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专业技术人才引进的建议

题目 关于加强专业技术人才引进的建议
领协代表 孙炜炜 所属代表团 第三代表团
正文

关于加强专业技术人才引进的建议

 

 人才是竞争之本,发展之源。近几年,我区政府不断推进人才资源管理水平,健全完善人才机制建设,大力实施人才兴区战略,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但是,由于我区经济基础薄弱,各行各业的人才缺乏依然比较明显,特别是专业技术人才短缺尤为突出,成为影响经济发展和提升人才资源竞争力的瓶颈。而人才的引进是人才发展战略的关键所在。为此,加大专业技术人才引进力度,应当引起区政府和相关部门及社会各界人士的高度重视,积极采取措施予以解决。

一、问题分析

1、客观条件限制区经济基础薄弱区位优势不足,信息交流缓慢福利待遇较差,对专业技术人才缺乏吸引力。

2、人才需求信息不透明,政府宣传工作力度不够。对于本地人才,与高校招生缺乏有效对接,对考生填报志愿缺乏指导;对本籍在校大学生,缺乏有效的回乡就业引导。

3、对引进、管理、使用专业技术人才,缺乏相应的配套措施和完善的政策体系,尤其是在解决紧缺专业技术人才问题上,缺乏灵活的、有效的应对措施和激励手段。

二、建议

加快制定加强专业技术人才引进实施办法,明确相关的激励政策措施,吸引更多的专业技术人才来汉滨工作。

1、留住本地人才。由于受经济水平、交通条件、发展前途等多种因素影响,从外地引进人才相对困难,即使引进了也难以留住。因此,必须大力培养使用本地人才,造就一批扎根汉滨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

1)因势利导。建议政府利用每年填报高考志愿的时机,向高中毕业生做未来汉滨发展的专题报道,宣传汉滨各类人才的需求情况及相关人才培养政策,从填报专业志愿方面给予导向,使更多的汉滨学子学成归来,建设家乡。

2)对于住建、水利、交通、农林等行业紧缺的专业技术人才,实行定向委培模式。由区政府与高校衔接,并与学生签订委培协议,资助学生完成学业,学生学成归来接受区政府安排工作,并制定服务期限,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培养更多的应用型人才。

3)利用每年寒暑假召开在校大学生座谈会,向他们展示汉滨发展的美好前景,让他们更加了解家乡、热爱家乡,认识到政府的重视、家乡的需要,使更多的本籍人才回到家乡、报效汉滨。

2、吸引外地人才。坚持以人为本,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营造良好的用人环境。提高福利待遇,以政策留人、事业留人、感情留人。

1)保障人才住房。向外地籍人才提供500/月的租房补助,补助期限为一年;对于在汉滨工作满一年的外地籍人才,可申请公租房租赁保障和共有产权保障,切实营造引得进、留得住的就业环境。

2)政府每月组织举办机关事业单位以交友为主题的联谊活动,为单身青年提供健康文明的感情互动交流平台,使他们扩大交友范围,拓宽沟通渠道,在活动中建立友谊、发展爱情、走进婚姻,使优秀人才真正扎根安康,服务汉滨。

3.优化就业环境。健全机制,畅通人才进入渠道,改进和完善人才培养、引进、流动等方面的体制机制。对于高层次人才,特别是紧缺专业技术人才的引进,要打破框框,放宽政策,大胆使用,可在核定编制额内,探索“用人单位选人,人社部门审核”的进人机制,建立引进紧缺人才的“绿色通道”;完善分配政策,将薪酬与业绩挂钩,激发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回复

        

汉滨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关于对区十八届人大会议第31号建议的复函

 

孙炜炜代表:

您好!您在汉滨区第十八届人代会上提出的《关于加强专业技术人才引进的建议》收悉,我局高度重视,积极调研走访并认真研究讨论。您着眼于人才兴区战略高度,客观分析了制约我区人才突破发展的不利因素,从吸引人才、使用人才、留住人才等方面提出了很好的建议,这些将对我局今后的人才工作起到助推作用,现将您提出的建议答复如下:

一、我局在人才工作方面的主要工作

近年来,按照省、市人才工作有关要求,我局多措并举,认真做好人才工作,为汉滨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一是认真开展机关事业单位公开招录(聘)工作。自2013年以来,我局根据各机关事业单位工作实际需要,通过陕西省公务员公开招录为镇办机关补充公务员160余名(兼顾脱贫攻坚工作实际需求,为镇补充建筑类等专业管理人才),通过安康市事业单位统一公开招聘、实施振兴计划、医学定向本科生招聘等方式,为教育、卫生、农林水和镇办等事业单位补充专业人才1330余名(尤其是近2年来,结合我区产业发展和重点项目实施,加大对农业、林业、水利、环保、住建等部门行业专业技术人才的补充);二是认真做好高层次人才招聘工作。自2013年以来,我局会同环保局、教体局、卫计局等事业单位主管局,为其所属事业单位招聘硕士研究生学历人员和接收免费师范生140余名;三是通过选调等方式,为汉滨初中等重点中小学,从周边县区引进优秀教师220余名,为汉滨区一院引进学科带头人和骨干力量17名(区一院对引进的学科带头人执行年薪制,提供人才公寓精装住房);为区蚕茶果技术推广中心引进资深茶叶技术专家1人。四是探索公立医院自主聘用人员模式,制定了《汉滨区区级公立医院编制人事制度改革工作试点方案》,在各区级公立医院,实行编制备案管理试点和全员聘用制度,实现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确保各区级公立医院编内、编外聘用人员在职称晋升、竞聘上岗、工资福利等方面享有同等资格,进而极大的调动了现有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五是搭建交流平台,每年通过举办“春风行动”、高校毕业生就业洽谈会签约等活动,为高校毕业生和有专长求职人员提供就业择业平台。

