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进一步规范村民自建房的建议

题目 关于进一步规范村民自建房的建议
领协代表 田玉峰 所属代表团 第十代表团
正文

关于进一步规范村民自建房的建议

农村房屋建设是改善农民居住环境、提高生活质量、促进农村和谐发展的基础工程。省第十三次党代会对安康的定位是把安康建设成休闲养生的秦巴明珠城市。乡村旅游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使村民收入的不断增加,广大村民对改善居住条件的要求日趋高涨,住房标准和档次不断提高。但农村建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不断显现,亟待解决。

一、当前农村建房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农民建房还是承袭传统方式,家家户户搞单干。想建哪里就建哪里,想怎么建就怎么建。随心所欲,对房屋的朝向、宽度、高度等随意性较大,很少考虑村庄的整体性及四邻的关系。对供电、供水、排污等公共设施考虑不周。同时,村民建房过程中还存在盲目攀比现象,从而出现房屋的高低不一,严重影响村庄的形象,破坏农村主体环境。加之各家各户之间因不按规划盲目建设,也极易引起邻里纠纷。

2、虽然村民整体经济发展较好,但镇村集体经济相对薄弱。村内的道路、排水、等休闲配套设施还不能完全满足群众的需要。很多老村庄的原宅基地较低,新翻建房屋和未翻建的房屋之间落差大,致使村内道路高低不平,出现出行和排水不畅。部分村民通过私自换地,占用基本农田等方式在村外分散居住,致使村庄内空闲土地和房屋增多。这些房屋由于长期无人居住,年久失修,已形成危房甚至坍塌,造成不安全隐患。严重影响集体土地使用,增加了管理难度,影响了村容村貌。

3、村民自建房没有按照家庭人口多少,实用性出发。而是盲目攀比建多、建高。造成大量所建房屋长期闲置,大量土地资源浪费。用一辈子的积蓄和借款来建房,不仅降低正常生活水平。一旦生病还无钱医治,造成因病返贫现象时有发生。

4、近年来,农村自建房程序逐渐规范,但还是有少数村民不走审批手续进行建房。还有一些村民为了出行方便,将房址选在交通便利的道路两旁,通过私下调换或在自己承包地里建房。挤占道路、河道及在公用地建房,致使规范用地难以保证。

二、规范村民建房的建议

1、合理编制中心城市外,乡镇的规划。在规划过程中,本着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立足现实、长远考虑的原则。政府相关部门,应按照每户人口多少,分别设计3456,人口之家居住的户型。分别设计出5套以上方案,并具有乡村特色的住房建设图纸供村民房选择。要合理规划村民生产生活用地,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充分利用原有宅基地、村内空闲地。严禁占用基本农田和公共设施建设住宅,确保镇村规划的严肃性和可持续性。

2、按照乡镇规划,相关部门积极引导村民建设具有乡村民风特色建筑。发展休闲养生观光项目。并开办乡村游和农家乐丰富农村旅游文化,增加村民收入,达到脱贫致富奔小康。

    3、严格规范审批程序。加强村民,建房政策和两控两违宣传教育,开展两控两违清理整顿。确要新建、翻建、扩建房屋的村民,确保规划的严肃性、重要性。对超越红线、违法多建乱建筑予以强行拆除并按有关规定予以处罚。

4、政府相关部门要积极鼓励村民按照规划方案要求建房。对严格按规划定点、面积、楼层等要求所建房屋给予一次性一奖代补资金鼓励政策。使广大村民减少占用耕地,退出多余宅基地,用于集体流转,发展农业项目,节约土地资源,改善村民居住环境。

 

                            建议人:田玉峰

                        0一八年元月三十一日

回复
                        汉滨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关于对区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204号建议的复函

 

田玉峰代表:

您好,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规范村民自建房的建议》2018第204号(住建类)收悉。首先感谢您对汉滨区住建局事业的关心和支持。就您提出的相关问题,根据我局工作职能,现回复如下:

