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汉滨区人民政府> 专题栏目> 教育资讯> 正文内容

【师生天地】课堂也需要仪式感

时间:2019-12-12 16:04  作者:源自:区教体局

法国童话《小王子》里的狐狸说:“仪式感就是使某一天与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刻与其他时刻不同。”

近来“仪式感”一词不绝于耳,其实,这不是一个新词,我们中国人向来重视仪式感,比如:祭祀、婚庆、庆生等。张爱玲说:“生活需要仪式感,仪式感能唤起我们对内心的自我尊重,也让我们更好的更认真的去过属于我们生命里的每一天。”

上周家里长辈过生日,我们远赴归家,准备生日聚会,购买生日蛋糕,为了让生日更具仪式感,我们在蛋糕上做手脚,经过和蛋糕师的协商,将人民币放在蛋糕里,老人吹完蜡烛,将钱从蛋糕里撤出来,我们用手机记录整个过程,满满的仪式感。因为仪式感让这个生日变得庄重而充满意义。

其实,课堂也是需要仪式感的,就说今天的语文课,学习写书信,进教室学生无精打采,乱哄哄的,开课好一会儿学生都不能进入状态,注意力完全不集中,我便停了下来,说:“看来大家还没有进入上课状态,这样,我出去,咱们重新来过。”

“上课!”“起立,老师好!”有几个学生还在说话,再来。“上课!”“起立,老师好!”这次好多了,但是我还想再提醒一次。“上课!”“起立,老师好!”鞠躬行礼,非常好,声音洪亮,全员参与,精神高度集中。

之后的课程进行的非常顺利,课后我反思一下,开始的课程进行不下去就是因为没有师生见礼,没有仪式感,导致课堂效果大大折扣,师生问好不仅是出于学生对教师的尊敬,更是提醒自己,现在应该安心上课了。对于师生问好,我要求我的学生无论是上哪节课,都必须向老师齐声问好,并行鞠躬礼,而我也会同样回以鞠躬礼,我把这看作“不学礼,无以立”。可见课堂上还是需要仪式感的。

在我们班还有一件充满仪式感的事,那就是每天的课前三分钟,我将之前的每日分享升级为“朗读者”,制作朗读者背景图片,在学生走上讲台的时候有音乐铺垫,学生朗读完还有交流环节,这其中也同样充满仪式感,学生感受到老师对这件事的态度变得庄重,自己自然也就认真起来了。

对于成长中孩子,仪式感越是庄严神圣,越能让孩子的心灵成长,很多繁忙的生活琐事会让学习变得平淡无奇,这时候就需要庄重的仪式感去提醒我们让看似无趣的事情变得乐趣无穷。由此可见,生活需要仪式感,课堂更是需要仪式感。(汉滨小学教师  贺雪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