二、当前人才工作的面临的体质、机制等瓶颈因素

近年来,为维护政府公信力,规范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省委组织部、省人社局联合下发了《陕西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管理办法》等管理规定,对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管理权限做了调整,要求所有事业单位新进人员必须经过统一公开招聘。对高层次人才年龄下限进行上调,对紧缺人才招聘申报、确认、核准等做了具体要求,这些管理规定已成为人才工作不可逾越的红线,加之我区工业基础薄弱,财政收入捉襟见肘,单位用人机制体质单一等客观因素制约,人才工作推进较为缓慢,难以紧跟发展实际需求。即便在公立医院用人体制和薪酬管理等方面有一些创新,但体制机制的突破创新之路历来都是曲折坎坷,具体工作中往往都是想得好、说得多、做的少。

三、下一步打算

认真贯彻落实《中共安康市委、安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安康市“百千万”人才工程实施方案》、《安康市大力吸引人才人口若干政策措施》和《中共汉滨区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党管人才工作深化人才发展机制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我局已会同组织、编制、财政等部门制订人才干事创业激励措施,待报区委、区政府审定实施,全面推进汉滨人才优先发展战略。

(一)定期开展高层次人才招聘工作。对无空缺事业编制但确属专业紧缺、急需补充人员的,按年度不少于30名的数量安排周转编制,专项高层次人才招聘,待用人单位自然减员后予以收回。

(二)健全高层次紧缺人才的吸引机制。凡安康籍“双一流”高校本科毕业生,地市级及以上学科带头人和紧缺技能(含有关行政主管部门认定的“教学能手”、“名医”、高级技师等)和各类高层次人才,按照“渠道不变、专业对口、职级对等”的原则,可申请调到汉滨区机关事业单位工作或与辖区企业签订劳动合同建立劳动关系。凡调入人员原有行政职务并兑现工资的,予以保留原职级待遇;原聘任专业技术职务的,可不受接收单位的专业技术岗位设置限制,聘任原聘职务并兑现工资。对符合我区产业发展,属区内企业紧缺人才的,列入区人才储备库进行管理并根据贡献情况进行政府表彰奖励。

(三)发挥人才储备库的储备、中介服务功能。分行业、专业、类别、层次等建立健全人才储备库。全区各级机关企事业单位可根据业务和产业发展等,向区人才工作站(设在区人社局)提出技术、技能需求意向。经审核,区人才工作站可按自愿协商、有偿服务的原则,组织入库人员开展专、兼职从事技术指导与服务,依规给予服务报酬。

(四)加大柔性引才和工作站扶持力度。鼓励区属国有、“四上”企业,柔性引入急需、紧缺特殊人才。对与用人单位签订一年以上协议(项目合作、技术入股、任职聘用),根据工作成效予以奖励。允许区机关事业单位利用公务费等自有资金,对因自身技术力量薄弱难以完成的项目策划、城市旅游规划、法律服务、金融管理、产业布局等方面的工作,经区人才工作站审核后,可采取聘用技术顾问或短期兼职等方式,向市场购买智力服务,柔性引入技术人才。支持“名师、名医、名家”工作室建设,由区财政给予一定建设补贴。

(五)鼓励在外创业成功人士返乡投资兴业。完善汉滨籍在外创业成功人士信息台账,鼓励区内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经各级党委(党组)审批后,以帮扶结队的形式,建立沟通渠道,吸引汉滨籍在外创业成功人士返乡投资兴业。对帮扶干部给予招商引资奖励政策。

(六)健全本土人才培育机制。应通过“走出去、引进来”的方式开展集中调训,鼓励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进修深造和学历教育,落实各类网络专项培训,有组织地开展“上挂下派”和跟岗学习,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需求,鼓励各单位每年有计划的选派行业优秀人才到科研院所、高校、医院进修培训、脱产学习;鼓励机关事业单位在职人员带薪攻读研究生学位,学习期间停发奖励性绩效工资或公务员工作补贴,毕业后取得硕士、博士学位且继续在我区服务满两年的,给予学费补助。

(七)健全人才保障体系。通过设立人才专项基金、建立人才公寓、解决子女入学、定期组织体检、贡献表彰奖励等方式,建立人才保障体系。

(八)发挥绩效考核调节作用。根据政策规定,结合行业特点,选定各行业具有代表性单位,探索绩效考核管理办法,激励干部有所作为,真正体现按劳分配和多劳多得,杜绝“干好干坏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防止出现一潭死水的境况。

(九)做好宣传,鼓动高校毕业生返乡或来汉滨就业创业。制作反映汉滨经济社会发展面貌、涵盖就业创业优惠政策的精品宣传片,在高校人流密集地或政府门户网站播放,引导有识之士,建设汉滨。

孙炜炜代表,衷心感谢您对人社事业的关心和支持,也欢迎您一如既往地对人社工作进行监督,提出好的意见和建议,促进我们改进工作,服务社会。谢谢!

 

附:征询意见表。

 

 

 

汉滨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186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