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飞逝,岁月的痕迹也慢慢沉淀下来。转眼又到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让我不由地想起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屈原。
自从那个怀着一腔悲愤的诗人纵身跃入狂涛巨浪中,汩罗江以巨大的咆哮声代替愤怒,以呜咽代替不平,两千年前屈原的孤影就在这浮浮沉沉的江水里飘荡。
屈原,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他的《离骚》让天下世人看清了帝王权贵的丑陋,他的《天问》唤醒了天下世人的良知,他的诗词虽然没有辛弃疾的豪放,没有李白的洒脱,但他那脱俗的诗词让世人领略到了语言的精妙。他的诗词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璀璨明珠,“逸响伟辞,卓绝一世”。“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的“求索”精神,成为后世仁人志士所信奉和追求的一种高尚精神。
曾经的你让风,雨,雷,电作为你的侍从,让凤凰和灵龙为你拉车,在天空中你任意驰聘,与地上的万物为友人,继而写出一首首传留千年的美文,而现在你沉睡在江底千年冥冥之中,或许你会想自己本不该走出茅庐,不该纠纷与官朝,而自己应该守在合适自己的位子上,为人们谱写优美的诗词。
屈原走了,在他的故乡秭归留下了永远的遗憾,在那个石头城墙上刻下了伤痕,而这块曾经写满悲愤和苍凉的土地。却因为这个伟大的诗人成为一方热土,从此长江的北岸不再孤寂。
端午节寄托着人们对屈原无限的怀念,在每年的五月初五,人们包粽子、赛龙舟、挂艾草菖蒲,喝雄黄酒……以自己特有的方式抚慰着一个忠魂。屈原在岁月的河流里漂走了,而《离骚》《天问》《九歌》等光辉的诗篇却永远留在中华灿烂的史册上。
归来吧,痛失的记忆。归来吧,舞动的灵魂。(汉滨区张滩九年制学校七年级一班 宋蕊 指导教师 汪娟)