊发。实现了近年来同期新闻发稿数量质量新高、连续无汉滨负面报道、电视广播“双突破”等一系列佳绩。
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汉滨区不断强化舆论攻势,成立汉滨区脱贫攻坚宣传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关于脱贫攻坚宣传工作实施方案》,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研究当前重点工作。在开展扶贫新闻报道上,不仅仅局限于会议报道、领导调研,还重点把镜头聚焦基层,让群众当主角,大力宣传农民典型、经验、创业的成果,激发群众脱贫自信,讲群众自己的脱贫故事,进一步坚定群众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的主观能动性。
同时,结合新民风建设、送文化下乡活动,全区各地纷纷开展扶贫扶志先进表彰活动,激励广大群众自强自立,一大批农民群众由原来的“要我脱贫”变为“我要脱贫”。充分利用“汉滨新闻”、“汉滨扶贫”微信公众号和“汉滨脱贫攻坚”微信群、各单位微信工作群、QQ群等新媒体平台发布脱贫攻坚知识,通过区、镇、村三级宣讲,综合运用第一书记培训、文化下乡、村组会等多种方式手段,走村入户,有针对性地宣传扶贫政策和扶贫措施,全方位多角度的宣传报道,及时推送相关工作亮点和成绩,对脱贫攻坚进行全面宣传。通过整合全区新闻宣传骨干力量,及时总结提炼汉滨工作经验成效,定期推出了主体宣传报道,大大提高了新闻宣传效率,提升了新闻报道质量,全面展示了汉滨经济社会发展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