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汉滨区人民政府> 要闻动态> 部门信息> 正文内容

区卫生计生监督所:勇担使命 “卫”你而战

时间:2020-02-16 15:28  作者:唐冰源自:区卫生计生监督所
  腊月28日清晨,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在我的手机炸响,“请火速赶回单位!”简洁而有力的指令,多少让人有些感到不安。
  推开所长李仲江办公室的门,还没来得及开口,只见所长面色凝重的递给我一份文件,《汉滨区关于开展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综合督导检查的通知》赫然在目,一路上的猜测瞬间被证实。作为卫监人,我顿时感到了肩上沉甸甸的担子。协助所长制定好疫情防控期间卫生监督工作方案,作为副所长,我深知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无论家里有多少困难,我知道此刻我的战位不应该在办公室,而是在疫情防控的现场。于是,我主动承担起任务最繁重的第五督导检查组的工作重担,负责六个镇的疫情防控工作。
  部队生活的历练让我明白,快速建立阻击阵地是打赢防控阻击战的先决条件。来不及筹备口罩、消毒液等防护物资,我带领第五督导组全体成员就匆匆踏上了赶往北山布阵的征程。为筑牢防疫阵地,大家无畏山路崎岖,逐镇检查落实卫生院传染病救治方案和疫情防控措施,不惧寒风凛冽,现场督查交通道口和公共场所防疫消杀等情况,从叶坪、中原、大河、双溪、沈坝、到紫荆,回到家中已是年三十夜半时分。
  1月25日,大年初一,陕西启动新冠肺炎疫情一级响应,中原镇出现疑似病例,汉滨吹响战“疫”紧急集结号,面对严峻防疫形势,我匆匆作别和心爱的妻儿,拖着早已疲惫的身躯,抖数精神奔向集结地。没有N95口罩,没有护目镜,没有专业防护服,贸然进出疫情现场,无异于和病毒展开肉搏战,这让同志们一时面露难色。谁去?是对责任的拷问,对初心的检验。作为退伍军人出身的我,在部队立过功,入了党,退役后又参加过抗击非典战斗,既深知担子的重量,更深知其中的危险,稍加思索后,便以军人固有的果敢和刚毅向所长请战到:“李所,单位不能没有主心骨,你坐阵指挥,协调全局,这块骨头我来啃!”一个由我挂帅,医疗监督室主任禹华协助,卫生监督员张石平、刘筱组成尖刀班深入疫情一线的卫生监督方案也闪现在脑海中,并最终得到了所长的支持。
  坐在急速行驶的车上,我一遍安慰着大家的情绪,鼓舞着同志们的斗志,一遍思索着如何控制传染源、阻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很快形成了与各自知识背景和专业特长相结合的现场卫生监督处置方案,简单交流沟通后,一再强调大家到达现场后,要各司其职快速行动,并要小心谨慎作好自我保护。每到一处,我都是率先带好口罩手套,然后给大家分发防护用品,进行消毒处理。连日来,陡峭难行的山村道路没有阻挡住我们“逆”行的脚步,只是一遍又一遍防疫知识的普及和法律法规宣传磨破了我的嘴皮。由于时间紧,任务重,为和疫情赛跑,常常一天要跑三四个观察点和若干个交通道口和公共场所。记得大年初三,一天跑了四个点位,二百多公里,路上过了十三个临检点,下午二点多了,还没有吃午饭,大家都已疲惫不堪,才把车停靠在路边,请农户帮忙烧了开水,吃上泡面。没想到,从此泡面成了我们这些卫生监督员在这个春节中唯一能享用到的美味佳肴。
  在防疫物资优先保证医务人员的情况下,我们卫监人从某种角度上就成了“裸”奔者。为了扎实搞好战“疫”期间卫生监督,筑牢人民健康防线,如何因陋就简、因地制宜保证监督员的安全成了我思考的问题。于是,我让同志们买来紫外线灯管,通过各种私人关系购来酒精,将小会议室改建成更衣室和消毒间,凡是进出皆要换装消毒。这一措施一经推出,立即得到同志们的好评。为了让所有抗“疫”人员都得到基本保障,我又将这一方法迅速推广到相关镇村,在病毒和抗“疫”战士之间迅速搭建筑起了一道有效的防火墙,既保证了大家的安全,又增强了大家战胜疫情的信心。
  半个月过去了,我虽然一次又一次走镇村,进社区,但总感到有做不完的事,所以我只得和时间赛跑,即便是深夜回到家中,还要打电话和医疗机构和公共场所相关责任人沟通有关情况,督促其落实监督整改意见。家人都烦我影响了大家的休息,而我知道,只有把责任转化为行动才能无愧于党。
  这个新春,我虽然没有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伟业,但作为卫监人,我自豪抗“疫”前线,有我坚实的脚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