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加长版的寒假里,我终于有机会静下心来认真读完一本书。这本书是教育部“国培计划”班主任培训国家级专家彭兴顺的著作《教育就是唤醒》。细细品味这本书的每一句话,我感悟到了其中富含的哲理,收获良多。本文仅对“好习惯成就好人生”这一句话,谈我的一点感想。
孔子说过:“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意思是小时候形成的良好习惯和天生一样牢固。所以,对孩子的教育过程,就是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过程。德育就是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智育就是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体育就是培养孩子良好的锻炼身体的习惯。
成功的人生离不开良好的习惯。要想成功,要想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好习惯是一个人走向成功的捷径。苏联的乌申斯基也说过“良好的习惯是人在其神经系统中所存放的道德资本,这个资本会不断地增值,而人在其整个一生中就享受着它的利息。”回想我的教学经历,我更坚定地认为:孩子的学习成绩与他们的学习习惯是成正比的。因为凡是成绩好的学生,往往也是学习习惯良好的学生;凡是成绩不好的学生,往往有不良的学习习惯,如:迟到,课前不做准备,作图不规范,随便画一下,等等。
儿童期是形成习惯的关键时期。要想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而受益一生,就必须从儿童期开始有意识地培养孩子各方面良好的习惯。一个事业成功、家庭幸福的人,一定缘于他有好的习惯。这些习惯也一定养成于他的儿童期。所以说,习惯对于孩子的生活、学习乃至事业都非常重要。说“好习惯成就好人生,好习惯成就好未来”,一点都不为过。
既然良好的习惯对于孩子一生的发展都至关重要,那么,怎样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呢?本书作者为我们提供了以下方法:
1.以身作则,良好示范。这就要求我们,希望孩子不做的,自己不要去做;希望孩子做到的,自己率先做到。要想让孩子说话算数,父母和老师必须讲诚信;要想让孩子养成读书的习惯,父母和老师必须是热爱读书的人;要想让孩子举止文明,父母和老师必须是举止文明的典范。
2.导之以行,持之以恒。孩子习惯的培养,关键是要在日常生活中化为行动并坚持下来。教育的主要任务是抓住两个转化:从认识向行为的转化,从行为向习惯的转化。这个转化的过程是个长期过程。养成一个好习惯,纠正一个坏习惯,都不是一天两天,甚至不是一月两月的事情。“习惯成自然”是需要时间的。
3.讲求科学,循序渐进。养成教育,对孩子的要求要适度,还要把握住最佳时机对孩子进行教育,更要注意渐进性,力求趣味性。要坚持由简到繁,先易后难,循序渐进,同时将严格要求与激发兴趣相结合,让训练形式多样化,让训练成为一种愉悦的活动过程,这样才能让孩子不断体尝到成功的喜悦,培养兴趣,增强信心。。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的收获远不止于此。还有更多的理论有待我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实践中运用,并体验其更多的价值。
【作者简介】张明山,汉滨区汉滨高中西校区一级教师,2019年获汉滨优质课一等奖。善于把新电子技术融入教育中,是第六批省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李爱霞工作坊核心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