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水镇坚持问题导向,健全机制,采取思想教育和机制管理、关心关爱相结合等方式,扎实推进社区矫正工作,切实维护辖区社会安全稳定。
思想教育要“勤”。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想懈怠、认识不到位容易导致矫正人员脱管、脱教,从而引发再次犯罪、危害社会等严重问题。流水镇以思想教育为出发点,不断提高在矫人员及刑满释放人员的法律意识。一是开展集中学习活动,每月镇司法所组织在矫人员学习《社区矫正管理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等法律法规,并通过讲解犯罪案例,从犯罪动机的产生到行为的实施深入分析,使矫正人员明白不自律、法律意识不足是导致犯罪的重要原因,从而增强矫正人员的悔罪意识、自新意识,让他们自觉服从管理。二是强化心理辅导。流水司法所加强对矫正人员及刑满释放人员的关怀,定期开展走访,加强与矫正责任人的联系,详细了解矫正人员家庭、生活情况,对其进行心理疏导,帮助解决生活工作难题,使他们认识国家宽严相济的政策,认真改造,鼓励帮助矫正人员积极参与劳动,重塑他们回归社会的信心,迅速承担起家庭责任和社会责任。
制度管理要“精”。制度管理是加强矫正人员管理的长效保障。流水司法所创新制定“双8”制度,每月坚持开展在矫人员8小时教育学习与8小时义务劳动,提高矫正人员的自律意识与规矩意识,尤其在全国“两会”期间,要求矫正人员必须按时统一报道参与学习与劳动,定期汇报思想,避免出现脱管、漏管情况。镇司法所对矫正人员进行不定期电话监督,确保矫正人员随时保持通讯畅通,未出辖区。同时,完善信息管理。充分利用社区矫正管理信息系统,实行矫正人员网络管理,查看预警信息,完善档案资料,实行痕迹化管理,确保在全国“两会”期间,在矫人员管理规范。
关心关爱要“真”。流水镇积极推行“真情关爱”模式,秉持“一份关爱、一份热忱”的理念,在日常管理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真正做到“温情感人、亲情暖人、真情助人”, 让社区服刑人员的矫正之路洒满法治阳光。针对社区服刑人员,突出人性化关怀,定期开展社区矫正走访,深入社区服刑人员的工作单位、家庭、街道等,采集就业情况、家庭环境、存在困难等动态信息,及时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和基本信息。对家庭生活困难的,充分发挥村社区、矫正志愿者、社会组织等力量开展困难救助,确保帮扶到位。对于生活出现严重困难,积极帮助他们联系民政、劳动保障等相关部门,用真情、善心感化社区矫正人员,让其安心生活,认真履“责”,有力地促进了辖区安定、社会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