1、为建设幸福美丽乡村,传承汉滨民居文化,我局紧紧围绕乡村振兴、美丽宜居镇村建设要求,举全局之力先后多次深入镇村走访调查、研究判定,聘请四川城镇规划设计研究院,历时六个月,编制了彰显地方特色的《汉滨区民居规划建设技术导则》《汉滨区民居新建、改造风貌引导图集》《汉滨区民居规划建设村民手册》,系统全面地指导我区新建或改造农村聚居点的规划布局、建筑设计、环境改造,实现产村相融、四态合一建设发展的纲领性指导文件。其中,《风貌图集》以图文并茂形式阐述新建户型风貌方案20余种、传统民居改造方案7种、现代农房改造8种以便于村民选择,最大程度地满足不同家庭人口的建房要求。《村民手册》以简洁的语言指导群众建房选址、房屋设计、安全施工,便于村民更容易了解和理解汉滨民居规划建设要求。为积极推广《技术导则》《风貌图集》《村民手册》的实际运用,进一步提高群众依法、依规建房意识,恳请田代表也大力宣传推广《技术导则》《风貌图集》《村民手册》。

2、2017年,按照各镇办总规布局要求,结合全区旅游建设及当地产业状况,编制完成村庄规划184个,村庄规划覆盖率达70%。编制美丽乡村规划21个,编制完成国家级传统村落保护规划6个。成功申报了17个第五批国家级传统村落;并将流水镇学坊垭社区成功申报为陕西省美丽宜居示范村;指导编制的茨沟西沟村精准扶贫建设规划、五里牛岔湾安置点规划、石转双柏美丽乡村规划、沈坝元潭安置点4个村(社区)规划,获得了省级规划设计奖。

3、为进一步规范农村私人建房审批程序,按照全区行政审批工作统一要求,根据区政府印发的《汉滨区区级部门委托镇办办理事项目录通知》(汉政发【2015】18号)文件精神,及时下发了《关于将村民建房规划审批等权限委托至镇办办理的通知》汉住建字【2016】105号文件,按要求将区级管辖范围内个人建房的审批、监管、查违、验收及村庄规划编制等权限下放至各镇办进行统一管理。2017年初,我局组织各镇办分管领导或专人,就农村个人建房的审批环节、监察环节、查处环节都已进行了专项培训、指导。重点就个人建房审批程序及指标要求进行了详细讲解,强调了农村个人建房所需用地手续、面积标准、层数、四邻意见及周围环境等各项硬性指标参数。同时,为确保农村建房的施工质量及安全有序开展,我局及时联系市区各建筑企业,汇同各建筑施工企业技术总工,逐镇对农村建筑工匠进行实地培训,实现了对所有镇办的施工人员培训的全覆盖。进一步加强与国土、城管、拆迁、公安等部门沟通配合,积极组织和参与多次开展专项整治,采取与镇办两违办联动方式,狠刹违法建设多发势头,加大对违法用地和违法建房的打击力度,及时查处抢建乱建行为,有效遏制违法建设的不良势头。

4、积极向上级党委政府争取汇报,提请对私人建房风貌建立鼓励激励制度。对按规划选址、依法依规建设、建设风格突出等私人建房给予广泛的宣传推广,建议给予一定的奖励性补助;对乱占乱建、未批先建的违法建设行为,严厉打击,从严处理,并在一定范围内通报,不断规范我区农村私人建房秩序。

5、加大对《安康市汉滨民居规划建设技术导则》《风貌图集》《村民手册》的推广运用。我局已将《技术导则》系列发放至各镇办,要求各镇办遵照《技术导则》相关建设标准进行指导建房。下一步,我局将进一步加大《技术导则》系列的宣传推广,最大限度推动《技术导则》内的建设标准在私人建房当中得到落地实施,逐步规范我区农村私人建房秩序。

    田玉峰代表,再次感谢您对汉滨区住建局规划管理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并欢迎今后提出更多的宝贵意见。

 

 

 

汉滨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20186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